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6)
2023(6091)
2022(4549)
2021(4048)
2020(3201)
2019(7404)
2018(7334)
2017(14972)
2016(8075)
2015(9279)
2014(9435)
2013(9156)
2012(8192)
2011(7369)
2010(7526)
2009(7109)
2008(7018)
2007(6314)
2006(5676)
2005(5445)
作者
(23004)
(19167)
(19105)
(18180)
(12354)
(9029)
(8731)
(7470)
(7362)
(6864)
(6483)
(6302)
(6234)
(6181)
(5995)
(5827)
(5636)
(5623)
(5529)
(5382)
(4892)
(4712)
(4561)
(4484)
(4387)
(4297)
(4267)
(4181)
(3869)
(3748)
学科
(40021)
经济(39976)
(23709)
管理(23114)
(19002)
企业(19002)
方法(16862)
数学(14604)
数学方法(14543)
中国(12204)
(10527)
(9398)
业经(9040)
(8821)
贸易(8815)
(8794)
金融(8794)
(8537)
(7772)
(7327)
银行(7316)
地方(7176)
(7063)
农业(6649)
(6042)
(5961)
(5758)
(5698)
财务(5685)
财务管理(5673)
机构
大学(120875)
学院(119227)
(55381)
经济(54425)
管理(45090)
研究(42248)
理学(38394)
理学院(37995)
管理学(37411)
管理学院(37200)
中国(34442)
(26814)
(25221)
科学(22174)
财经(21388)
(21074)
(19602)
中心(18890)
研究所(18693)
经济学(18285)
(17576)
(17520)
经济学院(16497)
北京(16244)
财经大学(16152)
(14980)
(14955)
师范(14836)
业大(14718)
(14065)
基金
项目(74667)
科学(60058)
基金(56370)
研究(55605)
(48534)
国家(48150)
科学基金(41827)
社会(37637)
社会科(35764)
社会科学(35755)
基金项目(29199)
(26904)
自然(25757)
教育(25551)
自然科(25233)
自然科学(25227)
自然科学基金(24821)
资助(23285)
(22989)
编号(21662)
成果(18216)
(17593)
重点(16790)
国家社会(16226)
(16058)
教育部(15635)
(15210)
课题(15054)
人文(14929)
(14552)
期刊
(62850)
经济(62850)
研究(39996)
中国(23491)
(20178)
管理(17847)
(17057)
金融(17057)
(16925)
学报(16381)
科学(15930)
大学(13190)
学学(12392)
财经(11641)
农业(11295)
教育(11205)
经济研究(10749)
(10054)
国际(10005)
业经(9665)
(9163)
问题(8956)
技术(8901)
世界(8071)
(6446)
商业(6330)
理论(6214)
现代(5740)
技术经济(5605)
实践(5374)
共检索到188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萨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了利率管制措施。70年代初起,利率管制的弊端在积累之中暴露得日益充分,利率市场化在80年代成为世界性潮流。伴随利率市场化,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宏观调控须与发展市场相结合,利率手段则是典型的市场化工具。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总储蓄率以及银行存差依然偏高等因素,2004年首季度推出的间接型紧缩性货币信贷政策效力甚微。随后采取的窗口指导之类的直接型紧缩性货币信贷政策迅即有效,但直接型紧缩性货币信贷政策因震荡太大特别是引起贷款的大起大落而不可持续使用。同时,考虑到再贷款和再贴现浮息以及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不能替代存贷款利率提高、现在的企业等经济主体对利率相当敏感、调高利率并不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显著升值压力、负的存款利率将破坏金融稳定性、调高利率的负面影响可以综合权衡等因素,果断提高存贷款利率是适当、必须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宏程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核心内容和标志,也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利率市场化又称利率自由化,是指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不再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并管理,而是逐步转变为由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双方在竞争中自主决定,其核心是改革利率的形成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庆晓  
本文总结了美国、印度、拉美等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指出了利率市场化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就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松茂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最核心的存款利率尚未完成市场化改革。本文从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入手,分析了利率管制是我国当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诱因以及完全放开利率管制的紧迫性,并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晶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3年计划已经进入尾声,如何解决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对经济增长不构成冲击的条件下顺利实现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欧美和亚洲几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客观条件和主要改革进程,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军  
一九九三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使储蓄存款实际利率成为负数。为稳定储蓄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有人主张中央银行再次提高利率。本文拟对这个观点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胜杰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 ,国际上有许多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利率市场化改革须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采取渐进的方式 ,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二是扩大中央银行的自主决策权 ;三是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四是强化金融监管 ,实现金融监管体制的法制化 ;五是注重相关配套改革 ,完善利率市场化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珩  
本文首先对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结构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推动利率市场化、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建辉  李鑫  
伴随着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金融业在不同时期均出现了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款开始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市场。从经济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来看,金融脱媒最主要表现为居民部门的存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下降,同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贷款占金融负债的比重也在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朝晖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处在最后的攻坚阶段,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取决于改革措施对金融运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美国、日本、韩国、拉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上述国家和地区利率水平、存贷利差、金融机构经营、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我国以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为标志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玲玲  朱元倩  巴曙松  
利率市场化改变利率的决定方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结构。同时,利率放松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冲击,促使银行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表外业务并加强综合化经营。论文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建辉  李鑫  
伴随着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金融业在不同时期均出现了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款开始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市场。从经济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来看,金融脱媒最主要表现为居民部门的存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下降,同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贷款占金融负债的比重也在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菁  蔡彤娟  
1.基本模式。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地区),渐进型(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成功较多,"大爆炸"的激进改革(以阿根廷和智利为代表的南锥体国家)失败比较常见,东欧转轨经济国家(以俄罗斯为代表)采用激进的路径进行经济制度的转变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短期造成银行危机,长期效果不确定。巴曙松等认为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改革前的美国、日本和韩国相似性较高:通胀显示、实际负利率以及"金融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方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创新同步进行,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阿根廷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激进方式,由于缺乏整体设计,速度太快,并伴随着其他方面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果。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远未完成。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扩大企业发债规模、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利率浮动权、加快金融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将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向前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