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4)
- 2023(11484)
- 2022(10216)
- 2021(9563)
- 2020(8039)
- 2019(18621)
- 2018(18639)
- 2017(36186)
- 2016(19769)
- 2015(22273)
- 2014(22383)
- 2013(22080)
- 2012(19984)
- 2011(17982)
- 2010(17787)
- 2009(16513)
- 2008(16057)
- 2007(13953)
- 2006(12262)
- 2005(10902)
- 学科
- 济(75647)
- 经济(75529)
- 管理(62168)
- 业(56652)
- 企(48918)
- 企业(48918)
- 方法(35806)
- 数学(30830)
- 数学方法(30482)
- 财(22243)
- 农(19470)
- 中国(19058)
- 制(18579)
- 业经(17693)
- 学(16415)
- 地方(14483)
- 务(14133)
- 财务(14066)
- 财务管理(14038)
- 企业财务(13332)
- 理论(13203)
- 贸(12983)
- 贸易(12977)
- 环境(12805)
- 银(12791)
- 银行(12753)
- 和(12732)
- 体(12700)
- 农业(12622)
- 易(12614)
- 机构
- 大学(281213)
- 学院(278050)
- 管理(113670)
- 济(109189)
- 经济(106716)
- 理学(98840)
- 理学院(97784)
- 管理学(96210)
- 管理学院(95708)
- 研究(90204)
- 中国(66717)
- 京(59552)
- 科学(55409)
- 财(52863)
- 所(44355)
- 财经(42097)
- 农(41366)
- 业大(40995)
- 中心(40633)
- 研究所(40289)
- 江(39810)
- 经(38184)
- 北京(37517)
- 范(35843)
- 师范(35532)
- 院(32864)
- 经济学(32503)
- 州(32320)
- 农业(32270)
- 财经大学(31453)
- 基金
- 项目(193143)
- 科学(152224)
- 研究(142733)
- 基金(140814)
- 家(121591)
- 国家(120610)
- 科学基金(104362)
- 社会(89587)
- 社会科(84881)
- 社会科学(84860)
- 基金项目(75425)
- 省(74936)
- 自然(68019)
- 自然科(66377)
- 自然科学(66364)
- 教育(65258)
- 自然科学基金(65141)
- 划(62912)
- 编号(58431)
- 资助(57801)
- 成果(47671)
- 部(42936)
- 重点(42602)
- 创(40329)
- 发(39927)
- 课题(39797)
- 制(38625)
- 创新(37613)
- 教育部(37188)
- 科研(36756)
- 期刊
- 济(118671)
- 经济(118671)
- 研究(83281)
- 中国(51296)
- 学报(42790)
- 管理(41888)
- 财(40516)
- 科学(39713)
- 农(37663)
- 大学(32834)
- 学学(30821)
- 教育(30722)
- 农业(26066)
- 融(24017)
- 金融(24017)
- 技术(23470)
- 财经(20424)
- 业经(19022)
- 经济研究(18198)
- 经(17226)
- 问题(15333)
- 理论(14755)
- 图书(14566)
- 科技(13893)
- 实践(13639)
- 践(13639)
- 技术经济(12981)
- 现代(12731)
- 业(12647)
- 版(12444)
共检索到40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施康 王红林 王立升
本文在马骏和王红林(2014)的静态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中国的利率传导机制。根据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体的特点,该模型刻画了在银行体系面临诸多制度约束、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央行的政策利率调整如何传导至各个金融市场利率,继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动态过程。模型的模拟结果进一步证实,贷存比限制、对贷款的数量限制、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弱化和扭曲政策利率的传导,削弱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此外,我们将动态模型加以拓展,用来测算经济周期因素所造成的政策利率传导的效率损失。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是,取消贷存比上限、逐步淡出对贷款的数量限制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有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秦惠敏
促进经济增长是利率政策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一国经济体系中利率与产出是否存在确定的联动关系,即利率是否具有产出效应。中外学者对利率的产出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马歇尔认为,利率通过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最终的均衡产出水平,均衡产出等于意愿储蓄和投资的和。~[1]凯恩斯认为,利率通过消费和投资影响产出,但是他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必须要考虑乘数效应。~[2]爱德华·肖认为,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纲 陈金贤
利率问题是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管理领域的敏感问题,利率传导反映了货币政策由现行的直接控制型传导机制向间接控制型传导机制的过渡。利率传导机制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密切相关。本文从利率市场化生成制度因素,即货币冲击因子、利率跨业和业内传导特征、利率对实体经济传导和利率传导的经济波动四个方面分析了利率传导机制,并运用结构性VAR模型,对利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利率传导在不同利率灵敏度产业中的差异。
关键词:
利率传导 金融市场 机制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周成华
今年年初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韧性在投融资增速低迷的背景下愈发受到政策和市场关注。消费端增长乏力、对外贸易面临重重阻碍,更为经济前景罩上一层薄雾,而企业信用违约事件屡发加速了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形成宏观、微观双层次的悲观预期。第二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宇 阮加
次贷危机后,日本持续实施超低利率政策。超低利率首先通过银行间市场传导,随后逐渐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影响消费、投资、本币币值以及货币的流动速度。本文采用VAR模型考察日本超低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产出是超低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传导渠道较窄、传导效率不高;日本超低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明显,且影响具有长期性,对产出、货币流动速度、汇率、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中长期影响相对减缓。
关键词:
日本超低利率 利率传导机制 传导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均衡策略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耀庭 王海洋
该文首先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利率政策影响国际收支的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路径,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利率传导路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率对国际收支传导的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基本有效,利率升高一方面通过直接渠道促进短期资本流入和外债的增加,促进国际收支顺差;另一方面通过间接渠道抑制进口,促进出口,进一步促进国际收支顺差。利率传导的直接和间接渠道分别表现为对国际收支顺差的短期和长期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利率政策 传导机制 国际收支顺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炜 许娜
在全球通胀压力影响下,发达经济体不断加息,与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相较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本文运用2015-2021年月度金融数据,通过M-F模型拓展剖析美联储差异化利率的溢出路径,同时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衡量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下各时间节点与滞后期内美联储加息对全球乃至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联储加息通过利率渠道对我国经济产出造成了一定的滞后冲击,但影响有限;汇率渠道下美国加息对于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资产价格渠道下经济变量的浮动情况与其传导渠道基本相符。基于此,从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健全货币金融市场预警与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起东 吕永华 丁鸣
本文以2008-2011年为样本区间,以浙江绍兴市为例对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利率内部传导较为有效,外部传导相对无效;我国利率传导更多地是通过利差渠道来实现的。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有效性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立平 刘明 申建文
在利率市场化加快背景下,本文尝试构建利率与三驾马车、物价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因素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探究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渐趋下降利率通过信贷渠道促使贷款增加、推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利率对消费有推动作用,但利率的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且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增加消费的不稳定性。人民币汇率升值减轻了国际收支"双失衡",既利于降低经常项目顺差促进进口增长,又防热钱流入控制资本大规模外流起到积极作用。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物价有效,费雪效应存在。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 三驾马车 物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思思 宋吟秋 吕萍 王德卿
本文将利率传导机制细分为两个过程,更加系统地研究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传导情况,这两个过程分别为:(1) 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向市场利率传导的短端传导渠道;(2)通过中期借贷进一步向债券市场等金融资产传导的中长端传导渠道。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及数值模拟,理论上论证了利率传导的长短端机制的有效性,得到短端传导比中长端传导更加有效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15—2019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下利率的长短端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传导均有效,对于结构性货币工具,SLF、MLF的传导也有效,但PSL存在时滞。因此建议中央银行应当适时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思达 陈涛
本文阐述了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的替代性渠道、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并结合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构建了三条渠道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国债利率对贷款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则均存在,两国的信用债利差均不在利率传导中发挥作用。中国债券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效率较低,除了受到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还受到三条传导渠道不畅通的影响。一是信用债发行门槛高、发行效率低,导致替代性渠道不畅;二是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信用评级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导致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不畅;三是银行债券投资以中长期且持有到期为主,导致流动性渠道不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 周学东 李文森
各主要经济体国家中央银行着力推行并致力于发挥政策利率的功能,使其能够有效引导短期利率,并期望短期利率经由金融市场生成中长期利率,进而影响就业、物价、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然而,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的传导常常存在阻滞。因此,考察现阶段我国短长期利率的联动性,预测我国政策利率向长期利率传导的效率,将对我国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模拟我国短长期利率传导效率对政策利率功能发挥的影响,结果显示短长期利率传导效率的提高确实有利于政策利率功能的发挥。进一步的DCC-GARCH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短期利率到长期利率的传导虽然阻滞较大但可控性尚好。最后,本文就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