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1)
- 2023(10179)
- 2022(8531)
- 2021(8071)
- 2020(6667)
- 2019(14700)
- 2018(14457)
- 2017(26961)
- 2016(14413)
- 2015(16089)
- 2014(15536)
- 2013(15100)
- 2012(13571)
- 2011(12481)
- 2010(12307)
- 2009(11953)
- 2008(11578)
- 2007(10166)
- 2006(8973)
- 2005(8385)
- 学科
- 济(57446)
- 经济(57351)
- 管理(44546)
- 业(38090)
- 企(31508)
- 企业(31508)
- 方法(23520)
- 数学(20896)
- 数学方法(20720)
- 中国(19595)
- 财(17201)
- 制(16826)
- 农(15445)
- 贸(13864)
- 贸易(13855)
- 易(13644)
- 业经(12861)
- 银(11707)
- 银行(11700)
- 体(11547)
- 行(11279)
- 融(10638)
- 金融(10635)
- 环境(10333)
- 务(9926)
- 财务(9901)
- 财务管理(9877)
- 体制(9769)
- 学(9738)
- 农业(9513)
- 机构
- 大学(202058)
- 学院(200598)
- 济(92486)
- 经济(90897)
- 管理(74339)
- 研究(72319)
- 理学(63439)
- 理学院(62756)
- 管理学(61811)
- 管理学院(61421)
- 中国(57891)
- 财(44815)
- 京(42661)
- 科学(39021)
- 财经(35201)
- 所(35045)
- 中心(32282)
- 经(32163)
- 研究所(31432)
- 经济学(30688)
- 江(28445)
- 经济学院(27509)
- 北京(27417)
- 农(27403)
- 院(26375)
- 财经大学(26333)
- 范(24992)
- 师范(24776)
- 业大(24446)
- 州(22302)
- 基金
- 项目(131853)
- 科学(105882)
- 研究(99956)
- 基金(99172)
- 家(85958)
- 国家(85341)
- 科学基金(73373)
- 社会(67267)
- 社会科(63971)
- 社会科学(63963)
- 基金项目(50639)
- 省(47517)
- 教育(45823)
- 自然(44482)
- 自然科(43305)
- 自然科学(43291)
- 自然科学基金(42542)
- 划(41107)
- 资助(40802)
- 编号(39034)
- 成果(32541)
- 部(31302)
- 制(30691)
- 重点(30166)
- 国家社会(29668)
- 发(28354)
- 创(27813)
- 教育部(27642)
- 中国(27619)
- 课题(27458)
共检索到308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针对当前中国利率体系仍存在利率双轨制这一典型特征,本文构建了考虑隐性利率双轨制的DSGE模型,对中国自然利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自然利率在2.5%左右。自然利率走势与经济增长、资本回报率密切相关,是宏观经济运行重要的"指示器";利率缺口与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法定准备金率变化显著负相关,能够为制定和评价货币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利率双轨制下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都受到明显的扭曲压抑,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降低,利率传导效率受到明显损害。模拟结果还表明,利率完全放开后,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存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都将出现明显上升。尽快实现利率并轨并转向以自然利率为基准的货币价格调控方式,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针对当前中国利率体系仍存在利率双轨制这一典型特征,本文构建了考虑隐性利率双轨制的DSGE模型,对中国自然利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自然利率在2.5%左右。自然利率走势与经济增长、资本回报率密切相关,是宏观经济运行重要的“指示器”;利率缺口与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和法定准备金率变化显著负相关,能够为制定和评价货币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利率双轨制下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都受到明显的扭曲压抑,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降低,利率传导效率受到明显损害。模拟结果还表明,利率完全放开后,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存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都将出现明显上升。尽快实现利率并轨并转向以自然利率为基准的货币价格调控方式,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连飞
文章探索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中国利率"双轨制"并轨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在利率并轨过程中,逐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放松对银行的高存款准备金率约束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利率并轨后,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目标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正向货币冲击在利率并轨时导致存贷款利率下降较少,货币供给的激励传导到经济活动中的程度减小;利率并轨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更有效抑制技术进步冲击导致的经济波动;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管制利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经济受到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增加了福利损失;面对货币冲击和技术冲击,利率并轨可以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
文章借助LW半结构模型,在开放环境下估算了2002—2022年中国的自然利率水平,研究发现:(1)中国过去的自然利率基于外循环定价,国内资金市场对全球经济存在高度依存关系;(2)2012年以来中国自然利率呈现长期下降趋势,这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自然利率运动规律一致,预计这一下降趋势长期不可逆转;(3)2019年自然利率水平为1.93%,与主要经济体之间仍保持了一定的利差;(4)2020—2022年自然利率与潜在增速分别出现0.65和2.46个百分点的最大跌幅。预计2023年潜在增速可能会回到4.5%~5.0%区间,自然利率也有望回升到1.6%以上。基于自然利率的绝对水平,名义利率零下限(ZLB)在短期不会形成事实威胁,传统货币政策仍保持了相当的政策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豫媚 郭俊杰 肖争艳
货币政策逐步弱化产出目标而仅盯住通胀目标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政策实践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政策框架是否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依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在金融加速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异质性,构建了一个具有利率双轨制特征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利率双轨制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关注度。研究发现,在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冲击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和产出的影响均大于国有企业。同时,福利损失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经典泰勒规则中货币政策反应系数的设定,货币政策更加关注产出时福利损失会达到最小。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在利率双轨制下,通货膨胀目标制尚不适合中国,中国的货币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2011年10月,国家决定建立温州金融试验区,我国资金价格改革正式进入"双轨"运行时期。笔者认为,今天的改革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应该很好地借鉴商品价格"双轨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在改革过程中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过去30年,我国价格改革主要集中在商品和劳务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纪洋 谭语嫣 黄益平
中国经济具有金融双轨制的特点——同时存在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金融市场,且存在价格和数量管制的双重扭曲。价格管制压低正规利率,使资金供不应求,数量管制应对正规市场的失衡,让部分企业优先融资,将其他企业挤到非正规市场。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需考虑双轨特点,既要减少价格扭曲,又要改变数量扭曲。本文构建了双轨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并佐以数值模拟,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不同金融市场具有异质性效果,将提高正规市场的融资成本约3.01—3.69个百分点,降低非正规融资成本约0.85—1.1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纯的价格改革反而会全面推高利率,只有辅以数量改革,才能降低非正规利率,因此要同步推进数量改革与价格改革。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市场 信贷配给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东 王红林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利率双轨制之下: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利率双轨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以存款利率上限为核心的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与价格工具并存的特点,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一个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目标如何通过各种政策工具传导至市场利率,并和信贷总规模一起实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该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价格管制带来的扭曲需要由数量管制来纠正。实证模型结果显示:首先市场利率对基准存款利率调整最敏感,其次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丽 李季刚
利用广义矩估计法(GMM)考察现行双轨制的利率体系下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结合我国的经济数据及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利率平滑特征及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管制利率及市场利率两种体系下的泰勒规则进行检验,结论显示存款利率并未根据通胀及产出的变动加以调整,而市场利率及管制较为放松的贷款利率对产出、通胀以及货币供给均能作出反应,对产出及货币供给的反应显著,但是对通货膨胀反应不足,即依据预期通胀、预期产出及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估计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尚不具备稳定性,当前不宜将泰勒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丽
本文从社会总需求取决于消费及投资需求的宏观经济理论出发,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OLS法对利率管制放松以来我国消费及投资的官定利率及市场利率弹性同时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考察我国双轨制利率体系下消费及投资的利率弹性变化情况,及两种利率对微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古旻
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3月我国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的传导效应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长期关系、对货币政策目标变量影响的显著性以及影响方向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方意 赵胜民
基准利率的选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基于四种利率并结合"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对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选择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利率双轨制背景下,市场化利率还不能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而以存款基准利率为代表的管制利率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对于市场化利率来说,Shibor比回购利率的基准利率属性更强。
关键词:
利率双轨制 基准利率选择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利用中等规模DSGE模型和贝叶斯估计技术,估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自然产出和自然利率水平。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自然利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确认了中国实际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判断,在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快速向利率调控过渡的背景下,可以为中央银行确定政策利率基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自然利率 自然产出 货币政策利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李政军 龚六堂
本文将利率双轨制引入带融资溢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分析了利率双轨制的效率、利率双轨制的改革以及与利率双轨制相配套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利率双轨制的效率不仅与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更取决于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政府应该不断降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扭曲,直到利率双轨制不再有效率时,再一举取消双轨制才是福利损失最小的。在短期,利率双轨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管制利率渠道来传导。溢价比稳态提高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正向反应和溢价比稳态降低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轻微负向反应的相机反应规则,优于单一反应规则。
关键词:
利率双轨制 货币政策 投资的需求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然 王瑞民
基于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价格双轨制经验与"价格闯关"教训的研究,本文认为,不应在房地产全面泡沫化背景下过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构筑坚实的金融微观基础并硬化地方政府与上游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有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实体经济改革亦应同步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