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8)
- 2023(8764)
- 2022(8030)
- 2021(7658)
- 2020(6405)
- 2019(15046)
- 2018(15172)
- 2017(29441)
- 2016(16197)
- 2015(18194)
- 2014(18124)
- 2013(17922)
- 2012(16348)
- 2011(14517)
- 2010(14201)
- 2009(12796)
- 2008(12104)
- 2007(10235)
- 2006(8767)
- 2005(7389)
- 学科
- 济(60744)
- 经济(60676)
- 管理(44890)
- 业(42403)
- 企(35831)
- 企业(35831)
- 方法(31190)
- 数学(27158)
- 数学方法(26865)
- 农(15505)
- 财(14786)
- 中国(14594)
- 学(14559)
- 业经(13244)
- 地方(12474)
- 理论(10542)
- 贸(10442)
- 贸易(10437)
- 农业(10359)
- 和(10352)
- 易(10120)
- 技术(10049)
- 环境(9889)
- 务(9673)
- 财务(9616)
- 财务管理(9601)
- 制(9197)
- 企业财务(9113)
- 教育(8714)
- 划(8666)
- 机构
- 大学(224204)
- 学院(222182)
- 管理(91706)
- 济(82496)
- 理学(80821)
- 经济(80612)
- 理学院(79919)
- 管理学(78483)
- 管理学院(78099)
- 研究(71988)
- 中国(50757)
- 科学(48542)
- 京(47845)
- 农(38521)
- 业大(37357)
- 所(36444)
- 财(35692)
- 研究所(33770)
- 中心(32162)
- 农业(30632)
- 江(30347)
- 北京(29814)
- 财经(29694)
- 范(28959)
- 师范(28665)
- 经(27084)
- 院(26126)
- 州(25157)
- 技术(24254)
- 经济学(23540)
- 基金
- 项目(162151)
- 科学(126309)
- 基金(117092)
- 研究(116217)
- 家(102680)
- 国家(101847)
- 科学基金(87140)
- 社会(70676)
- 社会科(66885)
- 社会科学(66867)
- 省(64143)
- 基金项目(63559)
- 自然(58994)
- 自然科(57620)
- 自然科学(57608)
- 自然科学基金(56549)
- 划(54001)
- 教育(52930)
- 资助(48203)
- 编号(47637)
- 成果(37751)
- 重点(35799)
- 部(35047)
- 发(33953)
- 创(33889)
- 课题(32133)
- 科研(31547)
- 创新(31516)
- 计划(30261)
- 大学(30081)
共检索到304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刚 雷洪 杜官本 王辉 席雪冬 曹明 沈高丽 熊文
为了提高刨花板用大豆Glycine max蛋白基胶黏剂的内结合强度和耐水性,在碱、尿素共同作用的大豆蛋白与酚醛树脂共聚(SPF)反应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在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与未经过交联的SPF对刨花板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胶黏剂刨花板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满足国家标准GB/T 4897.3-2003中潮湿环境下的结构用板要求(≤10.0%)。其中,酚醛预聚液作为交联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值满足标准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0.40 mPa)。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交联剂主要与豆胶的伯胺反应,通过加成反应接到...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刨花板 豆胶 交联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桑子涛 张世锋 李建章
该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和施胶量对使用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造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在130~160℃热压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胶合板胶合强度显著增大。②在30~60 s/mm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板胶合强度随热压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③在0.6~1.0 MPa热压压力范围内,胶合板胶合强度随热压压力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热压压力超过1.0 MPa后,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增加趋势有所减缓。④双面涂胶量为310 g/m2时,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由此得出较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60℃,热压压力1.2 MPa,热压时间60 s/mm,双面施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强 张世锋 李建章
为解决纤维板生产中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引起的甲醛环境污染问题,该文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在纤维板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纤维含水率4个因素对纤维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纤维板的甲醛释放接近0;②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纤维板性能指标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③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25 s/mm,施胶量14%,含水率16%;④最佳工艺下纤维板静曲强度为29.02 MPa,内结合强度为0.74 MPa。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荣 辜忠春 李军章 杜业云
利用以植物蛋白为主要组分的生物质胶,生产在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刨花板。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拌胶的方式和参数等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热压时间、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卧式搅拌机在转速200 r·min-1下搅拌胶5~8 min,热压工艺参数为:时间6 min,温度180℃,压力2.550 MPa,制备的板材密度为0.74 g·cm-3,静曲强度为16.8 MPa,内结合强度为0.49 MPa,表面结合强度为1.01 MPa,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8%,甲醛释放量为14.0 mg·kg-1,外观质量、理化性能达到了GB/T 4897.1-2003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谢建军 曾念 丁出 冉德龙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并对改性产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DS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粘剂最佳工艺条件为:14%SPI、1%SDS、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 h,并测得该胶的干态粘接强度为1.82 MPa,湿态粘接强度为0.82 MPa,粘度为5.8 Pa.s,固含量为12.96%。大豆分离蛋白分子经SDS改性后形成了SDS-SPI复合物,使包围在内部的疏水性基团转而向外,改性时间增加,其耐水性增加;SDS超过某浓度后,二硫键断裂增加,改性效果变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屈阳 郭芹 李甜 赵紫芸 岳海涛 杨洁 王强
【目的】以高温花生粕(HPM)为试验材料,通过复合改性交联制备胶合强度高、耐水性好的HPM蛋白基胶黏剂(HPMA),为HPMA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纳米SiO_2(nSiO_2)和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复合改性交联制备HPMA,研究HPMA制备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以及HPMA外观、黏度、固体含量、pH、热稳定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和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HPMA制备的杨木胶合板干态、温水湿态和沸水湿态胶合强度分别提高113%、114%和81%,达到国家Ⅰ类杨木胶合板标准。HPMA呈棕褐色,黏度、固体含量、pH分别为6 448 m Pa·s、31.33%和5.83,热分解温度高达317℃。HPMA制备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和基团均发生显著变化,表面结构由粗糙无序变得紧致均一。【结论】HPMA胶合强度和耐水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SDS使蛋白质二、三级结构打开,疏水基团暴露,并与nSiO_2和PAE发生超支化交联形成不溶水的三维网络结构。
关键词:
高温花生粕 改性 交联 杨木胶合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永顺 黄志义 母军
为探明胶黏剂对废弃刨花板热解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技术,以20℃/min的恒定升温速率对杨木、杨木刨花板和脲醛树脂的热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热解基本都可分为干燥失水、快速热解和缓慢分解3个阶段。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快速热解阶段进行计算,得出杨木的活化能为70.21kJ/mol,杨木刨花板的活化能为46.45kJ/mol,脲醛树脂的活化能为54.86kJ/mol。杨木刨花板和杨木具有相似的热解规律,但其最大热解速率(14.1%/min)明显低于杨木(22.1%/min)和脲醛树脂(21.7%/min),且快速热解阶段存在滞后现象,推测杨木刨花板中的脲醛树脂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尤其...
关键词:
杨木刨花板 热解 脲醛树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臧学丽 陈光
【目的】研究大豆种类、凝固酶种类及反应条件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种优质大豆品种吉农34、吉农28、吉农18、吉农17、吉农芽豆及北豆28,对其大豆蛋白质含量及凝胶强度进行分析;然后以未添加酶组为空白对照,分析加入转谷氨酰胺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大豆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与Design-Expert8.0数据处理软件,对高强度大豆蛋白凝胶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和圆二光谱,对转谷氨酰胺酶作用前后大豆蛋白的凝胶构象进行表征。【结果】6种大豆中,吉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晓辉 沈昌 沈爱光
利用豆粕为主要原料,接种筛选所获灵芝菌株进行发酵,获得成熟发酵液,其湿菌体含量为32%,蛋白含量为4.0%,脂肪含量0.41%,灵芝多糖含量0.38%。经调配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调配成色泽宜人,口感良好,营养保健功能较高的蛋白饮品。
关键词:
灵芝 深层发酵 大豆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我国当前大豆资源短缺,如何提高饲料中大豆利用效率成为动物营养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校李德发教授主持完成的"大豆蛋白与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体系研究",为大豆种质选育、饲料抗原性分析、大豆加工工艺改进及饲料配方设计提供了成熟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芳 蔡豪亮 刘文豪 陈志刚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质结合后,溶于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以改善姜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的缺陷,并揭示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将姜黄素与实验室自提大豆7S、11S蛋白结合,确定姜黄素与蛋白质结合的最优条件;将结合物溶于制备的6种NADES中,考察结合后姜黄素的光、热稳定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后姜黄素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并采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与大豆7S、11S蛋白结合后的姜黄素在NADES中的光、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的结合强度均较弱,且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间为静态猝灭,生成了摩尔比约为1∶2的不发光的复合物,同时,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结合引起蛋白质部分二级结构的展开与折叠。[结论]姜黄素与大豆7S、11S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姜黄素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的缺陷,且制备的蛋白质材料可能被用作新型药物载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琦 庞赛 左继红 崔政伟
【目的】针对常规酶解反应所需时间较长,研究了微波辐射对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影响,为蛋白的工业化快速酶解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用自行设计的微波辐射-蛋白酶催化反应器,在不加微波和480W微波功率条件下(微波功率密度为4W/g),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用甲醛滴定法测试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比较2种条件下的水解效果,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2种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的组成。【结果】不加微波条件下氨基氮含量达到0.535 5g/L需要水解5h,而在480 W微波辐射下水解1h,氨基氮含量就达到了0.568 7g/L,反应速率提高了5倍以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酶解 微波辐射 大豆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宇 汪芳 翁泽斌 宋海昭 沈新春
【目的】探究从大豆分离蛋白双酶分步酶解产物中分离促成骨细胞增殖肽的工艺,为大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作为测定指标,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采用pH-Stat法检测水解时间为1、2、3、4、5和6 h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和10 kD两种超滤膜对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并测定各超滤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再将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超滤组分分别在0.5、1、1.5、2和2.5 h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选用交联葡聚糖(Sephadex G-15)对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并检测各分离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最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采用质谱(ESI-TOF MS/MS)对最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分离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的大豆活性肽。【结果】在浓度为200μg·mL~(-1)时,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当酶解时间为5 h时达到最高促增殖活性((118.24±2.73)%)。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经超滤分离、碱性蛋白酶酶解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筛选得到对成骨细胞具有最强增殖活性的组分F3,该组分的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5.80±2.94)%,且F3中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出F3主要由10个肽段组成。其中,DAMDGWFRL、GQTPLFPR、ADFYNPK、KDWYDIK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比较高。对上述4个肽段进行活性测定,发现GQTPLFPR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其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9.11±3.12)%。【结论】采用双酶分步酶解结合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豆分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多肽,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肽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灵 张正茂 张艳东 宋社果
以陕168,3-2,普冰143,31-1-12和981共5个不同品种(系)的小麦粉为原料,以大豆蛋白为添加剂制作冷冻水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对冷冻水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对冷冻水饺质量有显著影响,对不同品种(系)小麦粉水饺的影响不同;添加适量大豆蛋白,可使陕168,普冰143,31-1-12,981小麦粉水饺的冻裂率和烹煮损失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使3-2小麦粉水饺的冻裂率和烹煮损失率升高;添加大豆蛋白能明显改善3-2,31-1-12,981小麦粉水饺冷冻后和煮后外观、口感、耐煮性及饺子汤特征;添加大豆蛋白虽对陕168水饺口感和普冰143水饺汤特征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改善其他感官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