- 年份
- 2024(8277)
- 2023(11951)
- 2022(9690)
- 2021(8909)
- 2020(7113)
- 2019(16708)
- 2018(15957)
- 2017(31420)
- 2016(16394)
- 2015(18800)
- 2014(18430)
- 2013(18238)
- 2012(16861)
- 2011(15332)
- 2010(15224)
- 2009(14254)
- 2008(14192)
- 2007(12442)
- 2006(11155)
- 2005(10411)
- 学科
- 济(82334)
- 经济(82236)
- 业(44005)
- 管理(43982)
- 方法(37299)
- 数学(34293)
- 数学方法(34171)
- 企(33717)
- 企业(33717)
- 中国(27307)
- 银(22107)
- 银行(21961)
- 制(21168)
- 行(20707)
- 农(20140)
- 财(18042)
- 融(17077)
- 金融(17077)
- 贸(16597)
- 贸易(16578)
- 易(15999)
- 业经(15777)
- 地方(14580)
- 农业(13098)
- 度(11926)
- 制度(11921)
- 体(11724)
- 环境(11162)
- 发(10993)
- 学(10875)
- 机构
- 大学(241931)
- 学院(236469)
- 济(116995)
- 经济(115069)
- 管理(92347)
- 研究(86040)
- 理学(78824)
- 理学院(78010)
- 管理学(77195)
- 管理学院(76746)
- 中国(74861)
- 财(53880)
- 京(51518)
- 科学(44634)
- 财经(43710)
- 所(41007)
- 经(40354)
- 经济学(39918)
- 中心(39737)
- 研究所(36871)
- 经济学院(36225)
- 农(35009)
- 江(33740)
- 财经大学(33268)
- 北京(33071)
- 院(30735)
- 范(29047)
- 师范(28837)
- 业大(28733)
- 农业(27387)
- 基金
- 项目(155368)
- 科学(126247)
- 基金(120378)
- 研究(115040)
- 家(104385)
- 国家(103283)
- 科学基金(89810)
- 社会(80837)
- 社会科(77061)
- 社会科学(77041)
- 基金项目(62637)
- 自然(54612)
- 省(54358)
- 自然科(53463)
- 自然科学(53452)
- 自然科学基金(52619)
- 教育(51621)
- 资助(49539)
- 划(47201)
- 编号(42484)
- 部(37525)
- 国家社会(36205)
- 重点(34759)
- 成果(34332)
- 发(33716)
- 教育部(33401)
- 中国(32211)
- 创(32076)
- 人文(31784)
- 大学(30291)
- 期刊
- 济(123358)
- 经济(123358)
- 研究(82575)
- 中国(45941)
- 融(40939)
- 金融(40939)
- 财(39532)
- 管理(34730)
- 科学(31924)
- 农(31332)
- 学报(30725)
- 大学(24960)
- 财经(23574)
- 学学(23505)
- 经济研究(21911)
- 经(20349)
- 农业(19745)
- 问题(18294)
- 教育(18124)
- 技术(17252)
- 业经(17099)
- 贸(16644)
- 国际(15536)
- 世界(15082)
- 业(12331)
- 技术经济(11954)
- 理论(11731)
- 统计(11445)
- 现代(11092)
- 商业(10967)
共检索到37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康
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并综合径向和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和GML指数来测算城市商业银行的静态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有所改善但却幅度不大,技术进步一直是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利率市场化及其引致的价格竞争效应会通过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和加大不良贷款风险的方式不利于银行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银行自有资本比率和资本充足率的上升却有利于化解不良贷款风险而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率。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综合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建刚 王舒军 关天宇
本文立足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实背景,对H-S(做市商模型)利差决定模型进行调整,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作为衡量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代理变量,并利用45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利差产生了影响,但利率市场化与利差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而是呈倒U型关系。整体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利差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利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黄治国 彭星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净利差缩小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水平,其所引致的银行业竞争加剧也会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比率;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存款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存贷净利差的逐步收窄有利于提高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相应地降低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贷款利率市场化引致的银行价格竞争也会对其贷款比率产生负面影响,其会降低同业拆借运用占比而提高中间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的比重,促使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刘生福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无疑更加激烈,关于商业银行是否会因此过度承担风险的担忧也逐渐增多。本文基于我国49家商业银行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非但没有加剧,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结合我国银行业产权属性和转型经济时期的特殊体制背景,本文进一步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三种可能的解释:公有制占主体的产权属性是商业银行体系保持稳健的最重要原因;渐进式改革思路给商业银行足够的缓冲时间适应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也可能以特殊的方式被暂时隐藏或转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玺年 杨虎锋 石宝峰 武朝
文章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经过赋值测算,构建了利率市场化指数,运用2011-2017年福建省60家农村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研究利率市场下农村商业银行是否存在信贷挤压,如果存在信贷挤压,其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下农商行存在信贷挤压,且挤压了涉农贷款的投入,导致其存在脱农离农倾向,但不存在离小倾向,没有对小微企业贷款造成挤压,即有效缓解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发现信贷资产被挤压后,资金向证券资产倾斜,即证券资产对信贷资产存在融资效应。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信贷挤压 农村商业银行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君 欧一丁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我国各类商业银行陆续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开始了数字化发展进程。数字化转型是否会提升银行经营效率?文章运用2010-2021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会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数字化转型的认知程度、数字化产品的丰富程度和数字化组织复杂程度都会对其成本效率与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通过资金成本渠道、存款结构渠道和业务创新渠道,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更为显著;且跨区域经营范围越广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兆斌
为寻找中国商业银行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基于所构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风险比较模型,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1~2004年的相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依照相对风险程度的高低,14家商业银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及中国银行所构成,安全性较高;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则隶属于风险最高的第三层次,是中国银行业安全的薄弱环节。由于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比率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改善位于第三层次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是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安全性的关键,应该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指标体系 风险比较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建 周红 王晶晶
本文采用Demirgüc-Kunt&Huizinga(2004)的研究模型,验证了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是否存在市场约束效应以及同步性和隐性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市场约束的证据,表现为银行风险增加时,存款增长率降低,说明风险越大的银行越难吸收到存款;而且银行股价的同步性越低这一相关关系的敏感度越高,说明银行向市场披露的自身信息越多,市场约束的效果越明显;而政府的支持则会降低存款增长率与风险关系的敏感度,证明了隐性保险的存在会减弱存款人风险监督的激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琪
将股权结构纳入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关系的研究框架中,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市场竞争影响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机理,并采用2005~2015年7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市场竞争作为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市场势力越强的银行其经营效率越高;市场势力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因股权结构而异。研究表明:市场竞争未能发挥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
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 银行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星 李斌 黄治国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在将银行风险划分为收入波动性、破产风险、资本化水平及不良贷款风险四个方面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法实证检验存款利率市场化及价格竞争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贷净利差逐步收窄可缓解城市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但其引发的价格竞争加剧会加大其波动性;存款利率市场化及其价格竞争效应会加大城市商业银行破产风险,不利于其资本化水平的提高,并会加大不良贷款风险。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价格竞争 银行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傅顺 裴平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重塑了银行业竞争格局,也给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带来重大挑战。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3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净息差;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即互联网金融发展提高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但降低了其他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重要传导渠道。本文研究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高净息差管理水平提供经验证据和现实指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净息差 中介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从刚 许崇正 李跃然
文章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股权结构和制度环境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制度环境能够显著降低股权集中度对第2类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城商行的代理成本和经营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相比非国有城商行,在国有城商行中,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制度环境可以更为有效地制约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从刚 许崇正 李跃然
文章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股权结构和制度环境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制度环境能够显著降低股权集中度对第2类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城商行的代理成本和经营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相比非国有城商行,在国有城商行中,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制度环境可以更为有效地制约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星 李斌
文章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在将银行风险划分为收入波动性、破产风险、资本化水平及不良贷款风险四个方面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与面板数据门限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价格竞争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贷利率市场化引致的银行价格竞争加剧均会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和破产风险,也不利于资本化水平的提高,并会加大不良贷款风险。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非线性价格竞争门限效应,只有当利率市场化引致的价格竞争程度超过门限值时,其才会明显加大收入波动性,而当价格竞争适度时反而会降低收入波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成颂 郭开春
本文选取我国5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14年度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随机效应回归,研究资本缓冲与银行风险及绩效之间的关系效应,并分析异质性产权结构对资本缓冲与银行风险和绩效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而言,我国城商行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和绩效分别有着抑制和激励作用,且分别为"U"型与倒"U"型影响,同时最优值点基本一致;国有产权性质削弱了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和绩效的抑制和激励作用,而存在境外投资者持股则能够促进资本缓冲对银行风险的缓释和对银行绩效的激励作用,但后者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逆周期性的资本缓冲监管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治理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一体化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吗?——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证据
财务分析师跟进有利于标准审计意见形成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利率市场化能激化银行业内部非系统风险吗?——来自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证据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来自16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善了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存款市场约束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业务自由化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高管的银行从业经历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吗——基于民营企业的证据
公司融资约束缓解:利率市场化与中小银行发展——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