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
- 2023(1487)
- 2022(1316)
- 2021(1187)
- 2020(1098)
- 2019(2747)
- 2018(2563)
- 2017(5021)
- 2016(2442)
- 2015(2508)
- 2014(2312)
- 2013(2378)
- 2012(2100)
- 2011(1922)
- 2010(2030)
- 2009(1910)
- 2008(1965)
- 2007(1789)
- 2006(1691)
- 2005(1655)
- 学科
- 济(11772)
- 经济(11758)
- 管理(5363)
- 业(4584)
- 企(4103)
- 企业(4103)
- 方法(4045)
- 数学(3421)
- 数学方法(3328)
- 中国(3082)
- 关系(3034)
- 经济关系(2498)
- 制(2414)
- 财(2398)
- 对外(2384)
- 银(2382)
- 银行(2380)
- 行(2290)
- 外经(2258)
- 对外经济(2245)
- 理论(2162)
- 融(2161)
- 金融(2161)
- 地方(2137)
- 学(2105)
- 农(1919)
- 贸(1910)
- 贸易(1908)
- 易(1840)
- 业经(1665)
- 机构
- 大学(32664)
- 学院(30882)
- 济(14138)
- 经济(13859)
- 研究(12388)
- 管理(10936)
- 中国(10077)
- 理学(9174)
- 理学院(9052)
- 管理学(8751)
- 管理学院(8678)
- 财(7390)
- 京(7293)
- 科学(6315)
- 所(6009)
- 财经(5539)
- 中心(5521)
- 研究所(5305)
- 经(5073)
- 江(4990)
- 北京(4876)
- 经济学(4564)
- 范(4454)
- 院(4422)
- 师范(4420)
- 农(4280)
- 财经大学(4180)
- 州(4040)
- 经济学院(4034)
- 师范大学(3704)
共检索到54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红地
2019年8月17日,中央银行发布"2019第15号公告"。公告称,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宣布改革LPR形成机制,利率并轨改革最终落地。我国的LPR形成机制最终采用了"美国模式",即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但与"美国模式"不同,我国LPR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基础上的加点幅度可以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但我们认为利率改革"双轨合一"并非简单的"合一",其中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
形成机制 公开市场操作 浮动利率贷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远
在2019年中央银行工作会议上,我国中央银行明确提出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目的是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多年,推动利率"双轨"合二为一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后一个关卡,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关键的一个步骤。
关键词:
双轨制 银行间市场 货币乘数 加快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海瑞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全面突破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要素价格开放的重要体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沿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原则和"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思路稳步推进,在逐步放开利率管制、持续培育市场利率体系、不断完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希 陈轩
多年来,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尽管目前已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但仍维持着贷款基准利率,形成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局面。"利率双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下简称LPR)形成机制,旨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此次改革也是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征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伟力 陈地龙 陈怡婷 汪玲 谢鹏
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必要性以及构建"双轨合一"创新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从报考条件、轮转时间、临床考核、学位授予等方面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连飞
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情况的DSGE模型,研究在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过程中,宏观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在取消利率管制后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利率并轨时,宽松的贷款价值比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激励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发放贷款,但存款利率降低相对较少,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款管制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发生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加剧社会福利损失;面对贷款价值比冲击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利率并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利率双轨 利率并轨 两轨合一轨 双支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两税合一”。毫无疑问,企业所得税法对国内企业是个很大的利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锐
中国与西方都有讲天人合一的传统,以天人合一为中国特有的思想恐难成立。余英时从轴心时代的文明突破来讲中国独特的内向的天人合一,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如果要研究中国的天人合一之说,应该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对此,张岱年曾指出天人合一有两种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结合近来出土的简帛材料和有关传世文献,可以发现张岱年的说法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天人相通和天人相类共有的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儒学大讲天人感应的灾异学说,将宇宙论和人事相结合,其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子思《中庸》的圣人"赞天地之化育",另一个方向则是将人世伦理说为天之规则。这两种说法都有更早的思想来源,且都有修养方法。诸子百家说天人合一,有不同的"合",或合于圣人君子,或把人伦合于天常,或合于天道而非人道,或合于天而非人,乃至非圣人。而即使讲天人之分的荀子,也在讲天人合一于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浩
知行合一乃是一种广受推崇和倡导的理想境界。但对其具体的解读与践行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国际主流管理学研究社区知识与学习的相关文献的启发,本文对知行合一在现象与实质两个维度上进行了定义,论证了知行合一作为一种悖论所充满的矛盾与张力,并提出了对知行合一进行进一步学术研究所必须聚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鉴于人的有限理性在学习、思考、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真实表现,本文认为知行合一通常既不可能亦无必要。在学徒时认真学习并构建持续学习能力,在出师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增进学习能力并在行动中进行思考与即兴发挥,此乃各类管理决策者所应表现的常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在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海尔集团公司《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荣获第十八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海尔的管理创新实践受到关注。专家们认为,海尔这一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具有时代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在企业管理的潮流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导向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山东省平邑聋校课题组
近十年 ,我们对“特普合一”的教育形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试图通过这一教育策略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更好的为两类学生服务 ,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
特普合一 耳聋学生 普通学生 健康 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雅楠
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出击,通过对"品"的有效宣传,即时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实现向"效"的转化。一、品效能否合一什么叫品效合一?品效合一就是企业在做营销的时候,既要听到品牌的声量,又要看到效果的销量,产品要带动品牌声量的提升,同时品牌推广本身也要有销量增长。但品效合一之所以会引起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方看待它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很多人看来,品牌和产品本身就是对立的两个面,一般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进行传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重光
土地证、房产证合一的前提是机构合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重光房地产登记发证是房地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作了明确规定,确立了“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并根据管理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