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7)
2023(6453)
2022(5557)
2021(5080)
2020(4336)
2019(9749)
2018(9615)
2017(18625)
2016(10033)
2015(11138)
2014(11020)
2013(10651)
2012(9738)
2011(8779)
2010(8824)
2009(8550)
2008(8601)
2007(7897)
2006(7166)
2005(6529)
作者
(27069)
(22926)
(22837)
(21719)
(14649)
(10816)
(10289)
(8676)
(8594)
(8075)
(7803)
(7589)
(7390)
(7228)
(7188)
(6957)
(6716)
(6669)
(6668)
(6496)
(5771)
(5436)
(5400)
(5371)
(5154)
(5127)
(5093)
(4957)
(4518)
(4412)
学科
(38624)
经济(38455)
管理(38306)
(33770)
(31080)
企业(31080)
方法(16699)
(15524)
(13655)
数学(12506)
数学方法(12377)
业经(11383)
中国(11098)
(10671)
(10055)
财务(10032)
财务管理(10014)
企业财务(9644)
(9293)
理论(8494)
(7978)
体制(7900)
(7682)
银行(7675)
(7353)
金融(7350)
(7289)
(7250)
(7005)
农业(6614)
机构
大学(146737)
学院(144100)
(62132)
经济(60924)
管理(59119)
理学(51158)
理学院(50652)
管理学(49978)
管理学院(49711)
研究(45816)
中国(35881)
(33593)
(29740)
财经(25959)
科学(24754)
(23464)
(21902)
(21665)
中心(21094)
经济学(19625)
财经大学(19338)
(19121)
研究所(19092)
北京(18286)
业大(18189)
(17757)
师范(17597)
经济学院(17431)
(16554)
(16395)
基金
项目(95307)
科学(77942)
基金(73120)
研究(71337)
(62402)
国家(61890)
科学基金(54948)
社会(50633)
社会科(46925)
社会科学(46912)
基金项目(38972)
(35404)
自然(34234)
自然科(33492)
自然科学(33485)
教育(33214)
自然科学基金(32954)
(29900)
资助(28573)
编号(28067)
(24718)
成果(23950)
(22604)
国家社会(21108)
重点(21073)
教育部(20370)
(20216)
人文(19945)
课题(18940)
创新(18895)
期刊
(71133)
经济(71133)
研究(44911)
中国(30594)
(28469)
管理(23399)
科学(19902)
学报(19587)
(17840)
大学(16308)
学学(15408)
(14990)
金融(14990)
教育(14340)
财经(14308)
(12195)
农业(11184)
经济研究(10949)
技术(10891)
业经(10602)
问题(9110)
财会(7013)
(6986)
理论(6591)
技术经济(6540)
(6488)
现代(6459)
会计(6411)
科技(6093)
改革(6079)
共检索到218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覃刚  冀红梅  
本文通过对利他行为的分类分析,探讨了在社会交往中,利他行为的基本动因在于获取社会资本,以保障个体的生物存续和社会存续,从而将其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范式上来。然后以此为出发点,以群体中的个体,到群体,再到众多相互竞争着的群体构成的社会或生态圈为脉络,探讨了制度均衡以及制度演化的过程,解释了导致均衡和演化的关键性因素,希望以此为制度演化的经济学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明琳  徐萌娜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研究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由于利他行为本身并无法"自动"实现家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机制来消除利他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在分析利他行为治理机制"两难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信息不对称以及自我控制水平对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状态的"完美"治理机制,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引入相机选择的动态治理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利他行为配置资源的正面效应。本文最后在分析家庭利他行为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营家族制企业的治理机制也提出了相应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牛贺  
本文沿着有限理性的理论进路,通过规范内化对利他行为做出一个解释。以往的理论通过规范提供的外在奖惩解释利他行为,但无法解释在外在奖惩不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的纯利他行为。本文认为,这些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规范内化来解释,而后者则是有限理性的一个自然结果。为了阐明规范内化如何产生,本文给出了一个形式化的复制者动态,其结果表明,在考虑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社会交往越复杂,人类处理复杂性的认知能力越有限,规范内化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针对复制者动态模型的局限,本文还运用基于行为主体建模对规范内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人类理性计算能力相对于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越小,规范内化出现的可能性越大,该结果与之前分析结论一致。本文的分析结果再次支持了Herbert Simon对利他行为的解释,即利他行为是人类有限理性的结果,虽然利他行为自身减少个体适应性,但由于它是规范内化所产生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利他行为因为规范内化所具有的适应性而留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牛贺  
本文沿着有限理性的理论进路,通过规范内化对利他行为做出一个解释。以往的理论通过规范提供的外在奖惩解释利他行为,但无法解释在外在奖惩不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的纯利他行为。本文认为,这些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规范内化来解释,而后者则是有限理性的一个自然结果。为了阐明规范内化如何产生,本文给出了一个形式化的复制者动态,其结果表明,在考虑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社会交往越复杂,人类处理复杂性的认知能力越有限,规范内化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针对复制者动态模型的局限,本文还运用基于行为主体建模对规范内化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守义  陆振豪  
文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别从三个部分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制度演化作用。一是分析了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制度演化;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是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如何影响社会资本对制度演化作用。文章最后得出我国目前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实会对稀缺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而这种社会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制度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这种制度的演化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守义  陆振豪  
文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别从三个部分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制度演化作用。一是分析了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制度演化;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是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如何影响社会资本对制度演化作用。文章最后得出我国目前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实会对稀缺的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而这种社会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制度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这种制度的演化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结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贺小刚  
中国150余年来民族企业发展史表明,无论企业在规模、技术和产业上发生了如何巨大的变化,以及外部政治、法律等正式制度发生了怎样剧烈的变迁,民营企业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家族化”治理模式,至今为止都没有系统性地出现钱德勒(1977)意义上的“经理人”革命。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明琳二十余年来如一日,深耕于家族企业研究领域,他在《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治理:差序格局与利他行为》一书中,试图以“差序格局”这一当前中国本土社会普遍存在,并且至今依然影响深刻的隐性制度为切人点,探究非正式制度对民营企业“家族治理”模式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华民  
社会资本投资行为指个人为获得社会资本而进行的时间、精力以及货币成本的支付,还有为不断确认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所进行的持续努力。社会资本投资收益表现为:(1)宏观方面,促进制度创新与提高制度变迁效率;(2)微观层面,个人获得能力通过所参与网络动员稀缺资源,并因此带来非正式制度收益。社会资本投资对社会网络扩张、公民参与密度、组织结构稳定等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并与教育投资具有统计的显著性。网络内的社会资本具有“自强”趋势。社会资本具有个人依附性,因此要发挥其宏观功用,就必须关注社会资本从个人到社区(集体)的聚合。聚合社会资本,则必须规避其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斌  肖刚  张剑渝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为员工自发利他行为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不多。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整理和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员工自发利他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过去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敏  王乐乐  刘静  
运用大学生感戴问卷、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7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感戴、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利他行为责任性以及尊重和关心他人在感戴广度、感戴深度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说明,感戴对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以现实利他行为为中介变量对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谋轩  朱方伟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PPP 模式,走出了一条特点鲜明的PPP发展之路。然而,随着PPP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PPP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其中,作为PPP项目最重要的两个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制度逻辑冲突是PPP项目中最为典型也最为根本的问题。如何使公私双方理解、包容与尊重彼此的价值目标,在公共利益逻辑与资本利益逻辑之间求同存异,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开展良性合作、推动项目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对公私制度逻辑冲突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合作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索,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对公私制度逻辑冲突、社会资本视角下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系嵌入以及社会资本合作行为四个构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与检验。本文旨在揭示公私制度逻辑冲突对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合作行为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进而深化相关理论研究,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对PPP项目进行治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启君  彭亚平  
文章研究的是腐败路径的选择及其变化的内生微观机制。在完全信息、制度环境不变、社会成员同质条件下,存在两个稳定的腐败均衡;当社会成员非集体理性行为不受约束时,腐败将成为行为人占优策略,全社会也会因之陷入高腐败均衡"陷阱"。在模型引入社会资本因素后,我们发现,在制度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信息不完全、社会成员的异质性、相互信任程度和腐败环境,是可能引起腐败路径转变的关键因素。上述理论分析得到了微观经验数据逻辑回归结果的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蔡长昆  
早期的公共治理制度安排的研究主要是以"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为基础的,这一分析忽视了公共治理制度安排的多样性以及制度环境对公共治理制度安排的影响,本文综合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个分析制度环境对公共治理制度安排的分析框架。在官僚—市场—社会三分的视角下,本文将界定制度多样性问题。制度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环境和社会资本,政治制度环境包括权力结构和法律结构,社会资本包括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二者通过影响制度空间以及影响制度成本两个机制影响公共治理制度安排。以这一框架为基础,综合一系列的经验研究,本文进一步得到了制度环境和公共治理制度安排之间关系的十个命题,为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占宏  赵梦娇  肖紫瑶  刘亚楠  
目的:探索利他行为提升生命意义的机制。方法:使用利他行为、生命意义、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尊量表对513名网络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复合多重中介模型拟合良好;(2)利他行为通过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提升个体生命意义的路径显著;(3)利他行为通过提升个体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进而提升自尊,最后提升生命意义的路径显著;(4)利他行为影响生命意义的直接路径不显著;(5)自尊在利他与生命意义关系间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通过复合中介模式,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和自尊在利他行为提升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