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5)
- 2023(10399)
- 2022(8306)
- 2021(7868)
- 2020(6187)
- 2019(14293)
- 2018(13923)
- 2017(27355)
- 2016(14698)
- 2015(16752)
- 2014(16730)
- 2013(16375)
- 2012(15081)
- 2011(13911)
- 2010(13772)
- 2009(13013)
- 2008(12815)
- 2007(11475)
- 2006(10436)
- 2005(9915)
- 学科
- 济(66846)
- 经济(66788)
- 管理(39935)
- 业(37895)
- 企(28919)
- 企业(28919)
- 方法(26332)
- 数学(23890)
- 数学方法(23708)
- 中国(23416)
- 农(19592)
- 贸(16668)
- 贸易(16656)
- 易(16340)
- 财(15321)
- 业经(14231)
- 制(14136)
- 银(12812)
- 银行(12807)
- 行(12423)
- 融(12203)
- 金融(12203)
- 农业(12039)
- 策(11990)
- 地方(11295)
- 发(9927)
- 学(9852)
- 体(9496)
- 环境(9199)
- 及其(8996)
- 机构
- 大学(211251)
- 学院(210321)
- 济(103511)
- 经济(101767)
- 研究(79465)
- 管理(79267)
- 理学(66661)
- 理学院(65986)
- 中国(65810)
- 管理学(65171)
- 管理学院(64756)
- 财(48288)
- 京(45172)
- 科学(41200)
- 所(38986)
- 财经(37739)
- 中心(35723)
- 研究所(34772)
- 经(34600)
- 经济学(34365)
- 江(31005)
- 经济学院(30904)
- 农(29609)
- 北京(29467)
- 院(28330)
- 财经大学(28109)
- 范(26748)
- 师范(26580)
- 州(24390)
- 业大(24127)
- 基金
- 项目(130861)
- 科学(105474)
- 研究(100446)
- 基金(98818)
- 家(84893)
- 国家(84258)
- 科学基金(72480)
- 社会(67679)
- 社会科(64377)
- 社会科学(64365)
- 基金项目(49823)
- 省(45997)
- 教育(45548)
- 自然(43215)
- 自然科(42278)
- 自然科学(42269)
- 资助(41650)
- 自然科学基金(41595)
- 划(40074)
- 编号(39535)
- 成果(33645)
- 部(31602)
- 国家社会(29635)
- 重点(29566)
- 发(29291)
- 中国(28291)
- 课题(27868)
- 教育部(27859)
- 创(26719)
- 性(26506)
- 期刊
- 济(116406)
- 经济(116406)
- 研究(74194)
- 中国(43882)
- 财(35541)
- 管理(31612)
- 融(31049)
- 金融(31049)
- 农(28266)
- 科学(26932)
- 学报(25517)
- 教育(21232)
- 经济研究(20892)
- 大学(20667)
- 财经(20082)
- 学学(19219)
- 农业(19085)
- 经(17481)
- 技术(17079)
- 业经(16986)
- 贸(16420)
- 问题(15752)
- 国际(15610)
- 世界(13994)
- 业(10876)
- 技术经济(10525)
- 理论(10257)
- 现代(9900)
- 统计(9573)
- 经济问题(9371)
共检索到33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丽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转型。本文在梳理货币政策理论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是测算宏观经济的均衡利率,并据此确定政策目标利率,给市场利率提供一个名义锚;当前我国利率操作目标仍应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进行选择,中期利率指引只能作为补充;"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利率操作模式当前在我国可行性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利率操作最终应以公开市场为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项操作均需要更加透明,以引导公众预期、提升政策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力平
近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市场利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别。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本文认为,推动货币市场发展,促使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更加紧密的相互联动关系,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有效发挥利率政策工具作用的必要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转型,也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传统的数量型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有必要调整,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工具)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应有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经涛 李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过渡的关键阶段。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过渡阶段经济金融领域的相关改革,是近年来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合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向量自回归(VAR)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框架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并对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比较适合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框架下的市场基准利率。为了充分发挥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创新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管涛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20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打破中国的金融抑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金融市场、激发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利率市场化不仅在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为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这两个问题有所区别又高度相关。我们最近牵头完成的《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一书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已经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中介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与力度温和等优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价格型调控方式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薇 Sampawende J.-A.Tapsoba 李丽丽
中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市场化,这对货币政策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研究了金融业改革渐进过程中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通常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性转变,如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变了货币供给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报告对中国的研究发现,2002-2008年期间货币需求、收入和利率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2008年之后消失了,这期间也是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时期。报告认为,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下降了,凸显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价格型调控)的重要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受世界经济长周期变化的影响,中国经济进入增长调整期,传统货币政策框架对核心经济目标的调控效果难以显现,新型货币政策框架呼之欲出。至今,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形成新型货币政策框架以及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具体内容,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通过调研获得业界、学界和央行三组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对中国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判断,以期获得各界对新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分歧与共识。基于调研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虽然在部分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各界基本形成了对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央行独立性等方面的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冯明
本文从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五个维度,系统地回顾梳理新中国70年来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变迁,并着重探讨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特征。当前,基础货币创造机制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货币信用体系日趋复杂;货币政策多元目标之间易出现冲突,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过渡;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存,多种新型结构性工具的有效性仍有待实践检验;货币政策规则以削峰填谷式的相机决策为主,尚未形成明确的量化规则;货币政策传导以银行信贷渠道为主,传导不顺畅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重大变化,分析了我国既有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突出挑战,并分别从上述五个维度探讨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路 刘霞辉 孙瑾
本文弓入区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行为,构建出一个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以及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并模拟了利率市场化前后的政策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的货币流向和利率体制对私人企业的工资和市场利率的影响远远大干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明显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若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会造成名义经济变量的波动加大,但是真实经济变量的波动将会明显减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经济周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聪
文章首先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从市场化改革的视角对我国两轮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一轮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目标。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梁红 余向荣
自加入WTO到2014年底,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6.5倍,国外资产占绝对主导。而无论危机前后,国外资产占美联储总资产份额都不到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度是以美元信用而非国家信用为基础来发行货币的。这背后的成因是此前持续的外汇流入以及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但在过去两年中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需要建立起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发行机制。即便未来外汇转为净流入,中国不应或许也不会重拾过去的货币供给方式。外汇压力缓解之后,中国应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减轻央行干预和对冲的压力。同时,央行需要继续完善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汇率改革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梁红 余向荣
自加入WTO到2014年底,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6.5倍,国外资产占绝对主导。而无论危机前后,国外资产占美联储总资产份额都不到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度是以美元信用而非国家信用为基础来发行货币的。这背后的成因是此前持续的外汇流入以及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但在过去两年中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需要建立起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发行机制。即便未来外汇转为净流入,中国不应或许也不会重拾过去的货币供给方式。外汇压力缓解之后,中国应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减轻央行干预和对冲的压力。同时,央行需要继续完善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汇率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红 余向荣
自加入WTO到2014年底,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6.5倍,国外资产占绝对主导。而无论危机前后,国外资产占美联储总资产份额都不到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度是以美元信用而非国家信用为基础来发行货币的。这背后的成因是此前持续的外汇流入以及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但在过去两年中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需要建立起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发行机制。即便未来外汇转为净流入,中国不应或许也不会重拾过去的货币供给方式。外汇压力缓解之后,中国应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减轻央行干预和对冲的压力。同时,央行需要继续完善货币投放工具,包括再贷款操作规则及抵押品管理框架。中国央行应该增加对政府债券的现券购买和长期持有,包括对现在持有的即将到期的特别国债进行转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红 余向荣
自加入WTO到2014年底,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了6.5倍,国外资产占绝对主导。而无论危机前后,国外资产占美联储总资产份额都不到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度是以美元信用而非国家信用为基础来发行货币的。这背后的成因是此前持续的外汇流入以及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但在过去两年中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需要建立起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发行机制。即便未来外汇转为净流入,中国不应或许也不会重拾过去的货币供给方式。外汇压力缓解之后,中国应适时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减轻央行干预和对冲的压力。同时,央行需要继续完善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