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4)
- 2023(8994)
- 2022(7607)
- 2021(6966)
- 2020(6147)
- 2019(14313)
- 2018(14030)
- 2017(27566)
- 2016(14960)
- 2015(16955)
- 2014(17265)
- 2013(17367)
- 2012(16450)
- 2011(15039)
- 2010(15719)
- 2009(15677)
- 2008(14971)
- 2007(14040)
- 2006(12315)
- 2005(11468)
- 学科
- 济(65525)
- 经济(65456)
- 业(42599)
- 管理(41206)
- 企(35741)
- 企业(35741)
- 方法(30532)
- 融(27639)
- 金融(27636)
- 数学(25856)
- 数学方法(25633)
- 银(25305)
- 银行(25284)
- 行(24401)
- 中国(23569)
- 财(19584)
- 农(17245)
- 制(16393)
- 学(15475)
- 业经(14483)
- 地方(14283)
- 理论(13177)
- 务(12915)
- 财务(12884)
- 财务管理(12851)
- 贸(12836)
- 贸易(12827)
- 易(12448)
- 企业财务(12272)
- 农业(11838)
- 机构
- 大学(228843)
- 学院(225579)
- 济(95226)
- 经济(93066)
- 管理(82104)
- 研究(74806)
- 理学(69248)
- 理学院(68447)
- 管理学(67334)
- 管理学院(66902)
- 中国(66038)
- 财(48188)
- 京(47870)
- 科学(44260)
- 所(38681)
- 财经(38059)
- 农(38001)
- 中心(37328)
- 江(35634)
- 研究所(34793)
- 经(34260)
- 经济学(31390)
- 业大(31178)
- 范(30648)
- 北京(30446)
- 师范(30376)
- 农业(29879)
- 州(29242)
- 经济学院(28432)
- 财经大学(28180)
- 基金
- 项目(136882)
- 科学(106598)
- 研究(102346)
- 基金(98531)
- 家(84334)
- 国家(83586)
- 科学基金(70782)
- 社会(64715)
- 社会科(61320)
- 社会科学(61298)
- 省(53453)
- 基金项目(51608)
- 教育(47478)
- 划(44970)
- 自然(43577)
- 编号(42804)
- 自然科(42519)
- 自然科学(42505)
- 自然科学基金(41771)
- 资助(40950)
- 成果(36857)
- 重点(31331)
- 部(31183)
- 发(29926)
- 课题(29340)
- 创(28418)
- 性(27261)
- 教育部(27024)
- 创新(26551)
- 国家社会(26339)
共检索到350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正勇 戴泽伟
从三种不同的价值学说视角阐释利息的本质,其优缺点互见。应从现实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利息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增加社会福利和积累社会财富。其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两种机制———信息传递和激励。信息传递有利于传递出产业资本拥有者资金稀缺性方面的信息,进而引导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利息的激励主要是能够使那些具有资本但是缺乏财富创造能力的个体参与到使得两者在合作中都能够受益的契约中来。利息的这两种机制,将有助于促进社会资金的周转效率,进而促进整体社会财富的有效增长。这种认识,有助于厘清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利息的种种误解、偏见,并对民间融资的合理性以及高利贷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利息 激励机制 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军 杨戈 李睿
我国银行业与实体部门盈利水平的背离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广泛关注。本文在存贷利差是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假设框架内,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论证了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收益界限的贷款利率具有合理性,而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储户收益界限的存款利率具有非合理性,即通货膨胀条件下,贷款利率随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及时调整,而存款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具有粘性,结果使银行的存贷利差加宽,是银行高利润的形成渊源。由此证明了银行高利润并非源于侵害实体经济利益、而是源于侵害居民储户利益的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课题组
民间融资作为企业补充现金流的一种渠道,客观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正常的民间融资对经济发展以及大量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随着民间融资的过度泛滥,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准确测算企业现金流、负债等信息,容易产生误判,潜伏风险;同时对企业自身而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建文 王立平
银行信贷资金营运中出现了典型的长贷短存现象,已成为理论界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笔者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与银行总体目标函数统一,长贷短存是政府与银行间激励约束相容的委托代理良性机制在资金运作中的客观表现形式,具有合理性,根本上引发系统流动性风险较小,并提出继续推进银行改革以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长贷短存 合理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继红
隐性高利贷是民间融资中显性高利贷的转化形式,在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职业化民间融资中已成为一种"通用"形式。本文阐述了民间融资中隐性高利贷的性质及类型,并在探讨隐性高利贷产生的经济社会危害之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一、民间融资中隐性高利贷的性质与类型隐性高利贷是指以合法正常利率的外在形式掩盖非法高利率的高利借贷行为。这种形式上合法而实质上非法的高利贷,是作为民间融资的扭曲形态衍生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在民间融资中单一或连
关键词:
民间融资 隐性高利贷 温州指数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晓波 郝洪斌
我国民间高利贷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包括:金融双轨制、过山车式的财政政策、普遍的暴利预期、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益链条及过度投机活动等。高利贷长久以来一直以负面形象出现,需要辩证分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为化解民间借贷"高利贷化"之困,既要区别对待民间高利贷现象,又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如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与自律机制等。
关键词:
高利贷 民间借贷 利率 金融秩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强
信息(information)和讯息(message)是传播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传播学的引进过程中,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梳理,给传播学的认知带来很多困惑。本文把这两个概念放置在传播领域内,深入分析和阐释信息的领域和维度,信息的属性和意义以及信息与讯息的差别及其理论意义,为传播学基础理论提供一种解释和参照。
关键词:
信息 讯息 传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廖海亚
本文从"人口红利"的最初含义入手,厘清了学术界对"人口红利"内涵的误读,对"第二人口红利"概念提出了质疑;从"人口红利"理论预期出发,分析了兑现"人口红利"成果的现实困境,区分了"抚养比"和"抚养负担","家庭抚养负担"和"国家抚养负担"等概念,提出了"谁的人口红利"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人口红利"的理性选择,指出在解决"三不占优势群体"就业方面国家的责任,否定了单纯为应对老龄化而调整人口政策的观点,给出了调整人口政策的5个考虑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冬梅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作为衡量一国税收总体负担水平的宏观税负是否合理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当前我国宏观税负的真实水平,必须从多个角度加以综合分析,方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绿色GDP 公共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海卉
以行政区划调整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各地上层政府对其所辖地域频繁进行区划调整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空间层面的直接效用和行政管理层面的效用。在合理性分析中,从已有的正反面论调出发,在有效配置资源、协调地方矛盾、降低行政成本、改善行政效能等方面进行剖析。而空间的惯性阻碍、以效率挑战公平、保障基层管理和服务效率的信息基础弱化、对地方自治的威胁等成为区划调整中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区划调整配套制度完善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规则操作成本巨大而益处甚微,是最令人费解的会计规则之一。本文发现,递延所得税的计算规则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它是公共会计师行业为了自身利益而设计的金融分析规则。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公益性和公信力,会计规则和税收法规之间应当进一步加强协调,不能放任二者差异的扩大。会计立法应当要求企业严格遵循依法记账原则,采用应付税款法记载其真实纳税额,同时在附注中披露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之间的主要差异,不得在报表中提供主观预期数据。如此,可妥善解决"让最大多数的会计报表读者了解企业的法律事实和真实业绩"和"为确有需要的读者提供预期信息"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 戴德明
理论界往往以谨慎性原则(或稳健性原则)为名对资产减值会计大加颂扬,但从其实施效果来看,资产减值会计规则是一套默许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据的失当规则。散见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资产减值会计规则分别以"客观证据""确凿证据""减值迹象"为减值测试的触发条件,然而,这些触发条件就本质而言并不属于法律事实,相应的记账行为缺乏法律证据(原始凭证)的支持,这就导致资产减值会计所生成的信息缺乏公益性和公信力。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记账行为必须具备原始凭证,因此,除结账和更正错账以外,缺乏原始凭证的记账行为,应当被认定为违法行为。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公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平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毓
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经济发展平稳。在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开始从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一过程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与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融资规模与M 2相比和G D P、CPI等相关性更强,因此,这一金融指标正在取代M2及新增贷款,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理论分析表明,中央银行三大政策工具均能够对社会融资规模进行调控,从而调节经济发展。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就
给高利贷"平反"?在当前,在我们国家,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换句话说,在以前或者可能以后,或许在其他国家,高利贷就不一定是违法行为。我们国家现在的法律所能容许的民间借贷利率,是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同期利率的4倍,超出的部分法律不予支持。严格地说,"法律不予支持"也不就是违法行为。因为借贷本是一种"民不告,官不理"的民事法律行为,若有纠纷打官司时才会出现法律不支持超出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