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4)
2023(10070)
2022(8997)
2021(8669)
2020(7137)
2019(16900)
2018(16855)
2017(33658)
2016(18060)
2015(20345)
2014(20419)
2013(20140)
2012(18335)
2011(16375)
2010(16092)
2009(14723)
2008(14300)
2007(12466)
2006(10929)
2005(9617)
作者
(51353)
(42102)
(42006)
(39941)
(27034)
(20157)
(19158)
(16611)
(16265)
(15176)
(14697)
(14209)
(13413)
(13269)
(13184)
(12916)
(12676)
(12428)
(12105)
(11966)
(10374)
(10316)
(10291)
(9596)
(9536)
(9484)
(9363)
(9337)
(8467)
(8207)
学科
(68670)
经济(68594)
管理(49077)
(46896)
(39736)
企业(39736)
方法(35412)
数学(31019)
数学方法(30717)
(20628)
银行(20481)
(19145)
(18650)
中国(17626)
(16600)
(16560)
业经(14863)
(14464)
(14315)
金融(14314)
地方(13206)
(12647)
贸易(12636)
(12156)
理论(11803)
(11386)
制度(11373)
(11219)
(11167)
财务(11106)
机构
大学(249033)
学院(245723)
管理(102170)
(96860)
经济(94658)
理学(88495)
理学院(87582)
管理学(86130)
管理学院(85703)
研究(78864)
中国(67269)
(53111)
科学(48923)
(44463)
(39882)
(38856)
中心(37931)
业大(36880)
财经(36430)
研究所(35622)
(35533)
北京(33622)
(33249)
农业(31437)
(31046)
师范(30769)
(29778)
经济学(29214)
(28525)
财经大学(27631)
基金
项目(172134)
科学(134907)
研究(125640)
基金(125618)
(108585)
国家(107699)
科学基金(93111)
社会(78090)
社会科(74058)
社会科学(74038)
基金项目(67439)
(66261)
自然(61715)
自然科(60268)
自然科学(60257)
自然科学基金(59167)
教育(57327)
(55928)
资助(52738)
编号(51516)
成果(41031)
(38086)
重点(37608)
(35739)
(35479)
课题(34354)
创新(33266)
科研(33184)
教育部(32901)
大学(32523)
期刊
(100029)
经济(100029)
研究(76420)
中国(44468)
(39043)
金融(39043)
学报(38253)
管理(36062)
科学(35371)
(35055)
(32194)
大学(29010)
学学(27313)
教育(25180)
农业(22516)
技术(20426)
财经(17466)
业经(16113)
经济研究(15809)
理论(15184)
(14590)
实践(14275)
(14275)
图书(13633)
问题(12807)
科技(11940)
技术经济(11853)
现代(11183)
(11111)
商业(10716)
共检索到36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卢盼盼  
本文采用2004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利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提高利率会推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LBIR)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CNPL)有正向冲击,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DBIR)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CNPL)有负向冲击,但综合影响是正向冲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岳蓓蓓  郑循刚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进行Hodrick-Prescott滤波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与不良贷款率波动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而经济增长只是对不良贷款率向下的变动趋势有明显影响,对不良贷款率本身波动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光林  王海军  王雪标  
本文选取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在理论阐述经济波动、产能过剩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互影响的机理上,构建PVAR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产能过剩变动会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来短暂的正向冲击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能持久;产能过剩会给经济波动带来正向冲击效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自身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由此表明,产能过剩和经济波动引致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不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光林  王海军  王雪标  
本文选取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在理论阐述经济波动、产能过剩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互影响的机理上,构建PVAR模型,利用系统GMM估计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产能过剩变动会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来短暂的正向冲击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能持久;产能过剩会给经济波动带来正向冲击效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自身具有正向冲击效应。由此表明,产能过剩和经济波动引致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不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方盈赢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威  赵安平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根据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数据特征,运用Beveridge-Nelson(B-N)趋势周期分解技术,将1990年1季度以来的信贷余额季度数据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和周期成分。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信贷冲击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以及信贷周期、经济周期与总体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了不同于现有文献的研究发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王颖  
该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数据,分析了政府过度干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政府过度干预的直接效应是扭曲金融效率,造成信贷资源低效使用,增大信贷回收风险;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间接效应是引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效益变差,增大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第三,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政府过度干预,有助于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收益,进而对不良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庹明轩  
本文利用同时考虑不良贷款和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利用截尾回归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忽视不良贷款会显著高估银行效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当资本充足率较低时,银行效率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加而提升;但当资本充足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严重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王颖  
该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数据,分析了政府过度干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政府过度干预的直接效应是扭曲金融效率,造成信贷资源低效使用,增大信贷回收风险;第二,政府过度干预的间接效应是引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效益变差,增大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第三,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政府过度干预,有助于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信贷资产的整体收益,进而对不良贷款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芳芳  陈娟  周亚虹  
文章分析了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趋势、成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一些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的爆发而上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除而逐年下降,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则一直处于快速下降的态势;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最微弱,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且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剧烈变动。文章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