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5)
2023(8317)
2022(6175)
2021(5650)
2020(4477)
2019(10177)
2018(10076)
2017(19391)
2016(10276)
2015(11375)
2014(11388)
2013(10683)
2012(9388)
2011(8365)
2010(8825)
2009(8883)
2008(8006)
2007(7163)
2006(6853)
2005(6736)
作者
(27335)
(22488)
(22288)
(21698)
(14383)
(10563)
(10347)
(8964)
(8337)
(8085)
(7648)
(7638)
(7328)
(7244)
(7158)
(7149)
(6644)
(6535)
(6419)
(6128)
(5771)
(5505)
(5295)
(5208)
(5176)
(5150)
(5035)
(4866)
(4611)
(4422)
学科
(42277)
经济(42226)
(28528)
管理(27012)
(26912)
金融(26912)
(24263)
企业(24263)
(24143)
银行(24138)
(23483)
中国(22566)
(15678)
方法(13651)
(13031)
(12908)
业经(12616)
数学(11787)
数学方法(11700)
中国金融(11245)
(10805)
地方(10667)
体制(9183)
农业(8413)
(8174)
财务(8148)
财务管理(8134)
理论(7945)
企业财务(7857)
(7166)
机构
学院(137769)
大学(137011)
(62905)
经济(61611)
管理(49655)
研究(49292)
中国(46884)
理学(40915)
理学院(40528)
管理学(39924)
管理学院(39656)
(33818)
(28857)
财经(25498)
科学(24826)
中心(24705)
(24030)
(23185)
(22098)
(21457)
(21262)
经济学(21181)
研究所(21065)
金融(20873)
银行(20689)
(20230)
(19250)
财经大学(19103)
经济学院(18981)
北京(18802)
基金
项目(82519)
科学(65671)
研究(64987)
基金(59937)
(50731)
国家(50252)
科学基金(43786)
社会(42669)
社会科(40581)
社会科学(40568)
(31881)
基金项目(30595)
教育(29828)
编号(26887)
(26034)
自然(25305)
自然科(24789)
自然科学(24784)
自然科学基金(24379)
资助(24128)
成果(23056)
(19046)
课题(19027)
重点(18971)
(18384)
国家社会(18194)
(17939)
(17864)
(17257)
创新(16746)
期刊
(74807)
经济(74807)
研究(50888)
(36402)
金融(36402)
中国(33737)
(26700)
管理(20944)
(20065)
教育(18109)
学报(17124)
科学(16510)
大学(14218)
财经(14035)
学学(13162)
经济研究(12465)
(12083)
农业(11915)
业经(11767)
技术(11548)
问题(9684)
理论(8645)
国际(7904)
(7756)
实践(7614)
(7614)
现代(6777)
世界(6724)
改革(6702)
(6702)
共检索到23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云松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变革的突破口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叙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历史进程,对当前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最后,提出在新的起点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难度较大的改革诸如金融市场准入、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等还没有完成,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面临诸多制约。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围绕新的决策部署,努力在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利率市场化就是建立健全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这就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目标。存款利率市场化目标就是要实现在全国统一的存款市场由存款资金供求形成和决定其不同期限的利率水平,存款资金按照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充分竞争形成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华云  
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历了一个曲折和渐进的过程。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仍然很不成熟,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在进一步改革中,利益集团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垄断市场,形成一种"伪市场"现象。伪市场的形成扭曲了资源配置,影响经济增长效率,造成贫富不均,并误导公众,以为这些问题都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负面结果。突破伪市场的出路在于政府退出市场,其决策与行政过程要公开透明,并规范利益集团的不当行为,从而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方向 1.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下的客观规律。古典学派提出,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即应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其后,凯恩斯提出的货币供需量决定利率的利率理论虽然统治了学术界30多年,但是最终仍没有定论,反而从另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古典利率决定论从总体和原则上是科学的。并且,凯恩斯利率理论,最后由于希克斯和汉森的批评、改造,也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永红  
高等教育市场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增加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与适应性的同时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局限。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坚持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使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顺利推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方富  
通过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发现当前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障碍在宏观经济金融和银行经营管理两方面,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为突破这种困局提供了契机和方向。通过对保证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与shibor利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同shibor利率之间具有对称的双向传导关系,从而可以证实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收益率市场化定价的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为当前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一种过渡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则  
在完整理解、尊重原意、防止照搬照抄的前提下,马克思市场学说的方法和论述可以有条件、有限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全部注意力应该首先放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以及"如何兼容"这一前人未曾预料和思考过的重大命题上。"兼容与否"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命运,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探索,属于世界级的重大主题。简单化对待兼容论,在理论逻辑和具体实践上弊端丛生,会招致很大被动,并且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上会出现偏颇和失误。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关于"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刘立男  施娱  
CD应该作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放开CD市场估计可使得10%左右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但又不至于突然推高全部存款利率的水平,过分挤压银行利差。如果重启CD工具,为谨慎起见,建议在初期将最低面额定在100万元,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试点时将最低面额定为500元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所讨论的CD指大额可转让定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春光  
既有的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主要是运用金融深化理论,将完全信息作为其理论前提,很难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实践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研究,由于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风险,价格机制的完美作用必须以完善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包括清晰的产权安排、金融体系的信息发现功能、宏观经济稳定机制、金融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法制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勇  栾天虹  
在我国新股发行领域践行的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境外移植制度"水土不服"的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根本原因是移植制度并未成为我国新股发行域中均衡的制度安排。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实情况,认为权力中心可以引入"监管竞争"和"卖空"机制来协同促成我国市场化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凌波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这一类较为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较低价格获取资金提供了可能;银行业信贷资产整体风险水平的上升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形成的优胜劣汰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托管重组提供机会;承接银行资产的业务性质使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收购类业务的影响偏中性;监管政策限制使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和增信业务影响有限。接着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