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4)
- 2023(11439)
- 2022(9268)
- 2021(8555)
- 2020(7221)
- 2019(16430)
- 2018(16203)
- 2017(31795)
- 2016(16849)
- 2015(18272)
- 2014(18159)
- 2013(17769)
- 2012(16030)
- 2011(14090)
- 2010(14906)
- 2009(14719)
- 2008(14522)
- 2007(13020)
- 2006(12108)
- 2005(11319)
- 学科
- 业(83165)
- 企(77230)
- 企业(77230)
- 济(73684)
- 经济(73592)
- 管理(67000)
- 财(30326)
- 方法(29261)
- 业经(28554)
- 融(27670)
- 金融(27670)
- 银(25473)
- 银行(25473)
- 农(25400)
- 行(24664)
- 中国(23908)
- 务(22539)
- 财务(22514)
- 财务管理(22487)
- 制(22470)
- 数学(21617)
- 数学方法(21432)
- 企业财务(21423)
- 农业(18601)
- 策(17931)
- 技术(16490)
- 体(16267)
- 理论(14981)
- 体制(14475)
- 地方(13813)
- 机构
- 学院(235438)
- 大学(226829)
- 济(109245)
- 经济(107245)
- 管理(97817)
- 理学(82183)
- 理学院(81556)
- 管理学(80784)
- 管理学院(80322)
- 研究(72601)
- 中国(67356)
- 财(58210)
- 京(45990)
- 财经(43743)
- 经(39564)
- 江(37891)
- 科学(35950)
- 中心(35312)
- 所(34905)
- 经济学(32982)
- 农(32916)
- 财经大学(32027)
- 研究所(30263)
- 州(30105)
- 经济学院(29748)
- 北京(29471)
- 商学(29088)
- 商学院(28828)
- 融(26970)
- 银(26908)
- 基金
- 项目(139201)
- 科学(112683)
- 研究(110550)
- 基金(102246)
- 家(84573)
- 国家(83649)
- 科学基金(75426)
- 社会(72558)
- 社会科(69059)
- 社会科学(69043)
- 省(55157)
- 基金项目(52919)
- 教育(49956)
- 自然(45662)
- 编号(45486)
- 自然科(44596)
- 自然科学(44587)
- 自然科学基金(43880)
- 划(43861)
- 资助(42141)
- 成果(37037)
- 业(33015)
- 创(32991)
- 部(31635)
- 课题(31178)
- 发(30832)
- 制(30647)
- 重点(30526)
- 性(30335)
- 创新(29831)
- 期刊
- 济(130440)
- 经济(130440)
- 研究(78396)
- 财(50399)
- 中国(48661)
- 融(43676)
- 金融(43676)
- 管理(43403)
- 农(32027)
- 科学(24874)
- 技术(22851)
- 财经(22836)
- 教育(22792)
- 业经(22767)
- 学报(21812)
- 农业(20813)
- 经济研究(20574)
- 经(19723)
- 大学(19029)
- 学学(18110)
- 问题(16044)
- 技术经济(14435)
- 财会(14425)
- 贸(14081)
- 国际(13532)
- 现代(13095)
- 业(12835)
- 世界(12503)
- 会计(11820)
- 经济管理(11772)
共检索到382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楠 黄孜妍 董青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一定的“脱实向虚”趋势,对企业的风险管控与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以2003—2019年中国A股中央企业控股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了国有资本管理改革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企业利润上缴政策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且主要表现为对投机性金融资产的抑制;(2)随着上缴比例的不断调高,政策效果愈发明显;(3)当企业资源丰富、行业盈利能力较弱以及高管业绩偏好较高时,政策效果受到一定削弱;(4)政策实施降低了金融资产中的“投机”成分,进而缓解了企业经营风险。本文从宏观政策角度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丰富了国有资本管理改革政策经济后果的研究。本文的结论对于完善国有资本管理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和淑绵
《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还规定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尽管如此,在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上依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上。概括地说,分类差异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的资产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不同的分类将影响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例;二是影响企业的财务比率分析,如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三是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股东权益。例:A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得B公司债券,该债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面值1 000万元,期限5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永琦 张浩琳 倪娟
货币政策能够对实体企业投融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了引入货币政策和数字金融因素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利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货币政策影响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动机的异质性及数字金融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预防性储蓄”和“投资替代”是中国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重要动机。不同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动机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融资约束较小企业会表现出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增加金融资产投资,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预防性储蓄”动机不明显,更倾向于增加经营资产投资;紧缩货币政策影响下不同融资约束企业“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表现则相反。无论是在宽松还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下,“投资替代”都较为明显,但紧缩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增强该动机。数字金融强化了不同货币政策对“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使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以及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在紧缩货币政策影响下进一步增加金融资产投资。但数字金融只是强化了宽松货币政策对“投资替代”动机的影响,却抑制了紧缩货币政策对该动机的影响。本文研究为提高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胜强 肖梦珍 黄琳芮
文章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R&D投资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相关,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会加大R&D投资;金融资产配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R&D投资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东中部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R&D投资的相关研究,同时为我国企业坚持创新发展道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洋冬
以高企资质认定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讨论了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动态效果与微观机理。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并且随着企业认定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效果也不断增强;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与政策环境;高企资质认定政策实施仅仅弱化了企业预防储备动机,对企业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约束作用不显著。研究还发现,资质认定型产业政策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以及信贷支持三种机制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寿福 叶永卫 陈晶萍
扭转“脱实向虚”格局的重要前提是厘清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形成逻辑。区别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特征的传统研究视角,立足于股票流动性这一独特视角,利用2007—2019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系统考察资本市场压力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而且该效应在金融资产投资相对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凸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通过提升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性和降低长期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强化了经理人对短期业绩或股价的关注,继而推动了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金融资产投资 管理层短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翰岫 李湛
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金融资产的涵义、分类和作用,并讨论了企业金融风险的涵义特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企业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涵义、企业金融风险的识别、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目标、程序与方法,最后给出了风险管理的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放
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持续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05~201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系数、企业广义金融资产配置和狭义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提升新增投资预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比较不同行业类别样本企业的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发展仅对制造业企业存在显著性影响,金融资产配置仅对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综合类企业存在显著性影响。由此拓展了金融发展、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视野,对于促进我国企业适应金融发展形势、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审慎进行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海琼
以"汇金模式"为主体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对政府如何在国有金融机构行使所有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汇金模式"面临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快研究如何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模式,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未来应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相对集中行使国家所有权职能,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职能与出资人职能相互独立,打造专业化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出资人平台,提高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透明度。
关键词:
国有金融资产 金融体制改革 政府作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海琼
以"汇金模式"为主体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对政府如何在国有金融机构行使所有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汇金模式"面临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快研究如何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模式,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未来应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相对集中行使国家所有权职能,进一步推动政府公共职能与出资人职能相互独立,打造专业化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出资人平台,提高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透明度。
关键词:
国有金融资产 金融体制改革 政府作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窦炜 赵蕾 马莉莉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了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区分金融资产类别后研究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显性金融资产规模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与隐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度越大时,政府审计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干预缩减了地方国有企业显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且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一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娜 白雅馨
采用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市场化改革速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速度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转型攻关期,提高市场化改革速度会增加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而当改革速度到达某一临界值时,提高改革速度会降低金融资产的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和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制度环境变迁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同时对于不同产权性质、地区和行业的企业如何在不同的市场化改革速度下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引导金融资产投资回归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速度 金融资产配置 异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诗华
本文分析了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和业绩后果,分析了2007-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比例变动与其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制造业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占资产比例与其剔除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占资产比例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会在证券市场进行长短期的资金运作来博取投资收益,而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越高,对公司的主营业务的业绩影响越大,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金融资产 业绩后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阮睿 沈吉
现有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通常将不确定性当作一种宏观冲击,没有测度和区分不同企业的政策不确定性感受差异。本文使用文本挖掘方法,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提取信息,构建衡量企业对政策不确定性感知程度的指标,并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实业投资和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计量分析表明,感知到政策不确定性升高的企业会减少实业投资并增加金融资产配置,且上述结果主要受民营企业样本驱动。渠道分析表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会提高财务成本,抑制管理层激励,从而降低投资支出;对于金融投资相对实业投资收益风险比更高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数量随不确定性感知指标升高而增加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不确定性感知对当前稳投资、稳预期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关键词:
企业不确定性感知 企业投资 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愈博 舒鑫 于博
文章以2012~2017年我国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预防性动机、资本逐利动机、风险分散动机的视角,运用处理效应模型与DID模型考察了创始人CFO对金融资产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创始人CFO比普通CFO对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偏好更低,对风险性金融资产和战略性金融资产的持有偏好更高,即创始人CFO具有更低的预防性偏好以及更高的逐利偏好与风险分散偏好。进一步分析发现,低预防性投资偏好仅在调整成本较低时显著,这说明CFO的投资偏好受到资产调整成本的影响;高逐利偏好只在投资机会较低的企业中存在,表明这类企业为了维系长久发展不得已进行多元化投资;高风险分散偏好在创新能力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表明这类企业的战略性金融资产配置更多是创新不足时为规避主营业务发展风险而采取的应对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