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6)
- 2023(5708)
- 2022(4050)
- 2021(3346)
- 2020(2452)
- 2019(5453)
- 2018(5374)
- 2017(10812)
- 2016(5827)
- 2015(6592)
- 2014(6706)
- 2013(6483)
- 2012(5565)
- 2011(5023)
- 2010(4984)
- 2009(4684)
- 2008(4674)
- 2007(4468)
- 2006(4081)
- 2005(4071)
- 学科
- 济(30051)
- 经济(30020)
- 业(16146)
- 管理(15574)
- 企(12024)
- 企业(12024)
- 方法(11474)
- 中国(10408)
- 数学(10340)
- 数学方法(10296)
- 农(9140)
- 业经(7631)
- 融(5881)
- 金融(5878)
- 农业(5875)
- 财(5846)
- 制(5779)
- 银(5476)
- 银行(5469)
- 发(5387)
- 行(5279)
- 地方(5277)
- 贸(4693)
- 贸易(4688)
- 学(4676)
- 发展(4651)
- 展(4646)
- 产业(4631)
- 易(4511)
- 体(4340)
- 机构
- 大学(88926)
- 学院(88371)
- 济(40956)
- 经济(40238)
- 管理(32165)
- 研究(32091)
- 理学(27004)
- 理学院(26756)
- 管理学(26304)
- 中国(26243)
- 管理学院(26147)
- 财(19509)
- 京(18733)
- 科学(17355)
- 所(16012)
- 财经(15604)
- 农(14970)
- 中心(14614)
- 经(14311)
- 研究所(14208)
- 经济学(14199)
- 江(13708)
- 经济学院(12812)
- 北京(11903)
- 业大(11778)
- 财经大学(11758)
- 农业(11671)
- 院(11395)
- 范(10716)
- 州(10707)
- 基金
- 项目(56221)
- 科学(45060)
- 基金(42321)
- 研究(41031)
- 家(36971)
- 国家(36696)
- 科学基金(31738)
- 社会(28254)
- 社会科(26854)
- 社会科学(26845)
- 基金项目(21270)
- 省(20685)
- 自然(19345)
- 自然科(18960)
- 自然科学(18952)
- 自然科学基金(18641)
- 教育(18454)
- 划(17374)
- 资助(17260)
- 编号(15882)
- 成果(12887)
- 重点(12812)
- 国家社会(12669)
- 部(12640)
- 发(12477)
- 创(11352)
- 教育部(11093)
- 课题(11075)
- 创新(10716)
- 中国(10572)
共检索到139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祝佳 伍旭川 陈柏廷 汤子隆
着眼于中国实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杠杆率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富裕程度区域的差异化特征,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杠杆率,但在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共同富裕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对收入较低的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降杠杆效应,对相对富裕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杠杆率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将基础经济环境因素纳入研究框架后发现,利率市场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经济周期的影响,实现稳杠杆的目的;而相对于传统总量型货币政策而言,利率市场化后结构性货币政策稳杠杆效果更好。因此,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探索分类施策,并结合基础经济环境采用配套措施,更好地实现稳杠杆和缓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杠杆率 共同富裕 经济周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枫 邢芳菲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该结果在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新型城镇化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细分共同富裕维度检验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可显著提升富裕程度与共享程度。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为此,提出加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改革工作、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靶向发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英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向度考量,数据要素市场化已然成为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核心抓手。文章选取2007—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围绕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计准自然实验,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赋能效应,且该结果在经过PSM-DID检验、更换变量数据、剔除异常值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有效。数据要素市场化以促进人力资本回流、农业数字化转型为中介路径,助力城乡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农村创业活跃度的中介机制不显著。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地区的城乡共同富裕助力效能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能毓 于晓飞 刘玥
本文基于200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探讨了市场化进程对共同富裕实现的影响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协调和创业活跃度是市场化进程作用于共同富裕的两种不同机制。此外,不同的市场化进程对共同富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单门槛效应,当市场化进程指数越过门槛值7.294时,市场化进程会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沿海省份,同样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为6.05。因此,本文提出积极响应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依托产业协调和刺激创业的方式促进共同富裕等对策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枫 邢芳菲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该结果在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新型城镇化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细分共同富裕维度检验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可显著提升富裕程度与共享程度。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为此,提出加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改革工作、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靶向发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慧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城乡产业融合、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分地区检验发现,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协同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此效应。基于此,应加速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打破城乡发展壁垒;加速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促成发展成果共享;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缩小地区间差距,以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雷 冯彤 刘长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经济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劳动者的贡献与其报酬增长的同步程度过低,这已经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为此,文章检验了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重点讨论了市场化改革和劳动保护对实现同步提高的不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较低,不到31%;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相对较高,但也不到50%。市场化改革和劳动保护是提高同步程度的两条主要路径。在市场化改革较为深入的情况下,最低工资能更好地促进同步提高。相比较来说,市场化改革能拉平企业间的工资差距,最低工资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退出概率、资本替代劳动的附加效应,从而降低了就业率。当前,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增长的同步程度,应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低成本的市场流动和就业转换实现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一致;逐步健全劳动保护机制,“量力而行”不搞“冒进”,与市场化改革匹配形成合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江葳蕤 赵梦雪
与所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程一样,城镇化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引擎,因为它能够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升。而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意味着,城镇化或工业化会在经济腾飞阶段带来收入差距的增大。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至今仍然居高不下,似乎说明“鱼”(即经济增长)和“熊掌”(即收入分配的改善)无法兼得。本文旨在分析城镇化的分配(即“共同”)和增长(即“富裕”)效应,为探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路径及政策举措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城镇化不但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同时还能够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从而助力“双循环”、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城镇化更是消除城乡差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城乡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收入差距的重要方面。据此本文得出结论:积极主动推进城镇化和市民化,可以获取“鱼”和“熊掌”兼得的效应,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镇化 市民化 收入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一兵
机会平等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机会集概念来检验机会不平等的程度,阐述了机会集的定义及估计方法,并采用非参数核函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用MonteCarlo模拟隔代收入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会集。通过检验这些机会集的特征,表明父亲收入的高低对子女机会及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旨在减少机会不平等的措施。
关键词:
机会集 核函数 收入流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共同富裕理论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范畴和理论,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核心。以此为指导,设想分五大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第二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三篇,微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微观领域的实现。第四篇,宏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宏观领域的实现。第五篇,国际经济关系和对外开放既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共建共享,促进世界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慎教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小平同志在78年12月率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共同发展,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过去共同富裕的着眼点是放在单一公有制和防止两极分化上,不准先富。反对冒富,实行平均主义和贫富拉平政策,吉尼系数之低(0.16)居世界之最。这种“同步均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什么是共同富裕?人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不需要讨论。我认为未必。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核心词是什么?是"富裕"。没有富裕,"共同"的内容就不知所云。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共同贫穷。那么,富裕的基础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富裕的基础只能是人类的劳动,是劳动者的实践和创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句话,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