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9)
- 2023(10343)
- 2022(8413)
- 2021(7916)
- 2020(6365)
- 2019(14590)
- 2018(14311)
- 2017(27932)
- 2016(15161)
- 2015(17158)
- 2014(17241)
- 2013(17070)
- 2012(15818)
- 2011(14431)
- 2010(14439)
- 2009(13503)
- 2008(13601)
- 2007(12180)
- 2006(10974)
- 2005(10357)
- 学科
- 济(68000)
- 经济(67942)
- 管理(44752)
- 业(42779)
- 企(33913)
- 企业(33913)
- 方法(27207)
- 数学(24676)
- 数学方法(24460)
- 中国(23125)
- 农(19623)
- 财(18950)
- 贸(16665)
- 贸易(16650)
- 易(16337)
- 制(15392)
- 业经(14365)
- 银(13206)
- 银行(13199)
- 行(12686)
- 策(12528)
- 融(12364)
- 金融(12364)
- 农业(12008)
- 务(11626)
- 财务(11598)
- 财务管理(11578)
- 企业财务(11015)
- 地方(10824)
- 体(10310)
- 机构
- 大学(218302)
- 学院(217265)
- 济(105288)
- 经济(103453)
- 管理(81623)
- 研究(81108)
- 理学(68476)
- 中国(67869)
- 理学院(67776)
- 管理学(66871)
- 管理学院(66456)
- 财(50601)
- 京(46803)
- 科学(42489)
- 所(40435)
- 财经(39228)
- 中心(36625)
- 研究所(35927)
- 经(35916)
- 经济学(34561)
- 江(32289)
- 农(31812)
- 经济学院(31041)
- 北京(30655)
- 财经大学(29245)
- 院(28673)
- 范(26902)
- 师范(26701)
- 业大(25805)
- 州(25491)
- 基金
- 项目(133876)
- 科学(107471)
- 研究(101266)
- 基金(101047)
- 家(87159)
- 国家(86491)
- 科学基金(74320)
- 社会(67833)
- 社会科(64512)
- 社会科学(64499)
- 基金项目(51009)
- 省(47439)
- 教育(46110)
- 自然(45273)
- 自然科(44312)
- 自然科学(44302)
- 自然科学基金(43578)
- 资助(43032)
- 划(41200)
- 编号(39661)
- 成果(33990)
- 部(32202)
- 重点(30318)
- 国家社会(29463)
- 发(29403)
- 中国(28488)
- 教育部(28259)
- 课题(27946)
- 创(27111)
- 性(27059)
- 期刊
- 济(119281)
- 经济(119281)
- 研究(75919)
- 中国(46074)
- 财(39265)
- 管理(33112)
- 融(31889)
- 金融(31889)
- 农(30148)
- 科学(28351)
- 学报(27635)
- 大学(22176)
- 经济研究(21170)
- 财经(20995)
- 教育(20859)
- 学学(20735)
- 农业(20363)
- 经(18214)
- 技术(17689)
- 业经(17117)
- 贸(16684)
- 问题(16010)
- 国际(15824)
- 世界(14133)
- 业(11788)
- 技术经济(10911)
- 理论(10611)
- 现代(10189)
- 统计(9946)
- 经济问题(9504)
共检索到351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与力度温和等优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价格型调控方式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丽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转型。本文在梳理货币政策理论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是测算宏观经济的均衡利率,并据此确定政策目标利率,给市场利率提供一个名义锚;当前我国利率操作目标仍应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进行选择,中期利率指引只能作为补充;"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利率操作模式当前在我国可行性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利率操作最终应以公开市场为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项操作均需要更加透明,以引导公众预期、提升政策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力平
近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市场利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别。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本文认为,推动货币市场发展,促使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更加紧密的相互联动关系,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有效发挥利率政策工具作用的必要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转型,也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传统的数量型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有必要调整,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工具)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应有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经涛 李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过渡的关键阶段。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过渡阶段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改革,是近年来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合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向量自回归(VAR)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并对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比较适合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框架下的市场基准利率。为了充分发挥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创新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间接调控方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薇 Sampawende J.-A.Tapsoba 李丽丽
中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市场化,这对货币政策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研究了金融业改革渐进过程中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通常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性转变,如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变了货币供给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报告对中国的研究发现,2002-2008年期间货币需求、收入和利率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2008年之后消失了,这期间也是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时期。报告认为,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下降了,凸显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价格型调控)的重要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生福 韩雍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央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报表。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科目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重新编制1999-2018年的年度可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通过解析各科目余额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政策实践、以及重要资产负债科目间的勾稽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过去20年中,两种渠道此消彼长反映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两次重要转变与创新。在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期,货币当局曾通过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过剩流动性。随着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和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型再贷款工具将成为货币当局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解凤敏 刘传哲
近期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在对利率实行直接管制条件下 ,对货币供应量实行间接调控的双重调控方式 ,是导致我国近期货币政策难以有效实现的深层原因。本文从双重调控方式导致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异常变化入手 ,深入分析了双重调控方式不但干扰了货币政策的正常传导 ,而且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控制能力 ,使得中介目标难以有效实现。提出 :中国当前和今后的货币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和实现预定目标 ,关键的前提就是要改变双重调控方式并用的局面 ,全面实行利率市场化。此外应注意 :( 1)当前形势下不能盲目使用降息 ;( 2 )目前仍须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选择。
关键词:
双重调控方式 货币政策传导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路 刘霞辉 孙瑾
本文弓入区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行为,构建出一个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以及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并模拟了利率市场化前后的政策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的货币流向和利率体制对私人企业的工资和市场利率的影响远远大干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明显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若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会造成名义经济变量的波动加大,但是真实经济变量的波动将会明显减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经济周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基本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成立60年来,一直以稳定货币、发展经济为己任。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逐渐完善货币政策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培亮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行政指导色彩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款利率控制效用的缺失,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次数也会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而减少。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在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再贷款利率和央票发行利率等政策性利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现状的梳理与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库的建立方案,并提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利率走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分析和比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其调控产出和通胀的能力;价格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没有提高其调控产出波动的能力,但是却较大幅度提高了其调控通胀的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从调控作用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