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6)
- 2023(8165)
- 2022(6196)
- 2021(5718)
- 2020(4385)
- 2019(10030)
- 2018(9848)
- 2017(20128)
- 2016(10970)
- 2015(12350)
- 2014(12575)
- 2013(12082)
- 2012(10925)
- 2011(10001)
- 2010(10086)
- 2009(9553)
- 2008(9454)
- 2007(8737)
- 2006(8048)
- 2005(7672)
- 学科
- 济(46865)
- 经济(46823)
- 管理(31517)
- 业(30304)
- 企(23886)
- 企业(23886)
- 方法(16995)
- 中国(15415)
- 农(15249)
- 数学(15043)
- 数学方法(14883)
- 财(11770)
- 业经(11517)
- 制(10528)
- 贸(10495)
- 贸易(10487)
- 易(10212)
- 策(10018)
- 地方(9503)
- 银(9407)
- 银行(9402)
- 农业(9323)
- 融(9062)
- 金融(9062)
- 行(9060)
- 发(7129)
- 及其(6941)
- 理论(6916)
- 学(6914)
- 体(6864)
- 机构
- 学院(156248)
- 大学(154500)
- 济(71299)
- 经济(69806)
- 管理(59656)
- 研究(55294)
- 理学(49765)
- 理学院(49306)
- 管理学(48601)
- 管理学院(48291)
- 中国(46029)
- 财(35866)
- 京(32413)
- 科学(28847)
- 财经(27382)
- 所(27075)
- 中心(25845)
- 江(25165)
- 经(24850)
- 研究所(23762)
- 经济学(22683)
- 农(22208)
- 北京(20766)
- 经济学院(20298)
- 财经大学(20194)
- 院(19865)
- 范(19863)
- 州(19808)
- 师范(19724)
- 业大(18230)
- 基金
- 项目(94627)
- 科学(75820)
- 研究(73689)
- 基金(69404)
- 家(58813)
- 国家(58321)
- 科学基金(50715)
- 社会(47810)
- 社会科(45410)
- 社会科学(45400)
- 省(35497)
- 基金项目(34964)
- 教育(33757)
- 编号(30790)
- 自然(30638)
- 划(29978)
- 自然科(29951)
- 自然科学(29945)
- 自然科学基金(29455)
- 资助(29016)
- 成果(26321)
- 部(21734)
- 课题(21620)
- 重点(21228)
- 发(21177)
- 国家社会(19935)
- 性(19627)
- 创(19350)
- 教育部(19164)
- 项目编号(18592)
共检索到25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丽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转型。本文在梳理货币政策理论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是测算宏观经济的均衡利率,并据此确定政策目标利率,给市场利率提供一个名义锚;当前我国利率操作目标仍应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进行选择,中期利率指引只能作为补充;"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利率操作模式当前在我国可行性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利率操作最终应以公开市场为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项操作均需要更加透明,以引导公众预期、提升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管涛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20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打破中国的金融抑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金融市场、激发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利率市场化不仅在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为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这两个问题有所区别又高度相关。我们最近牵头完成的《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一书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已经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中介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文章首先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从市场化改革的视角对我国两轮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一轮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2015年,我国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国利率定价和利率管理并未实现市场化.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只是形式上的市场化,应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力平
近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市场利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别。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本文认为,推动货币市场发展,促使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更加紧密的相互联动关系,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有效发挥利率政策工具作用的必要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转型,也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传统的数量型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有必要调整,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工具)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应有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经涛 李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过渡的关键阶段。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过渡阶段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改革,是近年来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合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向量自回归(VAR)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并对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比较适合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框架下的市场基准利率。为了充分发挥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创新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玉全 万红 刘柏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数量型并重转型,当前我国急需尽快培育有效的基准利率,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构建的基准利率,必须是一个包含长短期利率的组合基准利率体系;我国货币市场利率虽然还不完全具备基准利率的要素,但是在基准利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们可以7天回购作为政策利率、以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同时,应加快完善市场和政策环境以培育Shibor的基准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Shibor 回购利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尊信 倪英照 徐晓光
尚处于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利率不宜直接作为商品期货定价的影响因素,但又蕴含了货币市场资金状况的重要市场信息。为此,借助商品期货定价模型,将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纳入到隐含利率动态过程,采用六种商品期货合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依赖于商品种类,不同商品期货所隐含利率对市场信息的响应机制有所差异;(2)货币市场趋于紧缩时,铝、铜、锌等商品因贸易融资套利效应导致库存需求增加,隐含利率有下降趋势;货币市场趋于宽松时隐含利率倾向高波动性;(3)市场利率信息被隐含利率长期均衡水平吸收从而改变长期基差水平;被隐含利率波动率吸收进而影响隐含利率对基差的影响程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减弱,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为此,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阙方平 范薇
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指出利率市场化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 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培亮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行政指导色彩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款利率控制效用的缺失,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次数也会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而减少。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在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再贷款利率和央票发行利率等政策性利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现状的梳理与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库的建立方案,并提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骏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以及央行监控经济的中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中介目标对于观测货币政策传导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与实践、利率形成机制与中介目标选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利率是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始于1995年,至今尚未完成。本文将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现实相联系,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并提出了现阶段利率市场化面临的困境以及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利率走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杰鲲 陈浪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