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1)
- 2023(12126)
- 2022(9647)
- 2021(8519)
- 2020(6871)
- 2019(15427)
- 2018(15298)
- 2017(29014)
- 2016(15651)
- 2015(17037)
- 2014(16896)
- 2013(16291)
- 2012(14743)
- 2011(13519)
- 2010(13595)
- 2009(12854)
- 2008(12419)
- 2007(11018)
- 2006(10279)
- 2005(9538)
- 学科
- 济(88833)
- 经济(88751)
- 管理(43625)
- 业(39515)
- 企(31159)
- 企业(31159)
- 方法(30128)
- 数学(27194)
- 数学方法(27068)
- 中国(21873)
- 地方(20289)
- 农(19741)
- 业经(17964)
- 财(16701)
- 制(16338)
- 学(14984)
- 融(13197)
- 金融(13197)
- 地方经济(13031)
- 农业(13002)
- 体(12848)
- 贸(12441)
- 银(12441)
- 贸易(12433)
- 银行(12406)
- 易(11997)
- 行(11940)
- 环境(11537)
- 发(10828)
- 产业(10456)
- 机构
- 大学(229200)
- 学院(228188)
- 济(110851)
- 经济(109054)
- 研究(84983)
- 管理(84762)
- 理学(72788)
- 理学院(72019)
- 管理学(70949)
- 管理学院(70535)
- 中国(64740)
- 财(49091)
- 科学(48602)
- 京(47241)
- 所(43083)
- 农(41887)
- 研究所(38915)
- 财经(38734)
- 中心(37131)
- 经济学(36370)
- 经(35346)
- 业大(34347)
- 江(34017)
- 农业(32700)
- 经济学院(32490)
- 北京(29840)
- 院(29699)
- 财经大学(28751)
- 范(27896)
- 师范(27532)
- 基金
- 项目(149214)
- 科学(118110)
- 基金(110885)
- 研究(105260)
- 家(98256)
- 国家(97471)
- 科学基金(83097)
- 社会(72388)
- 社会科(68832)
- 社会科学(68809)
- 基金项目(58475)
- 省(57146)
- 自然(52325)
- 自然科(51165)
- 自然科学(51147)
- 自然科学基金(50303)
- 划(47930)
- 教育(47352)
- 资助(44018)
- 编号(39246)
- 重点(34084)
- 发(33601)
- 部(33170)
- 国家社会(31535)
- 创(31016)
- 成果(30960)
- 创新(29213)
- 教育部(28771)
- 科研(28148)
- 人文(27841)
- 期刊
- 济(128516)
- 经济(128516)
- 研究(74644)
- 中国(45518)
- 农(38125)
- 学报(37777)
- 财(37005)
- 科学(34214)
- 管理(32986)
- 大学(28760)
- 学学(27543)
- 融(26159)
- 金融(26159)
- 农业(24756)
- 经济研究(22920)
- 财经(21160)
- 业经(19018)
- 教育(18871)
- 经(18433)
- 技术(18317)
- 问题(16911)
- 业(13106)
- 技术经济(12905)
- 贸(12818)
- 国际(11839)
- 商业(11767)
- 世界(11720)
- 统计(11121)
- 经济问题(10364)
- 版(10267)
共检索到353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语嫣 纪洋 黄益平
传统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取消利率管制,因为利率上升可以增加储蓄、改善资金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是不同经济体的实际改革经验却有好有坏。本文通过构建分割金融市场下存在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代际交叠一般均衡模型,从政府信贷干预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利率市场化能够提升经济效率,但在不改革信贷干预情形下,取消利率管制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考虑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应优先改革信贷干预,或两者同步进行。我们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对信贷干预的改革能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保持信贷干预仅取消价格管制的改革会显著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果稳健存在,并且和本文模型推论一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语嫣 纪洋 黄益平
传统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取消利率管制,因为利率上升可以增加储蓄、改善资金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是不同经济体的实际改革经验却有好有坏。本文通过构建分割金融市场下存在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代际交叠一般均衡模型,从政府信贷干预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综合考虑利率管制和信贷干预的利率市场化能够提升经济效率,但在不改革信贷干预情形下,取消利率管制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率,因此考虑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应优先改革信贷干预,或两者同步进行。我们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对信贷干预的改革能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霍强 蒋冠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趋紧、利率居高不下的复杂局面,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是重要的课题。文章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并选用198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是正向的,对投资的影响在2000年前后由正转负,与经济增长长期负相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的经济增长弹性呈增大趋势。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在短期应稳健审慎推进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在长期应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畅通利率微观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中原 胡鞍钢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转轨的进展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成功的经济发展固然取决于可供利用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变量对经济发展的成功可能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的指标,运用统计检验和计算机仿真模型,来分析市场化改革对物价上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以及市场化改革同经济稳定发展存在什么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栋
人民银行着力推进LPR改革,正是针对打通政策传导梗阻而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是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的实践LPR体现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思想"商业银行两部门"模型是改革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央银行的LPR政策逻辑有别于美联储,美国选择短期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FundsTarget Rate,FFTR)为"利率锚"。其LPR的定价机制为短期政策利率加固定利差,美联储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能通过货币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士元 陈军
文章选用2001~2005年中国各省市(区)面板数据,综合考察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进程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市场化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能源利用效率将提高0.024万元/tce,同时也发现不同地区市场化差异对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市场化程度低的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东部;其次还结合市场化的进程分析了其对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优慧 杨志江
基于我国29个省份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专利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对专利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影响,且高专利密集度地区的正影响更大;新产品需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专利转化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这反映出很多专利成果的市场需求导向不明显及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明显;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对专利转化效率的影响大都显著为负,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并未促进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专利转化 效率 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潇
本文基于54个国家1970~2000年的有关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对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趋于积极,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则有正有负,整体综合动向不十分明晰。利率市场化改革与维持经济增长率稳定可能存在冲突。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可以考虑通过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预留政策准备期、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承受状况、防范改革中止带来的相应冲突等措施来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战明华 黎东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卫国 陈宇 张晨冉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四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检验了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协同推进,国内经济在受到不同冲击时,产出和通胀的反应。研究发现,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对利率和汇率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外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有利于及时抵御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而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和国外利率的负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面临着稳增长和控通胀不可兼得的情形。因此,为了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政府以及货币当局应当实时关注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灵活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顾芳睿 李清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阐述利率市场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逻辑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显著增加,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体现为降低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提升企业生产率。同时,企业研发创新、数字化生产和管理系统引进强化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非国有企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样本中尤为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悟真
我国改革开放推行的市场化道路,催生了经济法学的发展与繁荣。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断裂状态为经济法的制度竞争力发挥造就了现实的空间,而渐进性的改革又决定了经济宪政目标与经济法治秩序构建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经济法 社会转型 经济法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凌波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这一类较为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较低价格获取资金提供了可能;银行业信贷资产整体风险水平的上升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形成的优胜劣汰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托管重组提供机会;承接银行资产的业务性质使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收购类业务的影响偏中性;监管政策限制使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和增信业务影响有限。接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欣荣 伍永刚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和过程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其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利差呈缩窄趋势,但由于贷款占资产比重的提升,改革完成初期对银行净息差冲击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净息差仍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了行业竞争,并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关键词:
银行业 利率市场化 净息差 脱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