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7)
- 2023(5567)
- 2022(4274)
- 2021(4364)
- 2020(3226)
- 2019(7410)
- 2018(7407)
- 2017(11207)
- 2016(7694)
- 2015(8920)
- 2014(8849)
- 2013(7627)
- 2012(7063)
- 2011(6528)
- 2010(6866)
- 2009(5526)
- 2008(5458)
- 2007(4783)
- 2006(4215)
- 2005(3949)
- 学科
- 教育(20147)
- 济(13405)
- 经济(13383)
- 中国(11954)
- 管理(9897)
- 教学(8744)
- 理论(8596)
- 业(7526)
- 学(7208)
- 企(5458)
- 企业(5458)
- 农(5231)
- 学法(4905)
- 教学法(4905)
- 发(4643)
- 学理(4221)
- 学理论(4221)
- 发展(4202)
- 展(4079)
- 研究(4034)
- 方法(3867)
- 思想(3856)
- 政治(3767)
- 学校(3761)
- 技术(3654)
- 革(3624)
- 财(3620)
- 思想政治(3524)
- 政治教育(3524)
- 治教(3524)
- 机构
- 大学(91473)
- 学院(87188)
- 研究(37200)
- 教育(31279)
- 范(25659)
- 师范(25515)
- 济(22966)
- 科学(21999)
- 经济(21999)
- 京(21709)
- 管理(21420)
- 师范大学(21410)
- 中国(21068)
- 所(18592)
- 理学(17757)
- 理学院(17326)
- 职业(17196)
- 技术(17080)
- 研究所(17035)
- 管理学(16690)
- 管理学院(16480)
- 江(15932)
- 中心(15703)
- 北京(14966)
- 院(14047)
- 州(12317)
- 农(12125)
- 财(11984)
- 职业技术(11940)
- 教育学(11845)
- 基金
- 项目(55706)
- 研究(50262)
- 科学(44705)
- 基金(34926)
- 教育(33811)
- 家(30179)
- 国家(29695)
- 社会(26862)
- 社会科(24980)
- 社会科学(24976)
- 编号(24414)
- 科学基金(23741)
- 省(23254)
- 成果(23198)
- 划(22581)
- 课题(21475)
- 年(18729)
- 基金项目(17023)
- 重点(15255)
- 规划(15142)
- 部(14270)
- 项目编号(14122)
- 性(14103)
- 度(13553)
- 发(13327)
- 资助(13125)
- 自然(13037)
- 教育部(12884)
- 自然科(12671)
- 自然科学(12669)
共检索到149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谢德新 任彦慈 袁金珠
职业教育援助作为教育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具体行动之一。为了更好地输出美国价值观,拓展海外贸易市场,以及履行“大国”国际责任,美国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职业教育援助,目的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发展战略、维护经济利益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美国在政府、院校和社会层面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实践,形成政府以双边援助与多边援助为主,院校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服务,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互为补充的实践样态。美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实践呈现援助流程规范、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督导评估机制完善的特征。美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虽标榜着帮助受援国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实现减贫目标的国际道义,但无法掩盖其服务自身发展战略、维护经济利益、输出文化价值观、提高全球治理能力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本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援助 对外援助 国际道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本文对美国基金会教育援助的动机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美国基金会进行对外教育援助,不仅是为了履行其作为慈善机构的使命,也夹杂着对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追逐。美国基金会对教育援助项目的选择主要基于援助对象的地缘战略意义及其能够产生的外溢影响,并通过网络化使援助项目效益最大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雅兰 马君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社区学院与职业培训(TAACCCT)计划作为一项针对低技能群体"再技能化"的教育援助项目,是对美国经济大衰退的积极回应,其肩负着提高低技能群体技能水平与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双重使命。TAACCCT计划遵循的实践逻辑是:制度的联结凸显"再技能化"整体价值;组织结构的有序性保证"再技能化"进程稳步推进;通过数据共享与评估反馈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社区学院实践路径实现"再技能化"诉求。TAACCCT计划实现了低技能群体的"再技能化"目标,革新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理念,但依旧存在援助周期太短和依赖自发性行为等问题。TAACCCT计划为我国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的非传统生源"再技能化"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应完善高职非传统生源"再技能化"的系列制度;坚持政府统筹和多元协同的"再技能化"组织结构;把握高职非传统生源"再技能化"的目标与方向;利用数据佐证和第三方评估把控"再技能化"质量;打造灵活且形式多样的"再技能化"培训范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宝存 苟鸣瀚
21世纪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逐步加大对非洲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援助力度,呈现出援助规模不断扩大、援助项目愈发丰富的整体态势。为提升对非教育援助效果,美国国际开发署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行机制:详细制定战略规划,引领援助宏观走向;改革援助流程与组织结构,推进项目具体实施;促进内外交流沟通,带动援助多元协作;建立动态监督评价机制,加强援助结果反馈;加强经费与技术后勤支撑,保障援助资源供给。美国对非教育援助并非仅出于人道主义利他目的,其行动逻辑既建构于美国的民主制度与自由主义价值观、宗教传统之上,又源自对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与国际影响力的理性权衡,最终在对外教育援助的战略实践中表现为“民主”与“霸权”并行不悖的实用主义逻辑倾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李兰 吴雪萍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澳大利亚积极开展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澳大利亚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主要路径包括:参与受援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和咨询,帮助受援国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协助受援国优化就业环境,促进受援国公民赴澳学习。澳大利亚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呈现出四大特征:尊重受援国的主体性,关注弱势群体,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和注重援助绩效。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 教育援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海燕 祁占勇
于海燕、祁占勇在《职教通讯》2014年第19期中撰文,从满足社会和人发展需要的视角进行反思,得出职业教育具有务"实"的实践特点,同时也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实践偏失。对此,作者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践逻辑理路提出对策建议。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是与情境相联系、与具体的时空有关的问题,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因而,务"实"成为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明昆 张晓楠 李俊丽
2015年,非盟推出的《非洲愿景:2063议程》规划了非洲大陆发展新未来。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非职业教育援助力度,通过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机构、派遣援非教师、开展各类对非培训、提供教育物质援助等,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为中国教育"走出去"起到了示范作用。加强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对于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中非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和产能对接,促进非洲的民生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婷婷 陈悦
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加拿大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职业教育援助。加拿大通过分享其教育与培训的经验和知识、开发适合当地社区和雇主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促进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系统的能力建设,实现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民主等职业教育援助目标。加拿大职业教育援助的路径包括:参与受援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制定和政策咨询;协助受援国建立职业教育项目管理制度;帮助受援国提升职业教育机构办学水平;促进受援国学生到加拿大交流学习。加拿大职业教育对外援助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援助对象;基于伙伴关系的援助方法;注重提升援助效果等。
关键词:
加拿大 职业教育 对外援助 援助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类型特性逐渐凸显,增强适应性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它是衡量职业教育重要的质量标准,也是解决职业教育自身结构层次矛盾的主要突破口。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它的适应性发展更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深入理解并把握职业教育课程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和理论逻辑,从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质量观等层面寻求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构建,对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乃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烨清 刘晓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的优质资源,发挥平台人才培养、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需要把握其建设目标,明确价值定位,最终落实建设路径。作为一个能够进行实体化运作的多元主体合作平台,市域产教联合体始终贯彻产教融合的主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发挥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推动市域内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磊 张晓旭
当今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间相互不信任感随之上升,构建一国国际信誉成为国际合作的重点与难点。作为经济外交的一部分,对外援助是一国国际信誉生成的重要方式。本文建立一个由交换结构、归因机制、兑现承诺构成的理论框架以解释对外援助中国际信誉的生成逻辑。交换结构分为议价交换结构和互惠交换结构。援助国在不同交换结构中通过兑现承诺生成不同类型的国际信誉。议价交换结构下,受援国对援助国援助行为进行情境归因,偏向于对援助双方交易性关系的感知,此时,援助国兑现援助承诺生成商品型国际信誉。互惠交换结构下,受援国对援助国援助行为进行属性归因,偏向于对援助双方社会性关系的感知,此时,援助国兑现援助承诺生成认同型国际信誉。国际信誉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援助双方的交换结构。通过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和欧盟对非洲援助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一理论框架。从中可以获得启示,对外援助中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坚持互惠交换结构,建立高水平国际信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英
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以颠覆性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等国家发展战略势必引发劳动需求变迁、改变就业状况,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工作旨在破解结构性就业不匹配难题。依据劳动需求的派生需求和联合需求特征阐释了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的内在逻辑,从异质性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其持续性、全面性和高质量三个典型特征,探索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增量和存量劳动力就业、提升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就业力中的行动指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芳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理论逻辑看,场域理论、共生理论和治理理论三大理论对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从内涵特征看,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包含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治理共同体和校企情感共同体三个维度,具有战略性、系统化、动态性等特征;从实践路径看,政府、学校和企业要三方联动,依循"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增强活力"的行动路径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宜涛
技能导向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技能优先:行动框架》针对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和促进技能型社会构建,提出两个关键推动因素:拥抱技能优先文化、政策与思维,采用通用技能语言。五个关键行动领域:确定当前和未来的技能需求与差距,并将技能映射到工作任务中;在工作描述中阐明技能需求,认可并利用创新的基于技能的评估方法;学习提供者、政府、企业共同开发并提供基于技能的培训计划;促进终身学习和获得基于技能的学习机会;为行业发展和重新布局创建基于技能的途径。基于此,技能导向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创设面向数字时代的终生学习教育生态,营造技能优先的实践性开放学习空间,构建技能微认证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共同体。
关键词:
技能导向 职业教育 技能优先 微认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
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的历史阶段。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宏观要求,更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助力提质培优任务的有效保障。当前的评价体系存在着"同文共轨""竞优评价""知识本位"与"单一评价"的不良导向,制约着高职教育吸引力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纠偏反正,实现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向"类型特色""综合评价""能力本位""多元评价"的逻辑嬗变已刻不容缓。面向未来,高职教育评价可遵循相应实践进路,取得关键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