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7)
- 2023(9085)
- 2022(7938)
- 2021(7272)
- 2020(6378)
- 2019(15065)
- 2018(14829)
- 2017(30643)
- 2016(16503)
- 2015(18639)
- 2014(18865)
- 2013(19056)
- 2012(18014)
- 2011(16400)
- 2010(16660)
- 2009(15895)
- 2008(16185)
- 2007(14963)
- 2006(13018)
- 2005(12146)
- 学科
- 济(76816)
- 经济(76734)
- 管理(47943)
- 业(47573)
- 方法(38567)
- 企(37204)
- 企业(37204)
- 数学(35160)
- 数学方法(34945)
- 财(22381)
- 中国(21163)
- 农(20612)
- 制(17704)
- 贸(15587)
- 贸易(15579)
- 易(15133)
- 银(15040)
- 银行(15010)
- 行(14297)
- 业经(14179)
- 融(13969)
- 金融(13967)
- 学(13753)
- 务(13523)
- 财务(13506)
- 财务管理(13470)
- 农业(12910)
- 地方(12896)
- 企业财务(12844)
- 体(11310)
- 机构
- 大学(254291)
- 学院(252007)
- 济(114700)
- 经济(112526)
- 管理(97333)
- 研究(84338)
- 理学(83019)
- 理学院(82148)
- 管理学(81022)
- 管理学院(80542)
- 中国(67455)
- 财(56132)
- 京(53010)
- 科学(48515)
- 财经(44728)
- 所(43374)
- 农(42047)
- 经(40557)
- 中心(38837)
- 研究所(38792)
- 江(37623)
- 经济学(37552)
- 业大(35727)
- 经济学院(34357)
- 北京(33941)
- 财经大学(33343)
- 农业(33317)
- 范(30472)
- 师范(30161)
- 院(29578)
- 基金
- 项目(158029)
- 科学(124637)
- 基金(116971)
- 研究(114488)
- 家(101305)
- 国家(100533)
- 科学基金(85742)
- 社会(74831)
- 社会科(71189)
- 社会科学(71162)
- 基金项目(61882)
- 省(60105)
- 自然(54441)
- 自然科(53102)
- 自然科学(53084)
- 教育(52413)
- 自然科学基金(52193)
- 划(50980)
- 资助(48953)
- 编号(45697)
- 成果(37083)
- 部(36993)
- 重点(35663)
- 发(34061)
- 创(32386)
- 教育部(31883)
- 国家社会(31493)
- 课题(30858)
- 人文(30782)
- 科研(30700)
- 期刊
- 济(124312)
- 经济(124312)
- 研究(78337)
- 中国(43752)
- 财(43725)
- 学报(37514)
- 农(36582)
- 科学(34623)
- 管理(33999)
- 融(29911)
- 金融(29911)
- 大学(28184)
- 学学(26763)
- 农业(23911)
- 财经(23534)
- 经济研究(21347)
- 经(20233)
- 技术(20116)
- 业经(20030)
- 教育(19141)
- 问题(17805)
- 贸(15236)
- 技术经济(14118)
- 理论(14067)
- 统计(13642)
- 商业(13596)
- 业(12473)
- 实践(12433)
- 践(12433)
- 国际(12322)
共检索到375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丽鸿 刘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湃
目前 ,我国利率水平几乎没有再度下调的空间。若利率再度下调 ,其负面效应就会凸现出来。因此 ,利率政策的取向应是在保持利率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利率下调 经济效应分析 利率政策取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妙 苗巧刚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增加了储蓄,因而可投资数量增加;二是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它改进了投资质量。利率市场化这两方面的功能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利率改革的成效。本文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质量两方面的分析,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问题是影响我国利率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珊
提高市场可达性,降低商品交易成本,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实现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市场可达性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提高市场可达性可以降低商品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商品供给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直接促进本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同时,提高市场可达性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将间接促进相邻地区消费结构升级,表现出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孙丛海
汇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下,汇率调整对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还不具备单独发挥调节效应的条件。汇率的杠杆作用,有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蓉 张萌旭 李霞
通过对我国1999—2010年期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住房资产价值的上涨从短期来看对消费有正向的刺激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住房资产价值与消费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由于收入—资产市场—消费的传导机制是畅通的,住房价格的高涨所带来的挤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财富效应的发挥。此外,股市资产价值的增长对于住宅资产价值有负向作用。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面板向量 自回归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海燕 化冰 张涛
利率的变动将会对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资金流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股指将受到较大的向下冲击,二级市场的资金也将会有所分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升业 钟毅
利率调整、规模管理与货币政策——规模管理下利率下调的效应分析周升业钟毅1996年5月和8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两次调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在居民存款多达30000多亿元的情况下,存款利率下调自然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种种疑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1...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昌海 张淑芳
落后的产权制度、人治文化传统和落后的信用文化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严重障碍。我国分割的金融市场制约着利率配置资源的效率。利率市场化后,央行金融监管面临严重的挑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配置资源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迎利
本文首先阐述了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各国的现实经济情况,进而分析影响这种传导机制的各种因素;然后就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效应在我国的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具体解释人民币利率、汇率和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对未来我国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进行展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超
本文使用Park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命周期假说 半参数协整 人口年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