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6)
2023(13607)
2022(11872)
2021(11065)
2020(9339)
2019(21205)
2018(20973)
2017(40945)
2016(22442)
2015(24574)
2014(24384)
2013(24170)
2012(21959)
2011(19684)
2010(19321)
2009(17645)
2008(17034)
2007(14689)
2006(12534)
2005(10759)
作者
(66735)
(55402)
(55044)
(52304)
(35156)
(26816)
(24824)
(21783)
(21024)
(19607)
(18823)
(18726)
(17562)
(17351)
(17135)
(17121)
(17009)
(16523)
(15831)
(15714)
(14059)
(13560)
(13289)
(12595)
(12462)
(12360)
(12242)
(12124)
(11144)
(11122)
学科
(83579)
经济(83485)
管理(61809)
(60381)
(49796)
企业(49796)
方法(42421)
数学(37313)
数学方法(36937)
(22030)
(22015)
中国(20780)
(20485)
业经(18174)
(16515)
贸易(16511)
(16058)
地方(15696)
(15108)
农业(15052)
(14713)
财务(14651)
财务管理(14630)
技术(14147)
企业财务(13947)
(13828)
银行(13757)
理论(13525)
环境(13353)
(13027)
机构
大学(314388)
学院(311429)
管理(123982)
(120298)
经济(117753)
理学(108982)
理学院(107750)
管理学(105744)
管理学院(105206)
研究(104897)
中国(77878)
科学(69606)
(66219)
(60860)
业大(54032)
(53740)
(53293)
研究所(49919)
农业(48521)
中心(47994)
财经(44176)
(43586)
北京(41078)
(40430)
(39264)
师范(38716)
(37870)
经济学(36209)
(35774)
财经大学(33370)
基金
项目(226272)
科学(176184)
基金(165106)
研究(156475)
(147616)
国家(146449)
科学基金(124257)
社会(98254)
社会科(93181)
社会科学(93155)
基金项目(88656)
(88281)
自然(84685)
自然科(82743)
自然科学(82717)
自然科学基金(81252)
(75333)
教育(71142)
资助(68086)
编号(61637)
重点(50789)
(49182)
成果(48208)
(47262)
(47261)
科研(44531)
创新(44152)
计划(43944)
课题(42068)
教育部(41395)
期刊
(120603)
经济(120603)
研究(86898)
学报(60057)
(53765)
中国(52479)
科学(51605)
大学(43809)
管理(41888)
学学(41826)
(38935)
农业(36335)
(29841)
金融(29841)
教育(29074)
技术(23713)
财经(20967)
业经(20258)
经济研究(20225)
(18580)
(17745)
科技(16887)
业大(16460)
(16228)
问题(16011)
理论(15355)
图书(14759)
技术经济(14377)
实践(14244)
(14244)
共检索到432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阳  刘亚  
我国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市场经济的支持能力。从利率的角度探索利率对不良贷款率影响的程度及大小对解决我国不良贷款率偏高的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利率对不良贷款率影响的非对称性。其次,基于2005~2014年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作出利率对不良贷款率影响的实证检验。最后,结果显示:利率下降引起不良贷款率下降的程度高于利率上升引起的不良贷款率上升的程度,即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盼盼  
本文采用2004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提高利率会推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LBIR)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CNPL)有正向冲击,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DBIR)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CNPL)有负向冲击,但综合影响是正向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乐  韩立岩  
本文从中国银行业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构建的阶段性成果讨论入手,考察混合所有结构变化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总结深化改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民营大股东持股比率增加将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外资持股比率的增加将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会使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而国有股、民营金融机构投资股及未流通法人股对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无显著影响。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在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以大力加大民营资本的引入力度,适当规范国外"财务"投资者行为,积极引进有长期合作意愿的国外战略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方盈赢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洪星  杨大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巨额积累正日益威胁着我国的银行体系 ,其中产生于政策性贷款的不良债权具有更多的体制性特征。本文在“经济转型”的框架中对我国当前的不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估计了不良贷款的规模 ,然后分析了政策性贷款的来源和本质 ,并对其比例进行了估算。借助一个修正模型 ,文章对银行在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的放贷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是全文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王颖  
该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数据,分析了政府过度干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政府过度干预的直接效应是扭曲金融效率,造成信贷资源低效使用,增大信贷回收风险;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间接效应是引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效益变差,增大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第三,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政府过度干预,有助于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收益,进而对不良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王颖  
该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数据,分析了政府过度干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政府过度干预的直接效应是扭曲金融效率,造成信贷资源低效使用,增大信贷回收风险;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间接效应是引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效益变差,增大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第三,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政府过度干预,有助于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收益,进而对不良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双建  刘凯丰  
本文以2007年至2015年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测度了不良贷款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并探讨了其收敛性。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0.1%,变化态势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各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会收敛于自身稳定性水平。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进步效率,同时应在保证规模效率的前提下实行规模扩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艾永芳  
消除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价格扭曲的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扭曲的影响次之;第二,要素价格扭曲的传递机制主要依赖于供给端和需求端效应,供给端产能过剩中介效应比例为32.23%,需求端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中介效应比例为24.36%;第三,中西部地区要素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浩  
本文基于2003-2016年96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市场化对我国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本文以非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国企总资产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市场化,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市场化五个维度的影响效果从大到小排序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金融业市场化>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与法律制度环境。此外,市场化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处于低不良率省份和有外资入股的城商行,市场化更能降低高不良率省份城商行和无外资入股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守谦   章俏慧  
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效益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银行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影响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影响一个地区金融业的安全。2003年底,温州市银行业本外币不良贷款率2.39%,比全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科举  
2017年,随着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的深入推进,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实体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农商行不良风险逐渐暴露。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2018年第二季度末,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380亿元,同比增长80.8%,较第一季度增长37.7%;不良贷款率为4.29%,同比提高1.48个百分点,较第一季度提高1.03个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浩  
本文基于2003—2016年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银行经营效率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本文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能过剩程度三方面衡量产业结构转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程度越高,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同时,产业结构转型对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国有企业占比和房价增速较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更能降低国有企业占比和房价增速较高地区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此外,经营效率越高,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越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健旋  
截至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2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0%,从账面数据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不算高,甚至从全球范围来看,完全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GDP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出现持续攀升现象。因此,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成因识别和有效防控,对于商业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来说相当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