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4)
- 2023(11409)
- 2022(8996)
- 2021(8271)
- 2020(6681)
- 2019(15156)
- 2018(14481)
- 2017(28164)
- 2016(14466)
- 2015(16496)
- 2014(16168)
- 2013(15793)
- 2012(14437)
- 2011(12979)
- 2010(13226)
- 2009(12637)
- 2008(11833)
- 2007(10580)
- 2006(9601)
- 2005(9239)
- 学科
- 济(65077)
- 经济(65005)
- 业(40709)
- 管理(38456)
- 企(32158)
- 企业(32158)
- 中国(29197)
- 融(28602)
- 金融(28602)
- 银(26398)
- 银行(26391)
- 方法(25675)
- 行(25555)
- 数学(23394)
- 数学方法(23299)
- 农(18314)
- 财(18185)
- 制(17361)
- 业经(14631)
- 贸(14540)
- 贸易(14522)
- 易(14274)
- 地方(12387)
- 农业(12036)
- 务(11761)
- 财务(11723)
- 财务管理(11699)
- 中国金融(11671)
- 企业财务(11315)
- 体(11240)
- 机构
- 大学(206344)
- 学院(203888)
- 济(101205)
- 经济(99544)
- 研究(76434)
- 管理(75325)
- 中国(70429)
- 理学(63094)
- 理学院(62475)
- 管理学(61670)
- 管理学院(61301)
- 财(49171)
- 京(44001)
- 科学(39126)
- 财经(38838)
- 所(37339)
- 中心(37100)
- 经(35694)
- 经济学(34930)
- 研究所(33395)
- 经济学院(31578)
- 农(29594)
- 财经大学(29339)
- 北京(28996)
- 江(28996)
- 融(27836)
- 金融(27320)
- 院(26890)
- 银(25771)
- 银行(24870)
- 基金
- 项目(129308)
- 科学(103652)
- 基金(98591)
- 研究(97878)
- 家(86073)
- 国家(85028)
- 科学基金(72629)
- 社会(67128)
- 社会科(64022)
- 社会科学(64002)
- 基金项目(50235)
- 省(45275)
- 教育(43095)
- 自然(42909)
- 自然科(41916)
- 自然科学(41906)
- 自然科学基金(41244)
- 资助(40746)
- 划(39075)
- 编号(37232)
- 成果(31295)
- 部(30659)
- 国家社会(30297)
- 重点(29485)
- 发(28798)
- 中国(28225)
- 教育部(27187)
- 创(27094)
- 性(26336)
- 课题(25770)
共检索到332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恩泽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所收集到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数据,使用非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对其进行非参数性的探索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统计特征、利率市场化、收入对包括储蓄国债在内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是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非线性影响不明显;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的线性影响是正面明显的,但非线性影响却是负面不明显的;收入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影响因金融资产种类不同而不同,非线性影响是水平波动的;金融资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股票对储蓄国债的非线性影响是正U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个人家庭金融资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佳 谭娅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异质性和风险市场参与成本异质性的两期OLG模型,考察了财富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模型预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家庭财富水平的积累,家庭优先通过金融产品间接参与股票市场,随后提高股票的直接持有,在财富上升到较高水平后,家庭对股市的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水平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家庭金融 资产配置 动态调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月升 杜朝运 丁超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指居民家庭配置不同种类金融产品的有效性,可以用某种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与其标准差的比值来衡量。运用1992-2015年的24个样本,通过小样本最优预测模型及小样本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每种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与其所在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之间均存在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关系。
关键词:
居民家庭 金融资产 配置效率 金融市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雯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家庭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估计方法,引入交叉项和差异性分析两个视角,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该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得出结论如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越大,投资占比越高,无论是认知类还是结构类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通过攀比效应、信息渠道和缓解当前信贷约束三种途径作用于家庭风险投资偏好。家庭社会资本越多,会使得攀比效应越大,信息提供越充分,缓解当前信贷约束而非已有信贷约束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偏好越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杜朝运 汪丽瑾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社会互动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适当增强社会互动会促进家庭更多地参与风险金融市场,增加投资风险资产的比例,提高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优化资产的配置效率。但当社会互动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度的社会互动则会抑制家庭参与风险市场,减少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降低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以及资产配置的有效性。因此,家庭需要建立适度而高质量的社会互动,这有助于家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涛 谢婷婷 王宇帆
以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CHARLS数据,构建金融资产选择因素模型,重点研究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度量的认知能力与社会互动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风险金融资产的高信息密度,基础数学计算能力对风险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记忆力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区分人群样本中均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与内在的认知能力相比,外在的社会互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持有。该结论对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养老保障体制中"社区养老文化"建设、普及金融素养教育以及金融机构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颖 刘宏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3年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方法,研究户主认知能力对城镇中老年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户主认知能力对家庭金融资产总额、风险资产投资参与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家庭风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有边际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作用机制方面,认知能力的主要影响渠道是降低参与风险资产市场的信息成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改变风险感知这一影响渠道。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家庭风险资产 内生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玥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两套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引入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数,分析了法治政府的建设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法治政府的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参与风险资产市场的概率。此外,法治政府主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结构;通过促进社会信任,推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安全性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雨晴 何广文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住房的家庭跨期资产决策模型并进行参数赋值,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且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挤出效应,而当家庭财富水平或分布区域不同时,挤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微观上说明了完善家庭资产结构、分散家庭投资风险的必要性,从宏观上解释了住房市场过度繁荣对金融市场的资源挤占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合理配置住房资产、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压力、合理引导发达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实现房价平稳回归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家庭资产结构从单一的储蓄型资产转变为丰富多样的风险型金融资产,其配置金融资产的异质性导致了家庭资产选择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了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及其财富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而金融资产占比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资产占比、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三个变量对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分组情况下,影响高收入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而对于高收入城镇家庭消费结构、低收入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维度的三个变量对其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城镇家庭 金融资产配置 财富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屹山 华淑蕊 赵文胜
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结构,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蓄率高以及财产性收入较低。实证结果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家庭,非财产性收入均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是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为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并扩大消费需求,认为要在增加居民财富积累的同时,让居民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与金融理财工具,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供给结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从而为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提供稳定收益率。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金融资产结构 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