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6)
- 2023(5392)
- 2022(4492)
- 2021(3956)
- 2020(3295)
- 2019(7210)
- 2018(6867)
- 2017(12858)
- 2016(7075)
- 2015(7384)
- 2014(6889)
- 2013(6663)
- 2012(5979)
- 2011(5310)
- 2010(4940)
- 2009(4390)
- 2008(4136)
- 2007(3355)
- 2006(2764)
- 2005(2167)
- 学科
- 济(26127)
- 经济(26096)
- 业(19796)
- 管理(19688)
- 企(15085)
- 企业(15085)
- 方法(13836)
- 数学(12851)
- 数学方法(12782)
- 财(7668)
- 农(7603)
- 贸(6793)
- 贸易(6793)
- 易(6649)
- 中国(6405)
- 学(6059)
- 业经(5732)
- 农业(5426)
- 技术(5064)
- 务(4781)
- 财务(4779)
- 财务管理(4775)
- 环境(4743)
- 企业财务(4577)
- 产业(4158)
- 制(4009)
- 地方(3976)
- 划(3784)
- 出(3774)
- 银(3689)
- 机构
- 大学(98778)
- 学院(98022)
- 济(40135)
- 经济(39578)
- 管理(37295)
- 理学(34059)
- 研究(33748)
- 理学院(33666)
- 管理学(32966)
- 管理学院(32813)
- 农(27429)
- 科学(24411)
- 中国(23510)
- 农业(22252)
- 业大(22221)
- 京(19624)
- 所(18139)
- 研究所(17210)
- 财(15711)
- 农业大学(15272)
- 中心(15077)
- 财经(13635)
- 经济学(12753)
- 江(12718)
- 经(12668)
- 院(11947)
- 经济学院(11854)
- 业(11615)
- 北京(11558)
- 室(11541)
- 基金
- 项目(77562)
- 科学(60415)
- 基金(58384)
- 家(55083)
- 国家(54665)
- 研究(47443)
- 科学基金(45487)
- 自然(32269)
- 社会(32249)
- 基金项目(31949)
- 自然科(31573)
- 自然科学(31560)
- 自然科学基金(31046)
- 社会科(30761)
- 社会科学(30752)
- 省(30362)
- 划(26452)
- 资助(22538)
- 教育(21129)
- 重点(17930)
- 计划(17560)
- 创(16948)
- 部(16645)
- 发(16334)
- 科研(16051)
- 编号(16007)
- 创新(15901)
- 业(15720)
- 科技(15677)
- 国家社会(14281)
共检索到12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超 张雅云 肖建平 杨庆 雷亚芳
【目的】对不同形态刨花压制麦秸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刨花原料的选择、板材制造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聚合异氰酸酯为胶黏剂,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劈裂机加工和刨片机加工)及不同尺寸(经>1~≤2mm、>2~≤4mm、>4~≤8mm孔径筛分的3个等级的长料、短料)的麦秸刨花压制非定向的单层板材,根据林业行业推荐标准《LY/T 2141-2013定向结构麦秸板》的要求测试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利用X射线断面密度测试仪分析刨花尺寸对麦秸板断面密度的影响。【结果】劈裂机加工的长料中,>1~≤2mm、>2~≤4mm、>4~≤8mm的麦秸刨花占75%左右,环式刨片机加工的短料中则为90%...
关键词:
刨花形态 麦秸板 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凌启飞 郑霞 李新功
采用半干法工艺制备了麦秸纤维增强水泥板,探讨了碱处理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碱处理纤维后板材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碱处理麦秸纤维中的半纤维素被水解溶出,避免了在水泥水化环境中麦秸纤维半纤维素水解成单糖而阻碍水泥水化凝固。麦秸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增大了水泥与纤维的机械交织力,从而提高了板材的力学性能。同时,碱处理后的纤维拉伸强度和长径比的增大也改善了板材力学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宏艺 李长贵 马玉珍 王雅慧 葛立军 何明明 付茵茵 朱景振
【目的】探究大片刨花形态对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生产原料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杨木大片刨花为试验材料,以刨花板力学性能为考察指标,选择大片刨花长度(70~230mm)、宽度(10~58 mm)、厚度(0.3~1.1 mm)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刨花三维尺寸对所制备可饰面定向刨花板静曲强度(MOR)和内结合强度(IB)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可饰面定向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为响应值,以刨花的长(110,150和190 mm)、宽(34,46和58 mm)、厚(0.3,0.5和0.7 mm)3个因素为自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大片刨花三维尺寸组合进行优选。【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大片刨花三维尺寸对板材的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大片刨花长度为150和110 mm时,板材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为17.61和0.63 MPa;大片刨花宽度为46和34 mm时,板材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为17.05和0.67 MPa;大片刨花厚度为0.5和0.7 mm时,板材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为24.65和0.62 MPa。三因素三水平正交旋转组合优化试验表明,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91 5和0.944 3,大片刨花长度和厚度对静曲强度的影响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对内结合强度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大片刨花长度与厚度、宽度与厚度的交互作用均对静曲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长度与厚度的交互作用对内结合强度有显著影响(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明珠 周定国 张述垠 Mosto Bousmina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35目)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MAPP的添加量为2%时,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减小;当MAPP的添加量增加到5%、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增加。②在麦秸纤维-聚丙烯体系内添加MAPP后,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约1℃,结晶度增加了4%~8%;麦秸纤维以28~35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吴羽飞 李文定
利用木聚糖酶预处理麦秸纤维,采用常规热压工艺制备脲醛树脂(UF)麦秸纤维板,并测试木聚糖酶处理前后UF麦秸纤维板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木聚糖酶处理的UF麦秸纤维板相比,处理后的UF麦秸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均显著提高.其中,内结合强度由0.34 MPa提高到0.67 MPa,弹性模量由2386.05 MPa提高到3121.75MPa,静曲强度由18.25 MPa提高到27.13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显著下降,由36.45%降至18.40%,且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合格品的要求.木聚糖酶处理后的UF麦秸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刚度和阻尼;酶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Tg分别为...
关键词:
木聚糖酶 脲醛树脂 麦秸纤维板 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城 刘梅英 牛智有
为分析小麦茎秆在剪切过程中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加载速率对剪切强度和剪切功的影响,选择成熟期自然状态下风干的宜宾1号、矮抗58、周麦22和豫麦7号4个品种小麦茎秆的第2~4节间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FTC公司生产的TMS-PRO型质构仪在茎秆节间中心进行横纹剪切试验,测定不同加载速率下不同品种不同节间的最大剪切力、剪切强度以及剪切功。结果表明:小麦茎秆在剪切过程中力的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再减小,然后上升直至切断最后卸载的变化过程,4个品种小麦茎秆不同节间的硬度为37.3~191.0N,剪切强度为4.2~9.8MPa,剪切功为43.53~432.23mJ;同一小麦品种不同节间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功均为第2...
关键词:
小麦茎秆 剪切 剪切强度 剪切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福 王戈 程海涛 林利民 邱亚新
以竹束单板层压板为研究对象,分析组坯结构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和连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坯层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铺装方向的增多,层压板顺纹的各项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采用多向铺装方式的板材的耐水性能低于单一铺装方向的性能,但板材的连接性能得到了提高。因此,实际应用中,在保证竹束单板层合板力学性能达到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增h层合板组坯方向,改善其连接性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吴羽飞
通过研究木聚糖酶处理条件对麦秸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45℃、时间6 h、pH 5.0、酶用量205.0 IU.g-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酶处理后麦秸单元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变化的结果表明:酶处理的麦秸单元的外表面接触角显著减小;—OH峰明显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量暴露出来;蜡质层脱落和翘起,有明显纤维骨架露出,有利于提高其胶合性能.
关键词:
木聚糖酶 麦秸 表面性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志宏 许益柳 祝迎春 李向帆 孔才源
在设定的研究条件下,浸胶量对竹材层压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对冷水浸泡厚度膨胀率和沸水蒸煮厚度膨胀率有显著影响,厚度膨胀率随浸胶量的减少而增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希 姜婉茹 叶平生 王换换 闫书平 谢娜娜 聂信天 张源淑
为探讨麦秸作为粗饲料的可行性,以苜蓿作为对照,通过对湖羊的饲喂试验分析麦秸对瘤胃发酵代谢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测定湖羊的消化道内容物pH及重量、血液及瘤胃液脂多糖含量、瘤胃液酶活力、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脏器指数,并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与苜蓿干草组相比,麦秸组瘤胃pH显著降低(P<0.05),网胃、瓣胃、皱胃及肠道pH无显著差异;2)与苜蓿干草组相比,麦秸组瘤胃内容物重及占宰前活重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3)两组湖羊瘤胃内容物和血液中脂多糖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麦秸组瘤胃内容物中木聚糖酶活力显著高于苜蓿干草组(P<0.01);5)两组湖羊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6)两组湖羊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7)两组湖羊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组织形态无病理性变化。综上,与苜蓿相比,饲喂麦秸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湖羊瘤胃排空速率,显著提高瘤胃木聚糖酶活力,促进纤维水解;饲喂苜蓿或麦秸均不会改变湖羊瘤胃发酵类型,不会影响瘤胃代谢及肠道组织形态,为麦秸在反刍动物上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湖羊 麦秸 瘤胃发酵 肠道组织形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光 刘元 李贤军 孙润鹤 乔建政
在4个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新鲜毛竹竹束进行了高温干燥-热处理,利用冷压热固化方法压制重组竹,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重组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干燥-热处理后,重组竹的耐水性能有所提高,24 h吸水率(RWA)和吸水厚度膨胀率(RTS)下降幅度分别达6.31%~30.09%和3.96%~40.26%;重组竹的内结合强度(SIB)和静曲强度(SMOR)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本研究范围内,分别降低14.34%~60.96%和21.54%~64.48%。但重组竹的弹性模量(EMOE)与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没有明显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莫珏 马中青 聂玉静 马灵飞
选取4~6年生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材为原料,采用热压机对毛竹材进行高温快速热压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225, 250, 275, 300, 325, 350和375℃)下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竹材平衡含水率和气干密度明显下降(P体积干缩率的变化率>径向干缩率的变化率;当温度达到375℃时,弦向全干干缩率下降了86.81%,径向全干干缩率下降了83.60%,体积全干干缩率下降了83.95%,达各向的最大值。热处理温度升高,竹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顺纹抗压强度在375℃时达最小值(63.78 MPa);抗弯强度在250℃时达最大值(151.00 MPa),在375℃条件下达最小值(61.85MPa);抗弯弹性模量在300℃时达最大值(10 487.44 MPa),在375℃时达最小值(7 071.14 MPa)。认为竹材接触式快速热处理工艺提升了竹材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图4参2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立 涂登云 李重根 周桥芳 张少川 吴向阳
采用185℃温度对尾赤桉木材进行了热处理研究,并对处理材和素材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提高了尾赤桉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在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45%~90%变化范围内,处理材含水率的变化比素材降低了30.6%,顺纹、径向、弦向尺寸变化率分别减少了25.4%、25.2%、33.8%;处理后顺纹抗压强度降低了14.8%;径切面、弦切面、端面的硬度分别升高了33.1%、12.8%、1.4%;抗弯强度降低了43.8%;弹性模量增加了37.2%。
关键词:
尾赤桉木材 热处理 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夏雨 牛帅红 李延军 夏俐 马俊敏 王丽 余肖红
以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sci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常压高温热处理温度(110,130,150,170℃)与处理时间(1,2,3 h)对红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红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优于未处理竹材,热处理温度是影响竹材性能的主要因素;在110,130,150,170℃热处理温度下,圆竹材顺纹抗压强度增长率为35.90%~52.01%,圆竹材顺纹抗剪强度增长率43.24%~90.99%,圆竹材抗弯强度增长率42.47%~122.58%,圆竹材径向环刚度增长率2.14%~52.55%;170℃热处理竹材的各项干缩性能较好;130℃和150℃热处理竹材的力学性能相近。综合各因素,适宜原竹家具用材红竹竹材的热处理工艺为温度130℃,时间2 h。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薛紫荞 王雪花 周亚琴 陈梦奇 黄琼涛
对比了奥克榄Aucoumea klaineana,椴木Tilia europaea,单瓣豆Monopetalanthus sp.等3种木材在同一炭化条件下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探究负压轻炭化处理木材的可行性与实际效果。将3种木材分别置于真空炭化箱内以160℃, 0 MPa的条件处理3.0 h,然后将木材按照国标规定的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锯解及试样截取方法加工,之后分别测量木材的密度、色差、冲击韧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干缩率和湿胀率。结果表明:在该炭化工艺下单瓣豆的体积干缩系数降低了16.00%,尺寸稳定性有较大改善;抗弯强度增加了18.00%,径面、弦面和端面硬度分别增加了19.00%, 33.00%和50.00%,冲击韧性损失24.00%。负压轻炭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并且使其物理力学性能不受太大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