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1)
- 2023(16622)
- 2022(13682)
- 2021(12321)
- 2020(10104)
- 2019(22621)
- 2018(22468)
- 2017(42046)
- 2016(23246)
- 2015(26193)
- 2014(26148)
- 2013(25348)
- 2012(23308)
- 2011(21103)
- 2010(21558)
- 2009(20497)
- 2008(20404)
- 2007(19102)
- 2006(17289)
- 2005(16371)
- 学科
- 济(91459)
- 经济(91332)
- 管理(77046)
- 业(68582)
- 企(57981)
- 企业(57981)
- 中国(31260)
- 方法(29739)
- 财(28002)
- 农(27165)
- 制(25219)
- 业经(24753)
- 数学(23993)
- 数学方法(23745)
- 地方(23406)
- 银(20772)
- 银行(20738)
- 行(19859)
- 融(19406)
- 金融(19398)
- 学(18258)
- 务(18008)
- 财务(17939)
- 财务管理(17890)
- 农业(17535)
- 体(17404)
- 企业财务(16986)
- 理论(16339)
- 贸(15701)
- 贸易(15684)
- 机构
- 学院(326751)
- 大学(322957)
- 济(130560)
- 经济(127374)
- 管理(121199)
- 研究(114428)
- 理学(99704)
- 理学院(98586)
- 管理学(96953)
- 管理学院(96316)
- 中国(93223)
- 京(70619)
- 财(69033)
- 科学(67302)
- 所(58536)
- 江(54526)
- 农(53921)
- 中心(53346)
- 研究所(51854)
- 财经(51379)
- 经(46210)
- 北京(44978)
- 业大(44379)
- 州(43816)
- 范(43193)
- 师范(42684)
- 农业(41739)
- 院(41626)
- 经济学(39336)
- 省(38910)
- 基金
- 项目(202208)
- 科学(158230)
- 研究(152700)
- 基金(143006)
- 家(123838)
- 国家(122725)
- 科学基金(104920)
- 社会(95606)
- 社会科(90512)
- 社会科学(90489)
- 省(81303)
- 基金项目(73913)
- 教育(70634)
- 划(67337)
- 自然(64961)
- 编号(63931)
- 自然科(63449)
- 自然科学(63429)
- 自然科学基金(62296)
- 资助(58361)
- 成果(53990)
- 发(47456)
- 课题(46063)
- 重点(45813)
- 部(43608)
- 创(42261)
- 制(40857)
- 创新(39549)
- 性(39372)
- 项目编号(39153)
共检索到537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从法 周立平 张红闪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海云桃
越来越高的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现行的储蓄国债固定化利率定价机制的弊端不断凸显,造成国债吸引力下降,为此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同储蓄国债关系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市场化的利率给储蓄国债带来负面影响予以剖析,进而借助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利率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更为适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伟
储蓄国债自发行以来,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展缓慢,在国债市场中的比重逐渐缩小,目前处于补充地位;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国债发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定位研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首先概述了国债发展历史和发行现状,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储蓄国债发行的冲击,在对未来发展与定位进行思考的基础上,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战略定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吕俊 谢娟 舒畅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其具有信用等级高、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国债产品优势逐步减弱,品种较少、发行方式单一、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产品灵活多样、销售渠道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发达国家,研究其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储蓄国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栋
凭证式储蓄国债自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发行以来,深受国债承销机构和投资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凭证式储蓄国债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储蓄国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为契机,使其成为一只成熟的、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国债新品种,进一步完善我国储蓄型国债的发行管理,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管理 个人投资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王晓玮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凭证式国债与电子式储蓄国债并存的局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储蓄国债市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储蓄国债管理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借鉴国际上储蓄国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将提高到3%,在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通过发行储蓄国债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是弥补财政赤字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储蓄国债不仅发行规模小,而且计划完成率不高。从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发行规模下难以完成发行计划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营销渠道、托管模式及监管等环节,分析影响储蓄国债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储蓄国债 积极财政政策 发行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恩泽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所收集到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数据,使用非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对其进行非参数性的探索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统计特征、利率市场化、收入对包括储蓄国债在内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是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非线性影响不明显;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的线性影响是正面明显的,但非线性影响却是负面不明显的;收入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影响因金融资产种类不同而不同,非线性影响是水平波动的;金融资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股票对储蓄国债的非线性影响是正U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个人家庭金融资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巍 马超 张乐
在对传统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巴塞尔银行业风险管理新指标、新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熟练应对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应自身经营和风险防控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带来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要按照"信用立基、利率立本、流动立行"的基本原则,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在框架设计方面,要完善以利率经营为重要内容的"产品服务+定价"运营模式,强化利率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基于主动调控的利率波动覆盖型风险处置理念;在管理维度方面,要重视利率变动新趋势下银行风险管理对象出现的"弥散性"和"渗透化"特征,聚焦利率风险变化的趋势性因素;在运作机制方面,要健全内部定价体系与利率风险管理的联动响应机制,完善利率连接型资产负债管理的"风险地图",建立契合宏观审慎评估(MPA)要求的稳健性评估体系,实现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巍 马超 张乐
在对传统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巴塞尔银行业风险管理新指标、新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和熟练应对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构建适应自身经营和风险防控需求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带来的变化,中小商业银行要按照"信用立基、利率立本、流动立行"的基本原则,构建风险全覆盖管理体系。在框架设计方面,要完善以利率经营为重要内容的"产品服务+定价"运营模式,强化利率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基于主动调控的利率波动覆盖型风险处置理念;在管理维度方面,要重视利率变动新趋势下银行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中
美国债券市场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品种丰富、机制成熟、投资者基础广泛,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参照。截至2020年末,美国债券存量规模约51万亿美元,品种主要包含美国国债、企业债券、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市政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联邦机构债券、货币市场债券七大类。其中,国债、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和企业债券规模位居前列。根据发行主体特点,美国债券发行模式整体上以公开招标和簿记为主,可组建交易商团或承销团协助,也设置了直投模式。美国债券市场完善的发行机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债券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