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1)
- 2023(11794)
- 2022(9260)
- 2021(8050)
- 2020(6480)
- 2019(14608)
- 2018(14563)
- 2017(27719)
- 2016(14887)
- 2015(16458)
- 2014(16415)
- 2013(15974)
- 2012(14849)
- 2011(13867)
- 2010(14187)
- 2009(13379)
- 2008(13119)
- 2007(11830)
- 2006(11275)
- 2005(10742)
- 学科
- 济(87595)
- 经济(87511)
- 管理(39679)
- 业(34065)
- 方法(27517)
- 企(27161)
- 企业(27161)
- 数学(24404)
- 数学方法(24250)
- 中国(22807)
- 地方(21357)
- 农(18238)
- 业经(17542)
- 制(16349)
- 学(15881)
- 财(15002)
- 融(14014)
- 金融(14014)
- 地方经济(13841)
- 体(12905)
- 银(12664)
- 银行(12636)
- 行(12301)
- 农业(11942)
- 贸(11532)
- 贸易(11522)
- 发(11122)
- 易(11073)
- 环境(10704)
- 产业(9971)
- 机构
- 大学(221781)
- 学院(219425)
- 济(106785)
- 经济(104878)
- 研究(86443)
- 管理(77321)
- 中国(66799)
- 理学(65010)
- 理学院(64271)
- 管理学(63202)
- 管理学院(62791)
- 财(49591)
- 科学(48563)
- 京(47308)
- 所(44386)
- 研究所(39704)
- 财经(38074)
- 中心(37435)
- 农(36905)
- 经济学(35894)
- 江(34852)
- 经(34673)
- 经济学院(31924)
- 院(30854)
- 北京(30502)
- 业大(29584)
- 农业(28615)
- 财经大学(28306)
- 范(28300)
- 师范(27957)
- 基金
- 项目(138028)
- 科学(109518)
- 基金(102099)
- 研究(100033)
- 家(90016)
- 国家(89317)
- 科学基金(75922)
- 社会(67656)
- 社会科(64201)
- 社会科学(64179)
- 省(52192)
- 基金项目(52018)
- 自然(46781)
- 自然科(45750)
- 自然科学(45735)
- 教育(45415)
- 自然科学基金(44981)
- 划(44210)
- 资助(42255)
- 编号(37651)
- 重点(32003)
- 发(31798)
- 成果(31440)
- 部(31032)
- 国家社会(29527)
- 创(28108)
- 课题(27885)
- 教育部(27031)
- 创新(26580)
- 发展(26107)
- 期刊
- 济(129311)
- 经济(129311)
- 研究(78643)
- 中国(50430)
- 财(37173)
- 学报(34709)
- 农(34296)
- 管理(33101)
- 科学(32036)
- 融(28285)
- 金融(28285)
- 大学(26930)
- 学学(25439)
- 教育(23419)
- 经济研究(23167)
- 农业(22436)
- 财经(21263)
- 技术(18837)
- 经(18621)
- 业经(17835)
- 问题(16794)
- 贸(13522)
- 国际(13169)
- 世界(12579)
- 技术经济(12182)
- 业(11986)
- 统计(10929)
- 商业(10383)
- 经济管理(10251)
- 经济问题(10194)
共检索到36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卫国 陈宇 张晨冉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四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检验了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协同推进,国内经济在受到不同冲击时,产出和通胀的反应。研究发现,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对利率和汇率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外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有利于及时抵御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而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和国外利率的负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面临着稳增长和控通胀不可兼得的情形。因此,为了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政府以及货币当局应当实时关注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灵活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文 沈坤荣
利用VAR方法得到国内外利率冲击的经验特征:国内利率调控具有逆周期性,国外利率上升引起国内产出和通胀上升。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经验特征的、包含资本项目和汇率管制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模拟汇率和资本账户改革协同推进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两者的协调推进,国内外技术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减弱;国内外利率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增强,改革使国内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增强但国外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影响增大;国外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增大,导致汇率完全浮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下社会福利损失降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文 沈坤荣
利用VAR方法得到国内外利率冲击的经验特征:国内利率调控具有逆周期性,国外利率上升引起国内产出和通胀上升。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经验特征的、包含资本项目和汇率管制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模拟汇率和资本账户改革协同推进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两者的协调推进,国内外技术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减弱;国内外利率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增强,改革使国内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增强但国外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影响增大;国外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增大,导致汇率完全浮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下社会福利损失降低。结论表明,为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央行应当在国外利率冲击较小时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改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影响宏观经济的存贷利差渠道。本文首先利用阿尔钦-张五常-巴泽尔所构建的价格管制理论,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如何降低实际的存贷利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将Hall(2011)的存贷利差模型与Kiyotaki and Moore(1997)所构建的信用约束模型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分析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效应的信用约束模型,并通过冲击模拟分析,具体考察了存贷利差变化对模型稳定状态的影响,以及在新的稳定状态下主要变量对真实冲击和金融冲击的反应。研究发现,存贷利差降低会使得经济中主要变量的稳定状态增加(经济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存贷利差 金融摩擦 金融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战明华 黎东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秉文 胡云超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各种不同性质的一些主要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市场化改革”的浪潮: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允许资本投资的自由流动;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将国营企业私有化;普遍降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运用立法和经济手段为经济体系创造更加富有弹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平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宣布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5日,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非对称下调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两次放宽利率浮动区间,是2004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最后攻坚战的序幕。那么,改革的继续深化面临哪些制约因素?我国银行业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为此,本刊约请业内专家从不同视角共同探讨"利率市场化与银行经营转型"这一话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威 吕江林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六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引入利率管制等方程来刻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行为,在生产函数中引入资本利用率,同时把资本利用率引入折旧,将折旧处理成资本利用率的一个函数,模拟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大部分经济变量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并不敏感。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锡良
本文论述了中国目前完全放开利率,让利率在优化资金配置起主要作用的条件不具备,中央银行进行价格调控的市场条件也不完全具备。论述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分为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的基本条件。论述了利率在资金配置和宏观调控中作用十分有限的理由。同时,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注意几大风险,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有条件地放开利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利率 市场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成安 金康弘
2020年以前,中西方宏观经济政策调节都经历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主张的交替过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共存过,主要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而在2020年后的中国,供给与需求均被关注、强调。二者之间除了具有对立性,在社会背景、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双方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供需双侧发力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同时调节,使供需双侧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双循环体系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海 陈涤非
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利率、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系,市场化利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管制利率则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这种抑制有所减弱。同时,在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制下,整个利率体系是割裂的、扭曲的,市场利率信号不能在金融体系中有效传导,因此无法有效引导实体经济的调整。
关键词:
管制利率 市场利率 宏观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燮刚
在危机预期和信用紧缩相互强化、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削弱甚至丧失。政府主导的协同救市对于填补市场组织真空、稳定市场和化解危机至关重要。为有效应对危机,本文给出了两条旨在恢复市场自救的救市措施。作者对危机预期下政府救市和市场自救的关系处理,既是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关系的重要探索,也给出了政府在设计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政策组合时的关系论经济原则。
关键词:
危机预期 协同救市 市场自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陈郑
本文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存款利率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在1996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存款利率有约束状态,而存款利率约束在总体上减少了产出的波动;(2)存款利率有约束时,货币供应量等数量型冲击对产出影响幅度更小、持续时间更短,利率等价格型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周期更长,紧缩性的利率政策对经济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3)存款利率无约束时,数量型冲击总体上持续性更强,价格型冲击则容易引起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幅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志刚 郭桂霞
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先后顺序对宏观经济波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拟分析发现,扰动来源对金融自由化次序有重要影响。如果经济只面临国内扰动,不同改革路径对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差别不大;如果经济同时还面临明显的国外扰动时,资本账户开放先行的经济波动性显著高于利率市场化先行。因此,对于一个面临各种经济扰动的开放经济,利率市场化前提下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而资本账户开放先于利率市场化会带来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威
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提出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并利用68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数据,研究哪些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了利率市场化的成败。研究发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较快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外债率能够有效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率。通过数据模拟的方法,我们对中国2012年和2013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率进行了预测,发现中国在一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是合适的。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