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4)
2023(7539)
2022(6367)
2021(6059)
2020(5145)
2019(11765)
2018(11445)
2017(22738)
2016(11586)
2015(12856)
2014(12400)
2013(11852)
2012(10313)
2011(8794)
2010(8109)
2009(7016)
2008(6229)
2007(4795)
2006(3576)
2005(2578)
作者
(27557)
(23213)
(22959)
(21835)
(14642)
(10925)
(10539)
(9161)
(8859)
(7931)
(7687)
(7660)
(7197)
(6982)
(6864)
(6800)
(6712)
(6703)
(6603)
(6518)
(5442)
(5371)
(5305)
(5253)
(5213)
(5163)
(4865)
(4723)
(4645)
(4525)
学科
(46099)
经济(46057)
管理(33365)
(31893)
方法(27078)
(26856)
企业(26856)
数学(24790)
数学方法(24473)
(12224)
(11305)
中国(10210)
业经(9394)
(8502)
贸易(8500)
(8341)
(8314)
财务(8311)
财务管理(8295)
企业财务(7871)
农业(7581)
技术(7466)
地方(7271)
环境(6735)
理论(6704)
(6703)
(6513)
(6332)
(6219)
银行(6216)
机构
学院(148457)
大学(148429)
管理(65214)
(64892)
经济(63936)
理学(58439)
理学院(57962)
管理学(57039)
管理学院(56756)
研究(40613)
中国(30914)
(27881)
(27552)
财经(24007)
科学(22504)
(22250)
中心(21469)
经济学(21228)
业大(20500)
经济学院(19507)
财经大学(18547)
(18511)
(17960)
商学(17634)
经济管理(17544)
(17493)
商学院(17473)
师范(17322)
(16469)
北京(15743)
基金
项目(114615)
科学(93411)
基金(87364)
研究(85012)
(74847)
国家(74276)
科学基金(66700)
社会(57390)
社会科(54698)
社会科学(54687)
基金项目(47007)
(43573)
自然(42939)
自然科(42050)
自然科学(42041)
自然科学基金(41283)
教育(39930)
(36764)
资助(34510)
编号(33413)
(26707)
重点(25400)
(25147)
国家社会(24788)
成果(24523)
教育部(24085)
(24066)
人文(23808)
创新(23466)
科研(22724)
期刊
(56768)
经济(56768)
研究(37300)
管理(22263)
(21751)
中国(19293)
科学(18534)
学报(18399)
大学(15657)
学学(15011)
(14829)
技术(14086)
(11968)
金融(11968)
财经(11419)
教育(11413)
农业(10403)
业经(10118)
经济研究(10091)
(9807)
问题(7930)
理论(7702)
实践(7113)
(7113)
技术经济(7081)
财会(6994)
统计(6862)
商业(6814)
(6538)
科技(6512)
共检索到18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苧心  李子联  
基于2005~2015年数据,我们通过建立物价指数、短期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这三个中间变量与汇率的相乘交叉项,构建各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利率的VAR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知:名义有效汇率、各相乘交叉项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之间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汇率有升值趋势的同时利率呈现出下调趋势且其两者之间的传导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具体通过各中间变量与汇率的相乘交叉项来分析汇率到利率的内在传导渠道,其中存在不顺畅、扭曲的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联  朱江丽  
从内生性制度的角度来解释内外失衡所带来的汇率变动更符合逻辑演绎的本质要求,而收入分配作为一项制度,其结果的不平等是影响结构失衡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机理在于: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带来储蓄率提高进而投资率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率的下降,使得消费相对不足所带来的产能过剩只能通过出口贸易的渠道得以有效化解,而后者则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形成及扩大;从长期来看,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既增加了外汇占款进而增加了人民币需求,又带来了国际游资炒作所引致的升值预期增强,两者都最终促进了人民币的升值。可见,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合理估值并发挥其在"新常态"下稳定进出口增长的作用,应从根本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改变经济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本文首次将贸易中介纳入出口企业,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从汇率水平变动的视角比较贸易中介与直接出口企业的差异性反应。结果发现:贸易中介基于较低的出口分销成本,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更为剧烈,更易做出二元边际的调整。汇率水平每变动1%,贸易中介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调整幅度分别比直接出口企业高出0.90%和0.47%,在面对汇率水平变动时具有更高的价格传递性;2004年以后随着"出口脱媒"现象的出现,贸易中介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出口脱媒"现象是间接出口企业基于出口稳定而做出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綦建红  刘慧  
本文首次将贸易中介纳入出口企业,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从汇率水平变动的视角比较贸易中介与直接出口企业的差异性反应。结果发现:贸易中介基于较低的出口分销成本,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更为剧烈,更易做出二元边际的调整。汇率水平每变动1%,贸易中介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调整幅度分别比直接出口企业高出0.90%和0.47%,在面对汇率水平变动时具有更高的价格传递性;2004年以后随着"出口脱媒"现象的出现,贸易中介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出口脱媒"现象是间接出口企业基于出口稳定而做出的"自选择"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朱九锦  
文章运用ADF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等对我国的出口额占进口额的比例(简称出口占进口比)和利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占进口比和名义利率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是负相关关系。随后本文测算了每单位实际利率变动对出口占进口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样本的影响值小于0,这个结果显然和传统理论的解释相异,为此文章建立了一个存在交易费用的两阶段开放经济模型解释我国的情况,最后提出一点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坚定  陈金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印梅  张艳艳  
文章检验了我国出口汇率弹性的变动趋势,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弱化的过程。通过构建微观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削弱汇率变动后出口效应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影响有限,而中间品进口与中间品出口均削弱了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其削弱程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呈正比。比较而言,中间品进口对汇率变动后出口效应的影响力要强于中间品出口的影响力,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弱化的原因却在于我国中间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因此在生产全球化背景下,央行汇率政策制定的预期中需要考虑全球价值链参与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碧花  
许多文献认为"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并因此产生诸多解释。然而,从劳动力的角度,缺乏对"奥肯定律"的美国背景数据与我国数据之间差异极大的研究。认为对于人口增长过快的经济体,验证"奥肯定律"必须剔除劳动力增长超出就业增长的差额。根据这一原则,对"奥肯定律"进行了修正,并用修正后的数据验证了我国的经济现实,发现"奥肯定律"在我国并没有失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力平  范言慧  范小航  
针对当前讨论中一个流行观点——美国为减少经常帐户逆差需要美元贬值,而为促使美元全面贬值需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本文检查近年来若干涉及美国的双边关系,发现这个观点不能得到确定支持。本文着重对1980-2004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美国经常帐户逆差/GDP比率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并结合时间趋势变量。计量检验发现,汇率变量的作用在1990年以来的时段中明显降低,时间趋势变量的作用则变得较为突出。这个结果很可能提示美元汇率与美国经常帐户平衡的关系在晚近时期中出现了显著不同于教科书描述的情况。近年来一些研究者的工作也从另外的角度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既然难以指望美国经常帐户逆差会由于美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作人  周德群  
伴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我国节能减排面临新的挑战,2020年减排目标的实现,更多的要从结构调整上考量策略。本文基于迪氏指数分解法,设计综合影响分解模型,对人口、产业、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国家强制减排措施效果明显;城乡人口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增量的贡献已经超过城镇人均碳排放量增长的贡献水平;城市化对碳排放增量的贡献已经显著高于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贡献;能源结构碳强度下降主要依赖于煤炭消费比例的下降,但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耗的过度依赖造成下降幅度有限,能源结构碳强度较为稳定,减少碳基能源消费是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科才  李子扬  李欣  
本文使用1996年到2019年季度数据,考察汇率自身不同方向变动所引起的的汇率传递非线性问题。实证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传递现象,具体而言,人民币贬值的传递作用显著大于人民币升值的传递作用,即使在2005年汇改之后也没有改变这一关系。本文进一步还从汇率传递正负非对称性角度分析了汇率传递系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解释。最后分析了升值和贬值各自传递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从当期汇率变动持续性的预期角度做了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姣丽  
一个经济体在受到实际利率冲击时,汇率制度会对其影响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汇率制度为视角,通过构建SVAR模型,分析美国实际利率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与其对新加坡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汇率制度受外部冲击影响更大,美国实际利率冲击对中国产出波动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新加坡的影响;实际利率冲击在两国的传导机制不同,在中国主要通过国内利率渠道进行传导,在新加坡则主要通过汇率渠道进行传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富有  匡桦  
笔者引入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隐性成本"概念,说明民间金融利率不仅需要参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还要包含借款人享受正规金融利率所需付出的"隐性成本",进而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隐性成本"是民间金融高利率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有效降低"隐性成本"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志贤  
<正>1983年12月,岁暮天寒,考古专家在湖北江陵县张家山汉墓群中,意外发现一批尘封已久的汉代竹简。令专家们始料未及的是,此番发掘出来的汉简,一举改写了中国古代数学史!因为古墓中出土的《算数书》,较之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其编撰时间还早300余年!有意思的是,《算数书》居然提及货币银行学知识。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印梅  钱燕  
文章基于产业层面,利用多重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标论证了全球价值链位置对出口汇率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对出口依然富有弹性,这反映了汇率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然而,多角度检验结果均支持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攀升将弱化出口汇率弹性的结论,这一点在低技术产业出口以及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出口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分阶段看,全球价值链位置对汇率弹性的影响并不均衡,高阶段的价值链位置提升对汇率弹性的弱化强度更高。因此,促进中国出口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向高端攀升,尤其是提升与发达国家之间联系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能有效弥补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从而弱化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