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7)
2023(12521)
2022(9921)
2021(9106)
2020(7453)
2019(17158)
2018(16818)
2017(33057)
2016(18019)
2015(20265)
2014(20447)
2013(20389)
2012(18845)
2011(17053)
2010(17337)
2009(16518)
2008(16591)
2007(15495)
2006(13716)
2005(12508)
作者
(54026)
(46007)
(45476)
(43497)
(28725)
(21833)
(20633)
(17844)
(17261)
(16237)
(15571)
(15232)
(14475)
(14347)
(14264)
(14189)
(13892)
(13311)
(13194)
(13087)
(11385)
(11298)
(11199)
(10521)
(10500)
(10339)
(10277)
(10047)
(9312)
(9232)
学科
(84636)
经济(84561)
(56198)
(50552)
管理(45468)
方法(34414)
(34227)
企业(34227)
农业(33344)
数学(30886)
数学方法(30683)
业经(23579)
中国(22317)
(18383)
地方(17497)
(16570)
(15610)
贸易(15603)
(15172)
(14993)
(13992)
(13384)
银行(13355)
(13303)
金融(13301)
(12740)
农业经济(12512)
(11698)
发展(11621)
(11605)
机构
学院(269911)
大学(266306)
(117396)
经济(115093)
管理(102439)
研究(91888)
理学(88197)
理学院(87260)
管理学(85819)
管理学院(85329)
中国(74567)
(66690)
科学(55375)
(55180)
(52364)
农业(51345)
(47349)
业大(46155)
中心(44648)
研究所(42682)
(42077)
财经(41682)
(37981)
经济学(36631)
北京(34248)
(34138)
师范(33808)
经济学院(33387)
(32927)
农业大学(31479)
基金
项目(176258)
科学(138971)
研究(129231)
基金(128942)
(112109)
国家(111098)
科学基金(95068)
社会(84248)
社会科(79492)
社会科学(79465)
(69638)
基金项目(68770)
自然(59695)
自然科(58336)
自然科学(58320)
教育(57905)
自然科学基金(57312)
(57240)
编号(53126)
资助(51354)
成果(42305)
(39777)
(39587)
重点(39268)
(36722)
(36424)
课题(35666)
国家社会(35399)
创新(34061)
教育部(33678)
期刊
(135821)
经济(135821)
研究(78765)
(70404)
中国(54079)
农业(47036)
学报(44331)
科学(40816)
(39555)
(35382)
金融(35382)
大学(34204)
学学(32703)
管理(32612)
业经(28500)
教育(22615)
(22515)
技术(21681)
财经(21063)
经济研究(19948)
问题(19662)
(18063)
农村(16120)
(16120)
(15757)
农业经济(15266)
世界(15056)
技术经济(14271)
经济问题(13437)
理论(13185)
共检索到406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存贷款利差变化主要由政府调控。目前,以利率改革为核心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政策的放松,为农村信用社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贷市场作用的效应作出了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陈畅  
本文从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高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无法实现的只有8%;相反,非利率交易成本和非价格合约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这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调整利率作为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的手段,在简单地将利率上浮至一定比例之后,仍然将较严格的信贷条件作为甄别贷款人的手段,如制定繁杂的贷款程序、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和长期信贷交往历史等,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和风险甄别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巩固和继续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丽群  曹斌  
信息不对称以及农户信贷规模小、抵押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户贷款难。在其他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若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的信息透明度,降低正规金融机构对实物抵押品的要求,则可有效地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实行“联保贷款”的信贷政策可以达到这种目的。研究发现,这种信贷政策是缓解中国目前农村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妙  苗巧刚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增加了储蓄,因而可投资数量增加;二是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它改进了投资质量。利率市场化这两方面的功能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利率改革的成效。本文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质量两方面的分析,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问题是影响我国利率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昌海  张淑芳  
落后的产权制度、人治文化传统和落后的信用文化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严重障碍。我国分割的金融市场制约着利率配置资源的效率。利率市场化后,央行金融监管面临严重的挑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远远  
2022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这是继2021年6月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调整为“存款基准利率加基点”形式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新机制的目的在于畅通资产端利率与负债端利率的传导,促进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下降,进而带动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海燕  化冰  张涛  
利率的变动将会对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资金流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股指将受到较大的向下冲击,二级市场的资金也将会有所分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对江西赣南17个县的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定价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城乡金融机构的定价区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信贷市场存在城乡之间的分割。第二,至少在利率市场化初期,正规信贷市场的信贷配给更为显著,其直接体现是贷存比的持续下降和民间融资总额的持续攀升。第三,机构的垄断性导致风险定价在当前的信贷市场上不具备现实意义,利率上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基准利率的上扬。第四,由于金融工具品种限制,利率市场化对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不具备事实上的影响,这导致了银行业负债在低利率时期依然保持较大增长,同时在信贷上不得不保持配给,也是民间融资行为居高不下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此,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性评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中荣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加速发展的既定方针和经济改革的基本框架。农村信贷资金作为农业银行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农村金融业务活动的基础,迫切需要进入市场加大调节力度,以此促进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加快步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饶卫  闵宗陶  魏修建  
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的外部性效应进行分析,解释了农村小额信贷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时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原因,即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和小额贷款公司未能享受到当地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利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对小额信贷公司的农村信贷行为给予相应补贴、减少其税负和让其获取农村经济增长的收益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杨建荣  
论文通过分析存贷差缩小、同业竞争加剧、流动性问题及金融创新等探讨利率市场化作用于农村金融风险的机制,结合中国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农村金融机构非利息收入占比过低以及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过低的现状,得出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金融风险的影响并不明显的结论。最后从扶持农业现代化、加强自身防控和加大创新的角度提出政策防范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玺年  杨虎锋  石宝峰  武朝  
文章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经过赋值测算,构建了利率市场化指数,运用2011-2017年福建省60家农村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研究利率市场下农村商业银行是否存在信贷挤压,如果存在信贷挤压,其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下农商行存在信贷挤压,且挤压了涉农贷款的投入,导致其存在脱农离农倾向,但不存在离小倾向,没有对小微企业贷款造成挤压,即有效缓解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发现信贷资产被挤压后,资金向证券资产倾斜,即证券资产对信贷资产存在融资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承明  张建军  
本文依据Stiglitz&Weiss的信贷配给理论,构建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信贷配给影响农业信贷配置效率的分析框架,采用Markov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揭示了金融加速器效应下,农业信贷配给导致信贷配置效率区间状态转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信贷需要根据经济所处区间采取差异化的利率政策,并通过信贷与保险互联机制分担信贷风险、降低信贷利率,这有利于改善农户信贷配给,提高农业信贷配置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旭旦  丁俊锋  
文章通过对江西定南县利率改革试点进行个案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构造信贷市场资金价格形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