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97)
- 2022(438)
- 2021(434)
- 2020(354)
- 2019(964)
- 2018(952)
- 2017(2126)
- 2016(1281)
- 2015(1481)
- 2014(1525)
- 2013(1629)
- 2012(1535)
- 2011(1491)
- 2010(1331)
- 2009(1252)
- 2008(1272)
- 2007(1019)
- 2006(860)
- 2005(807)
- 2004(795)
- 学科
- 济(6919)
- 经济(6919)
- 方法(5121)
- 数学(5051)
- 数学方法(5040)
- 贸(2220)
- 贸易(2218)
- 易(2199)
- 管理(2164)
- 货(2130)
- 银(1924)
- 银行(1924)
- 融(1875)
- 金融(1875)
- 行(1857)
- 业(1737)
- 企(1552)
- 企业(1552)
- 理论(1314)
- 制(1167)
- 财(1121)
- 期货(1091)
- 中国(1069)
- 币(1018)
- 货币(1015)
- 市场(967)
- 务(738)
- 财务(738)
- 财务管理(738)
- 业务(709)
- 机构
- 大学(18137)
- 学院(17241)
- 济(10318)
- 经济(10169)
- 中国(7255)
- 研究(6134)
- 管理(6006)
- 财(5285)
- 融(5239)
- 金融(5202)
- 理学(4984)
- 理学院(4953)
- 管理学(4892)
- 管理学院(4866)
- 银(4361)
- 财经(4330)
- 银行(4274)
- 经济学(4086)
- 经(4002)
- 行(3869)
- 经济学院(3773)
- 人民(3722)
- 中心(3543)
- 国人(3480)
- 中国人(3474)
- 中国人民(3448)
- 财经大学(3417)
- 京(3322)
- 所(3019)
- 金融学(2896)
共检索到28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齐杨 柳欣
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传导机制是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领域中提出的新观点。成本渠道传导机制表明,厂商受到利率紧缩冲击时,产品的边际成本会上升,产品价格上升。因此从成本渠道的角度看,利率紧缩冲击是可以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通过对我国1997年至2010年的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利率冲击通过成本渠道对通胀的影响是显著的。以控制通胀为目的的利率政策,其效应会因成本渠道的存在而被部分抵消。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成本渠道 通货膨胀率 利率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施建淮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汇率变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影响国内物价水平。首先,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口最终消费品的本币价格直接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其次,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本币价格,并且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工资设定的影响,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名义工资水平,在这两种情形下汇率变动都会影响本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通货膨胀。再次,汇率变动改变了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本国和外国经济主体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通过总需求渠道间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伟 余珊萍
汇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①□钟伟余珊萍自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此后直到1996初,我国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通货膨胀,1993—1995年通货膨胀的别为11.3%、21.7%和16.8%,国内...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宝琛 徐爱华
通货膨胀的测度王宝琛,徐爱华(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610016)通货膨胀的测度是对通货膨胀严重程度的量化。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通货膨胀的判断问题。正确判断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是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因而对通货膨胀测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讨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盖国凤
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过量投资及投资结构不合理会带来通货膨胀、并在某种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投资也可以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发挥这种作用,关键在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寻求适度规模、制定合理结构、注重提高效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宏瑾 钟正生 李晓嘉
本文研究了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发现中国短期利率期限结构(特别是中短端)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变动的信息,因而可以作为判断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预测变量。与各国类似,中国实际利率也并不稳定,名义利率期限结构包含了实际利率变动的重要信息。在各项积极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已经成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也出现了通货膨胀预期。从最近几个月利率期限结构走势来看,未来一年内中国存在着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压力,应引起货币政策当局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通货膨胀 实际利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 康以同
中央银行真正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的未来趋势变化,因此,剔出了某些短期内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如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更适合充当央行货币决策的"操作指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粘性 最大熵自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本·伯南克 钟晓玲
今天,我将就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并简单介绍联储是如何预测通货膨胀的,包括我们如何将通货膨胀预期运用到通货膨胀的预测过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后军 潘锡泉
本文运用内生结构突变检验与考虑结构突变的ARDL-ECM方法,同时将货币政策变量纳入模型中从而把汇率变动、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重新对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在2003年4月和2005年9月发生了结构突变。在此背景下,本文发现汇率传递效应仍是不完全的,但其长期传递弹性却由2005年9月结构突变前的0.065迅速增大到了结构突变后的0.118,且与现实中自2006年开始的较高通货膨胀环境也相当吻合,支持了Taylor(2000)提出的观点,但比起施建淮等(2008)得到的传递效应依然较弱,表明其所建议的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的观点仍值得商榷。而体现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CPI的长期传递弹性为2.254,远远高于汇率传递弹性,这显示政策当局完全可以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货膨胀水平且相比于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更好的效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蔼堂
对于当前的通货膨胀,有的经济学家主张下“猛药”──用提高利率来治理。但是,由于利率对物价和资金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条件,在企业经营机制和投资机制不够完善时,提高利率并不能有效抑制企业的资金需求和恶性投资膨胀,相反会进一步提高成本,从而加剧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发生。对于当前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应当按照:先建立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同时大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然后力。大纵操利率杠杆力度的用“药”顺序来进行治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其友 陈银忠 易小丽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有限,并且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有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市场的投机和炒作行为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最终推动通货膨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庆国 张燕丽 杨芳
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价格的传导规律进行分阶段计量研究,从长期趋势和短期现象上寻找传导规律在不同时期的异同。主要结论是,生产领域价格变动与消费领域价格变动从长期来看显示出显著的双向传导趋势,近年来价格传导由成本推动型为主转向需求拉动型为主,上下游价格间可以起到相互预警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PPI CPI 传导 通货膨胀 预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 柳欣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换汇政策,这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而我国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为了稳定汇率,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频繁地使用冲销工具,这也有可能造成国内经济的不稳定。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导致了大量基础货币的投放,而这些投放的基础货币又是通过商业银行进入经济体系的,并且这些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进行放大,从而导致了货币供给的增加超过了经济系统所需的货币数量,由此产生了通货膨胀。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通货膨胀 基础货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晓芙 刘海军 李伟 沈志宏 孙芳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煤电油运供求矛盾持续紧张、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猛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总水平开始缓慢上涨,并持续上行,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CPI与PPI的相继上涨突显我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物价变动的角度出发,对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进行了专题研究。
关键词:
CPI PPI 通货膨胀 物价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