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5)
2023(12487)
2022(10141)
2021(9342)
2020(7902)
2019(18456)
2018(18227)
2017(36494)
2016(19653)
2015(22152)
2014(22216)
2013(21613)
2012(19605)
2011(17498)
2010(17904)
2009(16588)
2008(16660)
2007(15002)
2006(13233)
2005(12193)
作者
(54582)
(44972)
(44930)
(43145)
(29222)
(21294)
(20690)
(17685)
(17462)
(16236)
(15553)
(15359)
(14356)
(14350)
(14263)
(14082)
(13358)
(13250)
(13145)
(12689)
(11383)
(11154)
(10725)
(10597)
(10314)
(10233)
(10117)
(9858)
(9179)
(8747)
学科
(89871)
经济(89784)
(55934)
管理(55242)
方法(45700)
(44766)
企业(44766)
数学(41504)
数学方法(40939)
中国(26898)
(23274)
银行(23127)
(22233)
(21694)
(21665)
(20481)
业经(18592)
(18073)
金融(18073)
地方(16221)
(16116)
贸易(16098)
(15484)
理论(13805)
农业(13468)
(13236)
财务(13195)
财务管理(13164)
(12736)
制度(12720)
机构
大学(276817)
学院(275267)
(120645)
经济(118153)
管理(111541)
理学(95201)
理学院(94293)
管理学(92581)
管理学院(92076)
研究(87560)
中国(78300)
(58433)
(58202)
科学(48933)
财经(46500)
中心(42896)
(42558)
(42161)
(41856)
(40153)
经济学(39041)
研究所(37624)
北京(36903)
业大(36442)
经济学院(35406)
财经大学(35151)
(33628)
(31962)
师范(31671)
(31602)
基金
项目(180784)
科学(144621)
基金(135307)
研究(131298)
(116153)
国家(115301)
科学基金(101556)
社会(86607)
社会科(82437)
社会科学(82415)
基金项目(70408)
(68035)
自然(65562)
自然科(64248)
自然科学(64239)
自然科学基金(63091)
教育(61076)
资助(57781)
(57259)
编号(52778)
成果(41961)
(40822)
重点(40042)
(37396)
(37213)
国家社会(36771)
教育部(36178)
课题(35446)
人文(35099)
创新(34806)
期刊
(125744)
经济(125744)
研究(87236)
中国(51935)
(45507)
金融(45507)
(44028)
管理(41522)
学报(35926)
科学(35321)
(35176)
大学(29087)
学学(27419)
技术(24232)
教育(23988)
财经(23941)
农业(22075)
经济研究(21042)
(20377)
业经(19433)
问题(18179)
理论(17144)
统计(16493)
实践(15578)
(15578)
(14909)
技术经济(14320)
(14246)
商业(13522)
决策(13513)
共检索到421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星  李斌  
文章基于2008-2013年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在将银行风险划分为收入波动性、破产风险、资本化水平及不良贷款风险四个方面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与面板数据门限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价格竞争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贷利率市场化引致的银行价格竞争加剧均会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收入波动性和破产风险,也不利于资本化水平的提高,并会加大不良贷款风险。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非线性价格竞争门限效应,只有当利率市场化引致的价格竞争程度超过门限值时,其才会明显加大收入波动性,而当价格竞争适度时反而会降低收入波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益  吴恒宇  吴俊  
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竞争格局形成的重要步骤。本文采用1998~2010年14家主要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利用似不相关回归技术对银行贷款价格竞争度指标Lerner指数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Driscoll-Kraay稳健标准差,实证检验了银行价格竞争与其风险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成为商业银行深化价格竞争的开端;(2)现阶段,价格竞争有助于缓解银行的信贷风险,但对于其整体经营风险的控制并无显著影响;(3)利率上限的取消并不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调整行为,不过却可能造成其阶段性的经营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耀青  金洪飞  
本文首先在古诺模型的框架下,从理论上探讨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竞争模式与盈利结构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中国29家商业银行2001~2012年度财务数据的经验研究,探讨贷款利率放开后,中国商业银行的价格竞争与其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1)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后,价格竞争加剧,银行风险承担增大,而且上行的经济环境会助推银行业的风险承担;(2)价格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依赖于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环境会导致银行风险暴露增大;(3)银行规模越大,市场竞争力越强,其风险承担越低,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对贷款价格竞争和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杨礼  高智贤  
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剖析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基于FGLS方法分析中国16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前中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且其对存贷利率市场化最为敏感;小型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因此,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政府应把握好存款利率放开的节奏,严密监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确保经济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雅群  何广文  张正平  
本文利用49家农村商业银行2004~2017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借助似不相关回归构造Lerner指数,度量农村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竞争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riscoll-Kraay稳健标准误的方法,实证贷款利率市场化、价格竞争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价格竞争与信贷风险呈U型关系,即随着价格竞争的加剧,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先降后增,但价格竞争对其整体风险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结合Lerner指数分位数和Boone指数稳健性检验发现,70%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边际利润效应",即价格竞争加剧了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利率市场化加大了银行风险,且提升了风险对价格竞争的敏感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现有理论研究普遍认为过度竞争会鼓励商业银行增加风险承担,但实证文献并未发现两者之间稳定的正向关系。现有理论模型假设商业银行仅在存款市场上竞争是导致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出现背离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一个考虑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竞争的扩展模型,本文揭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理论的传导机制,即贷款市场竞争的增强使得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相应减轻了企业贷款成本和从事冒险投资项目的动机,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承担。基于我国115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银行业市场越垄断,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相反,市场越竞争,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则越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十分明确,应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越  
本文采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银行业竞争对系统性风险程度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将提高系统性风险水平;银行业竞争与系统性风险的关联动态依赖于利率市场化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由初期阶段转为成熟阶段与完成阶段,行业竞争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相关性由负转正;加强银行资本监管约束不利于增进银行系统稳定性。最后,本文从优化银行业市场环境和宏观审慎监管措施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  魏婕  王满仓  
基于现有文献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的争论,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微观动态效率及其临界条件。我们认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微观效率应该是动态的,而市场化水平以及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的同步性则构成了影响不同所有制企业微观动态效率及其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的不同步性将导致国有企业效率的降低和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差异的扩大;反之,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的同步性则会导致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不同所有制企业微观动态效率差异的缩小。进而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出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率后,进一步利用面板门限模型上述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和随后的稳健性分析很好地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赵瑞  
本文从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出发,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国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规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这表明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和降低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将有助于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增强其流动性。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国家相对控股;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三是应加快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肖友生  
本文采用93个国家共4 49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监管质量、政治法律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监管质量的提升在总体上确实抑制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使得商业银行降低了其风险承担。第二,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单一的政治制度环境因素并未如预期般抑制或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反而使其承担更多的风险。第三,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经营设置过于苛刻的监管要求并配套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会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肖友生  
本文采用93个国家共4 49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监管质量、政治法律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监管质量的提升在总体上确实抑制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使得商业银行降低了其风险承担。第二,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单一的政治制度环境因素并未如预期般抑制或约束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反而使其承担更多的风险。第三,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经营设置过于苛刻的监管要求并配套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会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诗伟  朱业  李拓  
基于2005~2014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分析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及不良资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直接推高商业银行破产风险与不良资产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在直接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上升的同时还通过倒逼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高其风险水平;而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化则有助于降低风险;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利息收入比率、存贷比及宏观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刘生福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无疑更加激烈,关于商业银行是否会因此过度承担风险的担忧也逐渐增多。本文基于我国49家商业银行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非但没有加剧,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结合我国银行业产权属性和转型经济时期的特殊体制背景,本文进一步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三种可能的解释:公有制占主体的产权属性是商业银行体系保持稳健的最重要原因;渐进式改革思路给商业银行足够的缓冲时间适应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也可能以特殊的方式被暂时隐藏或转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育涛  费方域  
本文利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采用中国65家金融机构200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银行的市场力量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由勒纳指数所衡量的市场力量与由不良贷款率所衡量的信贷风险之间呈U形关系。也就是说,不良贷款率开始会随着勒纳指数的增加而下降,但在某一临界点后会随着勒纳指数的增加而上升。此外,与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U形曲线发生了向左的偏移,并且有更大比例的勒纳指数观测值位于拐点的右侧,表明特许权价值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都是市场力量影响信贷风险的重要渠道。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康  
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并综合径向和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和GML指数来测算城市商业银行的静态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有所改善但却幅度不大,技术进步一直是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利率市场化及其引致的价格竞争效应会通过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和加大不良贷款风险的方式不利于银行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银行自有资本比率和资本充足率的上升却有利于化解不良贷款风险而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