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9)
- 2023(11288)
- 2022(10016)
- 2021(9411)
- 2020(7908)
- 2019(18687)
- 2018(18315)
- 2017(36447)
- 2016(19406)
- 2015(21984)
- 2014(21799)
- 2013(21773)
- 2012(19806)
- 2011(17781)
- 2010(17364)
- 2009(15955)
- 2008(15612)
- 2007(13578)
- 2006(11835)
- 2005(10274)
- 学科
- 济(78832)
- 经济(78745)
- 管理(57872)
- 业(55263)
- 企(47325)
- 企业(47325)
- 方法(42145)
- 数学(37281)
- 数学方法(36973)
- 银(20751)
- 财(20693)
- 银行(20604)
- 制(19917)
- 行(19255)
- 中国(19137)
- 农(18382)
- 业经(16778)
- 学(15240)
- 融(15039)
- 金融(15038)
- 地方(14911)
- 务(13898)
- 贸(13868)
- 贸易(13857)
- 财务(13836)
- 财务管理(13811)
- 易(13285)
- 企业财务(13142)
- 技术(12760)
- 理论(12555)
- 机构
- 大学(273901)
- 学院(270078)
- 管理(114428)
- 济(109146)
- 经济(106816)
- 理学(99975)
- 理学院(98983)
- 管理学(97517)
- 管理学院(97036)
- 研究(84524)
- 中国(69364)
- 京(57290)
- 科学(51259)
- 财(50843)
- 财经(41707)
- 农(41666)
- 所(40811)
- 中心(40174)
- 业大(39845)
- 经(38108)
- 江(37910)
- 研究所(37370)
- 北京(35980)
- 范(33397)
- 师范(33112)
- 经济学(33096)
- 农业(32979)
- 州(31789)
- 财经大学(31555)
- 院(30587)
- 基金
- 项目(189956)
- 科学(150169)
- 基金(140133)
- 研究(138622)
- 家(120802)
- 国家(119842)
- 科学基金(104591)
- 社会(87974)
- 社会科(83545)
- 社会科学(83525)
- 基金项目(75192)
- 省(73067)
- 自然(68961)
- 自然科(67374)
- 自然科学(67363)
- 自然科学基金(66195)
- 教育(63633)
- 划(61380)
- 资助(58535)
- 编号(56002)
- 成果(44362)
- 部(42703)
- 重点(41620)
- 创(39811)
- 发(38888)
- 课题(37422)
- 教育部(37226)
- 创新(37012)
- 人文(36598)
- 科研(36581)
- 期刊
- 济(110390)
- 经济(110390)
- 研究(81847)
- 中国(45875)
- 学报(41034)
- 管理(40089)
- 财(37955)
- 科学(37765)
- 融(36549)
- 金融(36549)
- 农(36047)
- 大学(31242)
- 学学(29463)
- 教育(26063)
- 农业(23648)
- 技术(21943)
- 财经(20442)
- 经济研究(18056)
- 业经(17877)
- 经(17118)
- 理论(15872)
- 实践(14773)
- 践(14773)
- 问题(14249)
- 图书(14056)
- 技术经济(13128)
- 科技(12954)
- 商业(12467)
- 业(12095)
- 现代(11906)
共检索到387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鹏熙 龚朴
利率风险的计量、评估、监控是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利率波动与银行收益之间关系,进而了解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特征及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对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科学决策,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采用Flannery的部分调整模型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长时间窗口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银行呈“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特征,利率变动期内其资产负债管理并未为银行带来实质收益,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关键词:
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缺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孝卿 张健
商业银行绩效一直以来是衡量发展中国家以间接融资主导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从银行产业层面研究商业周期波动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关系,运用2007~2013年间12家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滞后的GDP增长率对银行资产报酬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商业周期变化对银行绩效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大中型银行绩效具有较弱的顺周期变动效应,显著程度远低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同时,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影响较为显著,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仍处于以贷款为盈利增长引擎的发展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加速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商业银行及时关注商业周期和风险资产变化,把握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并适时调整和优化银行...
关键词:
商业周期 商业银行 经济绩效 顺周期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柱 蒋建业
近来由于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央行连续加息,我国已进入利率上升周期,这对于商业银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评估利率上升周期对其经营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当前商业银行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利率周期的主要判断依据出发,说明利率上升周期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就利率上升周期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影响进行说明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周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惠锐 郭华世
论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出顺周期性,即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下降,经济衰退期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同时影响存在滞后性;商业银行不良率存在较强的惯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力逐渐减弱。最后,对商业银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霜茁 张晓静
为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银行信贷亲周期性及其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外部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缓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亲周期效应的具体对策。如结合我国国情修改并积极实施新资本协议,加强银监会和央行的沟通与协调,构建有差异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建立反周期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和引入动态风险拨备机制等。
关键词:
银行信贷投放 经济周期性波动 缓释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王文峰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制定逆周期缓冲资本监管框架,并根据需要计提逆周期缓冲资本,以保护银行业免受信贷过度投放导致的潜在损失。本文选取1994~2013年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对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在中国金融监管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由此,本文提出完善逆周期监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逆周期监管政策和工具的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岩岩 赵正龙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否存在亲周期性特征,银行内部评级模型如何反映经济周期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BP滤波法剥离出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周期性波动项与GDP产出缺口,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同步的负相关性,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备亲周期性。对此,本文结合业界经验与内部评级实践,提出了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反映亲周期特征的操作方法,一是在主标度中引入调整因子,二是直接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指标,期望对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泓 罗猛
始于2007年9月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资本监管顺周期效应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参照国外关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分析方法,对占我国银行业主体的16家商业银行在1998年~2008年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但由于本文实证研究所使用的银行近10年的数据还不能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而且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阶段,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数据中的"杂音"较多,这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实证分析的结果。因此,本文实证分析的结论可能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做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顺周期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晔 王萌
对2006~2016年中国140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杠杆变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行为,但是批发融资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银行的杠杆顺周期性,甚至使杠杆率呈现逆周期效应。批发融资对杠杆顺周期性的缓释作用在资产规模较小、批发融资占比较高以及杠杆率水平较低时较为显著。但2014年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在控制批发融资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逆周期缓释策略,增强了商业银行的杠杆顺周期行为。
关键词:
顺周期性 杠杆率 批发融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菊 汪长春
对顺周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缓释顺周期性的主要解决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玲 韩文静 于瑶
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1978年至2010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经营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的深层次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并结合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及最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提出弱化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模式、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顺周期经营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佟玲
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及其矫正问题备受政府部门和国际社会关注,文章基于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分离的全新视角,在剖析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具有强化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矫正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云
2007年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本次改革中,杠杆率监管作为集"逆周期"和"宏观审慎"于一身的新型监管工具,引起了学术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杠杆与经济增长、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变动效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杠杆率指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坚持和改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志鹏 王晓芳
商业银行支行绩效的提高是其总体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关键。本文按照商业银行新兴电子产品和传统产品将支行绩效分为交易效率、运营效率和盈利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支行绩效的评价标准和改进方法。并且选择了考虑风险影响因素的合理投入产出指标,应用产出最大化的C2R数据包络模型对某商业银行40家支行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支行的绩效值普遍较低,且差别较大,其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商业银行支行的平均盈利效益与平均运营效率之间,平均交易效率与平均营运效率之间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小,而平均盈利效益与平均交易效率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据包络模型 绩效 评价标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袁鲲 王娇
按照管理动机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区分为非相机决策与相机决策两种类型,选取2003-2012年中国上市银行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其中非相机决策型计提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收入平滑动机与信号显示动机对商业银行顺周期性的缓释作用有限,应基于预期损失模型建立逆周期性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