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6)
- 2023(15994)
- 2022(13093)
- 2021(11925)
- 2020(10276)
- 2019(23662)
- 2018(23687)
- 2017(45902)
- 2016(24838)
- 2015(28554)
- 2014(28579)
- 2013(28077)
- 2012(25527)
- 2011(23000)
- 2010(23663)
- 2009(22775)
- 2008(22133)
- 2007(20111)
- 2006(17812)
- 2005(16463)
- 学科
- 济(102998)
- 经济(102869)
- 管理(74881)
- 业(73211)
- 企(61435)
- 企业(61435)
- 方法(47270)
- 数学(41985)
- 数学方法(41319)
- 中国(33355)
- 财(31723)
- 融(30217)
- 金融(30213)
- 银(28703)
- 银行(28664)
- 农(28427)
- 行(27514)
- 制(26673)
- 业经(23773)
- 务(20950)
- 财务(20884)
- 财务管理(20835)
- 地方(20355)
- 企业财务(19876)
- 学(19688)
- 农业(18863)
- 贸(18433)
- 贸易(18417)
- 易(17929)
- 体(17724)
- 机构
- 大学(359376)
- 学院(357886)
- 济(149679)
- 经济(146462)
- 管理(135035)
- 研究(118924)
- 理学(115463)
- 理学院(114261)
- 管理学(112050)
- 管理学院(111402)
- 中国(97358)
- 京(75413)
- 财(73848)
- 科学(70402)
- 所(60462)
- 农(58688)
- 财经(57762)
- 中心(56644)
- 江(55047)
- 研究所(54379)
- 经(52237)
- 业大(51042)
- 北京(47787)
- 经济学(47673)
- 农业(45953)
- 范(45530)
- 师范(45054)
- 州(43959)
- 经济学院(43028)
- 财经大学(42904)
- 基金
- 项目(231193)
- 科学(181872)
- 研究(169220)
- 基金(168128)
- 家(145408)
- 国家(144243)
- 科学基金(123907)
- 社会(108526)
- 社会科(102905)
- 社会科学(102875)
- 省(90631)
- 基金项目(87742)
- 教育(79392)
- 自然(78747)
- 自然科(76937)
- 自然科学(76919)
- 划(75786)
- 自然科学基金(75548)
- 资助(70238)
- 编号(69137)
- 成果(57734)
- 重点(52552)
- 部(51783)
- 发(49114)
- 创(48264)
- 课题(48065)
- 制(45343)
- 创新(45253)
- 国家社会(45076)
- 教育部(44865)
- 期刊
- 济(164055)
- 经济(164055)
- 研究(107892)
- 中国(73339)
- 财(60178)
- 农(54759)
- 学报(54580)
- 管理(50162)
- 科学(49768)
- 融(48658)
- 金融(48658)
- 大学(42395)
- 学学(39783)
- 教育(39153)
- 农业(35650)
- 技术(31539)
- 财经(29626)
- 经济研究(26867)
- 业经(25920)
- 经(25359)
- 问题(21700)
- 业(19184)
- 统计(18610)
- 技术经济(17763)
- 理论(17470)
- 贸(17264)
- 版(17245)
- 策(17042)
- 财会(15945)
- 商业(15679)
共检索到54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连波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金融化资本积累模式。对于其形成机制,现有的经济停滞-金融膨胀因果推论解释被指责为过于简单化,而基于"行为"的分析思路需要具体阐释行为转变背后的动因。本文结合非金融企业利润率动态、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和国际货币体系等因素,分析了其实现机制。作为多因素危机论的利润率下降理论不仅能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提供解释,也设定了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和企业行为转变的经济背景。对美国非金融企业利润率的测算表明,利润率下降危机发生后美国实体经济利润率长期未得到有效恢复;在此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兴起,推动了金融监管的放松,并通过股东价值运动改变了企业行为,为金融化提供了制度...
关键词:
金融化 利润率下降 新自由主义 美元霸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新自由主义输出的结构性改革方案以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为核心,国际垄断资本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结构性改革计划以服务于自身资本积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所推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为跨国剥削体系,其跨国资本循环的作用机制体现为跨国生产过程与跨国流通过程。其中,跨国生产过程以建立跨国剥削体系为前提而表现出剥削性质,跨国流通过程则以形成世界市场为前提而表现出掠夺性质。跨国剥削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均以结构性改革为重要前提。由此,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制在跨国资本循环与跨国资本积累中具有核心作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郝芮琳 黄宝竹
金融化反映了信用货币体系下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相背离的趋势,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信贷扩张与实体经济增长背离和实体利润越来越多地分配至金融机构。基于马克思主义信用、就业理论的分析表明,在就业总量上,金融化会抑制现实资本积累,导致可变资本规模收缩并且单位可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就业整体下滑。在就业结构上,金融化带来的金融资本积累使金融业就业经历了从扩张到饱和与高技能化的过程,实体行业则由于现实资本积累的停滞而劳动力需求大幅缩减,同时,其行业工资由于劳动者的激烈竞争而下降,大量高技能人才流向金融业;在实体行业中,新兴行业在金融资本的估值逻辑下受影响较小,传统行业就业则下滑较为严重;金融化对私营企业就业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基于2008—2021年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上述分析。当前的稳就业政策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金融资本与现实资本共同积累,着力稳定传统行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以弱化前期的负向影响,防范高技能劳动力“脱实向虚”。
关键词:
金融化 马克思主义 资本积累 就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凤义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集体转向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90年代,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瑞典模式几乎同时爆发了金融危机。美国模式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了短暂调整后,又重蹈覆辙;日本模式则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与日本模式之间摇摆不定,其结果导致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瑞典模式则在坚持自身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弱化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迅速走出危机,走向持续发展。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模式的终结,可以预见,无论是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还是瑞典模式,都将在坚持自身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向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均衡发展的方向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策划
互联网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端在时间上大体相同,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性、开放性和虚拟性为经济金融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产业资本统一运动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生产资本比例相对减小,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比例相对增加;同时货币资本从从属于生产资本转变为主导并支配生产资本,使金融部门超越实体部门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在资本积累上表现出金融功能异化、产业资本金融化和工人工资资本化等趋势,并导致资本积累方式的金融化,即从"在生产领域榨取工人剩余价值"向"在金融领域剥削产业资本家和工人"转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是资本利用新技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结果,虽然能增强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但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平
文章建立了包含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持有、债务水平以及股东价值导向在内的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资本积累效应模型,并利用2009-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变量对企业资本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水平和股东价值导向对资本积累没有显著影响,但企业房地产持有水平和负债比重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显著为负。据此,应继续着力破解房地产虚拟资本化难题,扭转企业投资房地产对资本积累的负面作用,同时深入推进企业去杠杆攻坚战,实现企业债务融资对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化 脱实向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联瑞 陈志辉
本文重点讨论微观条件下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实现机制 ,提出企业家学习是企业家人力资本持续动态推进的微观实现机制 ,具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学习行为 :( 1)来源于教育系统中的知识资源 ;( 2 )内含于企业经营中的经验积累 ;( 3 )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作者同时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企业家成长的案例 ,总结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学习的几种现实模式。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小芝
当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着霸权稳定论和多边主义思想的争论。本文采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霸权治理和多边主义治理模式下,全球金融体系的整体成本和收益及成本收益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结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在金融全球化的初级阶段,霸权治理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的收益较高,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边主义治理将逐渐趋于一个正的极限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松明
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新金融霸权主义在以美元等国别货币为世界货币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大背景下得以确立。本文分析了新金融霸权主义形成的条件 ,以及新金融霸权主义的基本表现 ,从而得出结论 :新金融霸权主义是不可能持续的 ,中心的稳定意味着外围的不断蚀空 ,但中心不可能脱离外围而存在
关键词:
新金融霸权 金融资本 全球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运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利润率下降和经济周期等经济学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或相互结合,或批判性的继承,采用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方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关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利润率下降研究的理论成果,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模型对经济周期的解释,综述了西方学者从熊彼特主义、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解释。
关键词:
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 利润率下降 经济周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冬林 田广辉
伴随经济的平台化发展,数据作为记录人们平台活动信息的载体,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使其资本化成为可能。数据的资本占有与数据的商品化过程依然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运动规律。依据用户平台活动是否具有劳动本性,由用户平台活动痕迹信息数字化而来的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价值构成,进而由原始数据得到的衍生数据价值构成也有所区别。在数据商品化进而资本化的过程中,数据资本积累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数据的攫取与控制成为数据资本积累的前提、数字平台成为数据资本积累的关键中介、数据资本无序扩张成为数据资本积累的加速器以及数据垄断资本成为数据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太洋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着双向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运用STR模型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一定的惯性效应,城镇化水平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非线性影响。当城镇化水平上升幅度超过4.2%时,城镇化水平的变动对人力资本积累就会产生影响。城镇化水平变动dlnur大于位置参数0.0413时,城镇化水平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非线性影响,当前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增加1%,就会在本期产生2.75315的人力资本边际效应。因此,推进我国城镇化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征涛 刘勇 王一波 陈德绩
试图从资本积累的新视角来分析郊区化产生的动力机制,即郊区化土地"融资"满足资本积累要求;土地"溢出"加速郊区化进度;土地"补贴"吸引产业投入。研究发现,我国与西方郊区化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一,它反映了资本缺乏和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土地"融资"行为,其二,强化郊区化空间生产,同时注重产业的增长。最后,分析了推动郊区化的具体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空间特征和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金融化是与货币化、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相联系的一种经济现象,伴随金融化的发展,人们日益以货币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形式进行资本和收入的占有与积累。与金融化发展相适应,产业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逐渐为金融资本主导的积累模式所取代,这对宏观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过度金融化导致的金融资本的过度积累,不仅造成积累过程的断层和矛盾的累积,而且造成发展的陷阱,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警惕金融化和金融资本积累造成的陷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