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7)
- 2023(12508)
- 2022(10908)
- 2021(10570)
- 2020(8711)
- 2019(20510)
- 2018(20186)
- 2017(38978)
- 2016(20901)
- 2015(23737)
- 2014(23693)
- 2013(23505)
- 2012(21602)
- 2011(19549)
- 2010(19207)
- 2009(17463)
- 2008(17189)
- 2007(14955)
- 2006(12853)
- 2005(11494)
- 学科
- 济(86252)
- 经济(86164)
- 管理(59326)
- 业(55216)
- 企(45912)
- 企业(45912)
- 方法(42125)
- 数学(37211)
- 数学方法(36792)
- 中国(24378)
- 财(21018)
- 农(20895)
- 贸(17715)
- 贸易(17703)
- 学(17563)
- 业经(17352)
- 易(17259)
- 制(15498)
- 地方(14434)
- 银(14081)
- 银行(14048)
- 融(13904)
- 金融(13902)
- 务(13614)
- 财务(13549)
- 财务管理(13524)
- 农业(13491)
- 理论(13436)
- 和(13369)
- 行(13294)
- 机构
- 大学(301272)
- 学院(296844)
- 济(125519)
- 经济(123039)
- 管理(119945)
- 理学(103836)
- 理学院(102718)
- 研究(102716)
- 管理学(101062)
- 管理学院(100530)
- 中国(80012)
- 京(65274)
- 科学(61268)
- 财(56403)
- 所(51151)
- 研究所(46656)
- 财经(45840)
- 中心(45775)
- 农(43786)
- 北京(42280)
- 经(41950)
- 业大(41870)
- 江(40096)
- 经济学(38640)
- 范(37771)
- 师范(37467)
- 院(37175)
- 经济学院(34881)
- 财经大学(34411)
- 农业(34381)
- 基金
- 项目(202613)
- 科学(159584)
- 基金(149242)
- 研究(149067)
- 家(129803)
- 国家(128799)
- 科学基金(110696)
- 社会(94330)
- 社会科(89530)
- 社会科学(89507)
- 基金项目(78846)
- 省(75042)
- 自然(71878)
- 自然科(70233)
- 自然科学(70217)
- 自然科学基金(68961)
- 教育(67632)
- 划(64375)
- 资助(62874)
- 编号(59681)
- 成果(48517)
- 部(46180)
- 重点(44734)
- 发(42394)
- 创(41680)
- 课题(40567)
- 教育部(39928)
- 国家社会(39232)
- 创新(38962)
- 大学(38678)
- 期刊
- 济(132961)
- 经济(132961)
- 研究(91070)
- 中国(54510)
- 学报(44850)
- 管理(44149)
- 科学(42787)
- 财(41849)
- 农(38836)
- 大学(34127)
- 学学(31954)
- 教育(30481)
- 融(28491)
- 金融(28491)
- 农业(27635)
- 技术(25258)
- 财经(22723)
- 经济研究(22175)
- 经(19350)
- 业经(19326)
- 问题(17202)
- 图书(15934)
- 理论(15824)
- 贸(15235)
- 业(15028)
- 技术经济(14967)
- 实践(14232)
- 践(14232)
- 世界(14021)
- 国际(13544)
共检索到435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小麟 谭嘉恩
名义利差、零波动利差和期权调整利差是国际上三种最主要的债券价值衡量工具。本文从理论上揭示了三种利差工具的作用原理,并分析其优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这些债券利差工具的真实交易数据,对三种利差工具进行实际测算,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期权调整利差是目前较为精准的债券利差工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沛瑶 张鹏
文章简述中美利差定价的主要因素,总结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近年来配置习惯、交易活跃度、投资者结构等特征,归纳境外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最后结合近年中美利差收窄的历史经验和今年来的市场变化,推论境外投资者的行为并非简单跟随中美利差走势,外资增配我国债券市场的空间仍然较大。
关键词:
中美利差 境外投资者 债券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邢丽
债券向来被认为是一种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投资对象,但是如果其定价出现偏差,一样会带来较高的风险。目前研究债券定价的文献大多数都集中在二级市场债券流通价格的估计上,而债券在发行时价格的合理与否却鲜有人关注,以至于某些券种在上市后的价格与发行时相比有较大的波动。文章着重研究不同种类的债券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定价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合理价格等问题,应用现金流贴现的思想,结合不同种类债券的特点,介绍几种定价模型,对不同定价方法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应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几点提高定价准确性的建议。
关键词:
新债发行 定价模型 定价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福印 孙磊
本文分析了美元指数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渠道,发现美元指数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因素,并对美元指数影响中国债券市场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投资者资产配置均衡模型讨论美元指数影响中国债券市场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
美元指数 债券收益率 通货膨胀 费雪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素杰
文章探讨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债券通的概念、运作方式及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的特点。接着,从扩大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市场发展与成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债券通运行的建议,包括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监管与风险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腾华
韩国债券市场是亚洲较大的国内债券市场,其近年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其市场结构、交易工具、制度法律框架以及税收待遇和结算交割系统等进行了扼要介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锋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建立了国债回购套利模型。研究发现,当国债现券在回购期间的收益大于现券交易手续费、回购手续费以及回购利息费用之和时,就可获得"放大"的投资收益,反之会"放大"投资损失。因此,国债回购放大套利模型通过杠杆效应放大了投入资金,改变了国债投资低风险低收益的特征,同时也增大国债投资的风险。
关键词:
国债回购 套利模型 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英富 李梦寒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和非均衡性。我国债券市场必须转型,即:将分割的债券市场转变为统一的债券市场,将非均衡的债券市场转变为均衡的债券市场。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市场分割 非均衡性 转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宇鹏 金砭
本文在CKLS单因子利率模型中加入跳跃过程,并对银行间固定利率AA级3年期企业债信用利差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跳跃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AA3品种企业债信用利差的运行过程,且该品种企业债信用利差存在均值回复特征,但不存在水平效应与波动聚类特征,信用利差过程的跳跃性不明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袁东
该文在讨论了债券市场价格波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曲线的定义及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最后指出,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债券流通市场的应有发展,并应正确处理不同国债交易组织方式间的关系。
关键词:
价格波动性 流动性 收益率曲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荣喜 王先良 杜思楠 王永超
针对我国债券市场,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债和企业债月度交易数据,利用SV模型和遗传算法求得国债和企业债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而得到企业债的信用价差。然后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提取影响我国企业债信用价差的显著宏观经济因素,并将其作为内生变量加入VAR模型当中,最后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债券市场信用价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VAR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我国债券市场的信用价差,不同期限的信用价差的时间序列呈现不同的时间序列特征。
关键词:
信用价差 SV模型 VAR模型 预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坚 杨念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对立统一的制度观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国债券市场的问题和制度进步的动力。验证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矛盾运动推动债券市场制度进步这个基本规律。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制度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芳 周红
担保和审计是债务契约的重要构成,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提高债务契约效率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至关重要。本文以2008年至2013年中国债券市场非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担保方式与独立审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担保与高质量审计显著正相关,同属地方国资委企业担保与高质量审计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只有在提供关联方担保的企业中,高质量审计才能显著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上述结果说明,当企业采用具有正面效应的担保方式时,担保与独立审计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当企业采用具有负面效应的担保方式时,独立审计能够作为一种补充机制以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涛
中国债券市场的回顾与展望刘涛债券作为国家、银行和企业向社会直接融资的一种手段,作为城乡居民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的一种金融商品,近几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但是,当我们走过1993年之后,回顾我国的债券市场不难发现,1993年是我国债券市场较为清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