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7)
- 2023(16745)
- 2022(14430)
- 2021(13703)
- 2020(11359)
- 2019(25957)
- 2018(25868)
- 2017(49258)
- 2016(27399)
- 2015(30655)
- 2014(30912)
- 2013(30633)
- 2012(28760)
- 2011(25667)
- 2010(26049)
- 2009(23645)
- 2008(23778)
- 2007(21140)
- 2006(18521)
- 2005(16613)
- 学科
- 济(108146)
- 经济(108012)
- 管理(79030)
- 业(73799)
- 企(61042)
- 企业(61042)
- 方法(44918)
- 数学(38188)
- 数学方法(37655)
- 财(37306)
- 中国(32795)
- 农(29472)
- 地方(27103)
- 学(25515)
- 业经(24700)
- 制(22117)
- 务(20565)
- 财务(20485)
- 财务管理(20425)
- 农业(19468)
- 企业财务(19436)
- 银(18963)
- 贸(18934)
- 贸易(18919)
- 银行(18910)
- 理论(18449)
- 易(18297)
- 融(18108)
- 金融(18107)
- 行(18013)
- 机构
- 大学(383927)
- 学院(381929)
- 济(147236)
- 经济(143795)
- 管理(143760)
- 研究(134128)
- 理学(123013)
- 理学院(121510)
- 管理学(119113)
- 管理学院(118440)
- 中国(101863)
- 科学(85676)
- 京(83685)
- 财(76341)
- 所(70054)
- 农(66394)
- 研究所(63122)
- 中心(60480)
- 江(58445)
- 业大(57639)
- 财经(56989)
- 北京(53502)
- 范(52683)
- 师范(52108)
- 农业(52012)
- 经(51575)
- 院(48613)
- 州(47265)
- 经济学(43818)
- 省(42715)
- 基金
- 项目(253101)
- 科学(197073)
- 研究(183475)
- 基金(181358)
- 家(158941)
- 国家(157533)
- 科学基金(133665)
- 社会(112945)
- 社会科(106894)
- 社会科学(106868)
- 省(99329)
- 基金项目(95797)
- 自然(87592)
- 自然科(85543)
- 自然科学(85523)
- 教育(84211)
- 自然科学基金(83948)
- 划(83931)
- 资助(75449)
- 编号(74752)
- 成果(62738)
- 重点(56822)
- 发(56145)
- 部(55043)
- 课题(52496)
- 创(51911)
- 科研(48622)
- 创新(48479)
- 大学(46828)
- 教育部(46638)
- 期刊
- 济(169241)
- 经济(169241)
- 研究(117563)
- 中国(82526)
- 学报(65776)
- 财(62187)
- 农(61441)
- 科学(58180)
- 管理(54386)
- 大学(49119)
- 教育(46843)
- 学学(46070)
- 农业(42489)
- 融(36738)
- 金融(36738)
- 技术(32236)
- 财经(28120)
- 业经(27206)
- 经济研究(26781)
- 经(23962)
- 业(22274)
- 问题(21599)
- 图书(21592)
- 版(19231)
- 理论(18572)
- 科技(18398)
- 技术经济(17742)
- 现代(17038)
- 实践(16957)
- 践(16957)
共检索到58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川 于小雪
在审计过程中,面对财务报表项目异常波动,审计师需要判断可能的原因以便进一步审查。在这过程中审计师可能采用启发法。本文将探讨可得性启发法及其偏误问题,指出财务报表波动原因的主观频率、最近经历的差错以及审计师如何在记忆中组织财务报表波动原因,都可能影响审计师对项目波动的原因类型的判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继勋 杨明增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概率性判断任务时,会产生忽视基准比率和忽视信息可靠性的偏误。本文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审计判断时,是否会产生忽视基准比率和信息可靠性的偏误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过程中产生了忽视基准比率的偏误,但没有产生忽视信息可靠性的偏误,对可靠性不同的证据比较敏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易平良
一、企业合并准则及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最新进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CAS20,2006)及其应用指南,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所合并的企业必须构成业务。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该组合一般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奎
一、引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很多企业走出国门抄底并购外国企业,形成了一批新型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本部或母公司在我国境内,依托国内市场业务的深厚根基,不断上演蛇吞象的商业并购案例,诸如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部门等并购案例。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我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鸣 刘启亮 李祎
由于卖空限制或信息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会正向影响股票的特质波动率。财务报表作为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财务信息的主要工具,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未来收益形成正确的预期。那么,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是否能减弱异质信念对特质波动率的影响呢?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财务报表质量对异质信念和特质波动率正相关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财务报表质量越高,异质信念对特质波动率的正向影响越小。
关键词:
异质信念 财务报表质量 特质波动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卢冶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静
公平公正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也是组织行为领域的经典话题。本文旨在运用公平启发式理论,探讨公平判断中是否存在明显的主效应以及这种主效应的潜在影响。对165名MBA学生采用2×2×2的实验设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公平判断主效应明显,当程序信息先于结果信息呈现时,程序信息对个体的公平判断和满意度影响最为明显,反之,个体的公平判断和满意度主要受结果信息的影响;在程序不公平情形下,个体的公平判断和满意度更多受有利结果的影响,而当结果不利时,个体的公平判断和满意度更多受程序公平的影响。
关键词:
公平启发式 公平判断 主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玲
三大财务报表的项目之间及同一财务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有的是精确的勾稽关系,有的则是模糊的勾稽关系。模糊勾稽关系中的各项目虽无明确的等式关系,却逻辑联系紧密。这些模糊的勾稽关系是财务报表舞弊者较容易疏漏的地方,通过分析这些模糊勾稽关系可以识别财务报表是否存在"猫腻"。围绕三大财务报表项目间七个典型的模糊勾稽关系,分析其是如何勾稽的,以打通连接三大财务报表分析的通道,并提出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列出三大财务报表其他项目的模糊勾稽关系对应分析表,提供一种基于勾稽关系的更全面的财务报表分析依据和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钟文庆
曾有记者问企业家王永庆:"什么是管理?"他说:"管理就是报表。"财务方面的三张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正是试图从不同角度来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这三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丽
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项目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会影响项目开展的进程。基于对PPP项目风险敞口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性的分析,以河南省民权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对该项目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性展开研究,并提出在此过程中出现重大错报风险时的解决措施和下一步的审计程序,不仅可以为PPP项目公司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改进工作方法、完善财务报表审计程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明增 张继勋
审计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它一直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而决定审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审计判断质量。在审计判断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审计判断偏误是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要求注册会计师更多地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从客户环境因素出发,评估客户经营风险以及重大错报风险,而定性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更容易发生判断偏误,从而会影响审计的效率或效果。因此,审计判断偏误的研究对指导审计实践,提高审计判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审计判断 审计质量 审计判断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德林 杨英
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上市公司总是面临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危机而陷入财务困境之中。传统研究中,对财务危机预测主要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或模型进行,但这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并不实际。我们认为,基于财务数据异常值判断是比较实用、简便的方法,因为财务危机总是已经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异常表现出来。文章将通过公司历史财务表现、现实财务能力和未来财务潜力三个方面可以进行异常判断分析,达到预警效果。
关键词:
财务数据 异常值 判断 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河流 蔡淑琴
文章旨在重构财务报表与改进OhlsOn线性估值模型,以便使二者能够相互适配。通过对公司活动及其价值存量与流量关系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财务报表与OhlsOn线性估值模型之间存在的不适配性:传统财务报表不能识别剩余收益的来源,其杜邦财务比率与OhlsOn线性估值模型的关联性差,不能得到适用的折现率。在改进OhlsOn线性估值模型的同时,按照公司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的划分对传统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构,实现了二者的相互适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河流 蔡淑琴
文章旨在重构财务报表与改进Ohlson线性估值模型,以便使二者能够相互适配。通过对公司活动及其价值存量与流量关系的分析,指出了传统财务报表与Ohlson线性估值模型之间存在的不适配性:传统财务报表不能识别剩余收益的来源,其杜邦财务比率与Ohlson线性估值模型的关联性差,不能得到适用的折现率。在改进Ohlson线性估值模型的同时,按照公司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的划分对传统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构,实现了二者的相互适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鹏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问题。论文采用市值模型,以2001—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合并财务报表是否比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以及基于主体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否比基于母公司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虽然合并财务报表并不在所有样本期间比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但合并财务报表可以深入地揭示企业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风险,从而,合并财务报表是有用的。检验还发现,基于主体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比基于母公司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更具价值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