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7)
2023(8517)
2022(6295)
2021(5763)
2020(4324)
2019(9847)
2018(9705)
2017(18322)
2016(10144)
2015(11603)
2014(11680)
2013(11247)
2012(10504)
2011(9533)
2010(10189)
2009(9988)
2008(9006)
2007(8081)
2006(7400)
2005(7211)
作者
(31923)
(26421)
(26340)
(25073)
(17115)
(12687)
(11927)
(10396)
(10159)
(9632)
(9070)
(9070)
(8704)
(8677)
(8615)
(8482)
(7866)
(7851)
(7714)
(7537)
(6711)
(6703)
(6505)
(6336)
(6040)
(5933)
(5899)
(5834)
(5627)
(5322)
学科
(43883)
经济(43825)
管理(26944)
(25263)
(20807)
企业(20807)
方法(16625)
中国(14634)
数学(13340)
数学方法(13189)
(12644)
业经(11260)
(11156)
理论(10249)
(9517)
金融(9517)
(9487)
(9353)
(8283)
银行(8256)
农业(8119)
(7974)
地方(7460)
(7138)
贸易(7129)
(6986)
(6857)
(6854)
教育(6329)
(6268)
机构
大学(154213)
学院(151530)
(62074)
经济(60684)
研究(57402)
管理(52245)
中国(45104)
理学(43750)
理学院(43252)
管理学(42348)
管理学院(42100)
科学(34361)
(33828)
(30367)
(29949)
(28258)
研究所(26913)
中心(25464)
(24551)
财经(23622)
农业(22325)
业大(22211)
北京(21745)
(21560)
(20739)
(20677)
经济学(20382)
师范(20349)
(19577)
经济学院(18121)
基金
项目(95988)
科学(74579)
研究(69660)
基金(69031)
(61782)
国家(61266)
科学基金(51179)
社会(43547)
社会科(41050)
社会科学(41036)
(36490)
基金项目(34750)
教育(33361)
自然(32714)
自然科(31934)
自然科学(31920)
(31636)
自然科学基金(31391)
资助(28591)
编号(28046)
成果(24079)
重点(22724)
(21316)
课题(20905)
(20730)
(19663)
国家社会(18590)
创新(18379)
教育部(18266)
大学(18221)
期刊
(73945)
经济(73945)
研究(50164)
中国(35804)
学报(27449)
(26726)
科学(24652)
(23638)
管理(22648)
教育(22034)
大学(20930)
学学(19518)
(19057)
金融(19057)
农业(17860)
技术(13733)
财经(13182)
经济研究(12183)
(11500)
业经(10810)
(9990)
问题(9858)
(8161)
(8036)
国际(7906)
世界(7676)
图书(7645)
理论(7233)
业大(7041)
现代(6979)
共检索到244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济广  
金融深化理论关于市场化较高利率能够动员储蓄、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促进信贷公正的观点,在理论逻辑上是错误的,也没有得到实践的证明。信用货币时代不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率完全市场化和间接调控下的利率市场化都不能提高信贷市场效率和货币政策调控效率,反而可能增加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干扰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可以通过抑制投资来优化投资与消费结构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利率管制的历史绩效显著强于利率自由化。市场经济应实行有管控的市场利率与市场制约下的法定利率相结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威  
本文首先引入市场化条件下利函数的两种构造法 ,即纯因素构造法和宏观经济均衡构造法 ,并着重运用宏观经济均衡构造法分别考察利率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条件下 ,利率对其他经济变量行为的影响 ,从而演绎在一定条件下 ,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其他经济变量恢复均衡。其次探讨了调整利率结构的理论依据 ,并指出利率市场化之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的核心是优化利率结构。最后重点讨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所应坚持的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赵天荣  
本文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分析框架阐述了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分解出实际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投资效率和规模两种影响效应,并通过实证检验模型得出实际贷款利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冲击效应不显著。提出实施存款利率管制下的贷款利率市场化策略既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能通过激活市场机制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引领中国经济平稳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天荣  李成  
基于金融深化理论为分析框架来阐述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分解出实际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投资效率和规模两种影响效应,并通过实证检验模型得出实际贷款利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冲击效应不显著。由此,实施存款利率管制下的贷款利率市场化策略既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能通过激活市场机制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引领中国经济平稳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素芳  姚枝仲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1973年麦金农(1993,中译本)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的实际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与理论相比,经济金融的实践更加复杂更加丰富。西方关于实际利率为负的负面效应认识,与实践活动相比有着太多的偏差近年来,"负利率"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热议。在经济金融运行中,"负利率"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名义利率为正,但物价上涨幅度超过了名义利率,结果是实际利率为负;二是名义利率为负,但物价下行幅度超过了名义利率,结果是实际利率为正;三是名义利率为负,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世伟  赵保国  
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积极寻求有关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并科学借鉴已实施利率市场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于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实施思路以及客观分析当前所需外部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和方案已经基本明晰的前提下,当务之急是积极创造条件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防范和化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蕴藏的各种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尤佳  陈若芳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之路经历了从“效仿欧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自力更生”再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的历史演进过程,实现了对“以殖民掠夺为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张手段”的西式现代化、通过“非暴力”谈判方式取得政治独立和依附发展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并在发展推进中形成了以生产方式现代化为内核,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分配、物质生产和思想意识发展的独有理论内涵。未来现代化实践中,应以史为鉴、以理为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坚持以创新、绿色发展谋和谐,以协调、共享发展谋共富,以创新、开放发展谋和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  
在我国正确地选择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一种泛市场化的思潮也随之而起, 有时甚至相当流行,许多人包括不少官员也为之惑为之鼓甚而为之大开其道。昕渭泛市场化,就是把市场关系引入到不应当引入的领域。在泛市场化论者眼中,“公共”二字黯然失色了,他们恨不得将人们所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志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一种决定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特殊资源,只有在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才能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现代金融制度下,从根本上说,资金是由政府垄断供应的,这就要求政府在制订资金价格时,必须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我国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已为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必要的前提准备,应当分步骤地逐步实施利率市场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运舒  胡琪  
文章从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的视角,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资本市场发展数据为样本,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基本养老金能否进行入市投资寻求证据支撑,实证表明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结果支持我国基本养老金进行市场化投资。同时,运用资产组合原理,模拟成熟市场中的风险环境,通过测算得出,我国基本养老金入市投资承受与美国养老金投资相当的风险,其资产组合中股票配置的比例应控制在30%以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方卓  
促进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方案的供给质量。为使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文本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探究数字基础设施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机理,分析政策驱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实践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历了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推动局部端数字化、技术升级和融合发展推动平台数字化、要素市场配置畅通化推动生态系统数字化3个阶段。理论逻辑层面,数字基础设施政策通过解决技术投入市场失灵和要素配置市场失灵问题,激发企业数字化创新动能、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基于政策投入与企业需求的演进逻辑,以及政策驱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强化多层次平台支撑、推进政策均衡投入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基于不同的研究层次及其目的,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研究思维:一是功能性的,它强调对经济现象的存在表现以及现象之间功能性联系的分析;二是因果性的,它强调对经济现象内在或背后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因果性机理的探究。尽管因果性分析曾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特色,但现代主流经济学却越来越偏重于功能性分析,并日益畸化为形式主义;它在伦理实证主义思维的支配下,不但为现实社会制度提供合理化解释,而且还往往会得出反人类道德的政策结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和生  
法治是维护高考制度正义性与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法治是高考走向多元主体共治的根本手段和必然途径。高考改革应将法治贯穿于改革设计、实施的全过程。
关键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文   叶蕾  
中国式现代化为数字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也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力量。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揭示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数据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优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更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平台经济竞争的垄断性、数实融合的结构性失衡、数字鸿沟引起财富分配的极化效应等仍是阻碍当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需要突破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其次重点加强平台经济反垄断治理,着力化解数字财富分配的极化效应,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