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3)
2023(8440)
2022(7039)
2021(6492)
2020(5270)
2019(11837)
2018(11413)
2017(22331)
2016(12247)
2015(13115)
2014(12820)
2013(12492)
2012(11520)
2011(10424)
2010(10339)
2009(9702)
2008(9393)
2007(8177)
2006(7347)
2005(6468)
作者
(35403)
(29653)
(29332)
(27943)
(18902)
(14220)
(13326)
(11444)
(11252)
(10558)
(10085)
(9577)
(9450)
(9366)
(9272)
(9122)
(9110)
(8883)
(8685)
(8579)
(7472)
(7251)
(7168)
(6918)
(6777)
(6553)
(6510)
(6458)
(5873)
(5862)
学科
(45225)
经济(45174)
管理(36640)
(35797)
(28331)
企业(28331)
方法(20597)
数学(18858)
数学方法(18655)
(14593)
(14243)
(13119)
贸易(13116)
(12880)
中国(12013)
业经(10300)
农业(9547)
(9193)
(9163)
(8638)
(8631)
财务(8624)
财务管理(8612)
银行(8600)
企业财务(8204)
(8154)
(8151)
(8121)
金融(8121)
地方(7722)
机构
学院(169244)
大学(167884)
(74609)
经济(73234)
管理(66753)
理学(57919)
研究(57895)
理学院(57346)
管理学(56460)
管理学院(56168)
中国(47693)
(34943)
科学(34692)
(34659)
(33725)
(29327)
中心(27913)
业大(27837)
财经(27602)
农业(27515)
研究所(26638)
(25560)
(25261)
经济学(23115)
经济学院(21120)
北京(20854)
(20654)
财经大学(20648)
(19965)
(19498)
基金
项目(115561)
科学(91373)
基金(86175)
研究(80364)
(76708)
国家(76062)
科学基金(64978)
社会(53086)
社会科(50575)
社会科学(50564)
基金项目(45190)
(44344)
自然(43308)
自然科(42370)
自然科学(42354)
自然科学基金(41648)
(38090)
教育(36348)
资助(35454)
编号(30950)
重点(25847)
(25815)
(24661)
(24609)
成果(24134)
创新(23002)
科研(22625)
国家社会(22363)
教育部(22039)
计划(21820)
期刊
(76940)
经济(76940)
研究(50336)
(30407)
中国(30373)
学报(28614)
(26676)
金融(26676)
(25374)
科学(25355)
管理(23381)
大学(21340)
学学(20630)
农业(19516)
经济研究(13707)
财经(13400)
业经(13192)
教育(12800)
技术(12031)
(11406)
(10241)
问题(10126)
(10069)
国际(9278)
理论(8452)
商业(8280)
(8093)
技术经济(7926)
科技(7839)
实践(7620)
共检索到25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元  王擎  
货币政策通过流动性调控影响银行信贷,监管当局的流动性约束政策促使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水平进而约束信贷增长,并对货币政策的信贷调控产生影响。虽然我国于2015年删除了75%的存贷比红线,但以存贷比为代表的流动性约束指标是否影响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依旧引发思考。本文基于2007—2016年我国89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约束的信贷传导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检验了银行微观流动性水平差异和宏观货币政策环境变化对信贷调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流动性约束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较强的流动性约束下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加敏感;(3)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会影响流动性约束下货币政策信贷调控的最终效果,流动性约束和货币政策的交互作用对流动性水平较高的银行更加有效,对流动性水平较低的银行没有显著影响;(4)货币政策环境较为宽松时,流动性约束下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调控具有不对称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然  陈忱  曾辉  龚六堂  
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这使其具备独特的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运用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周期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于商业银行融资规模的顺周期变动,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变动是逆周期的。本文随后构建DSGE模型刻画中国的银行体系,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的信贷约束机制,有效解释了影子银行的逆周期特征。模型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与存贷比监管冲击是导致中国影子银行信贷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且这两类冲击分别通过商业银行面临的两类信贷约束——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存贷比约束——导致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逆周期变动。反事实模拟验证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造成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被部分替代,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管衍锋  徐齐利  
为深入研究在资本约束下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本文选取225家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7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信贷风险的提高,对于上市商业银行来说,信贷风险与货币政策显著相关,而非上市商业银行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货币政策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研究文献,为决策部门调整货币和资本监管政策,注重银行异质性和资本充足特征,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罗诚剑  
本文以纺织产业为典型案例,分析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对纺织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纺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其实现机制是加速效应改变企业的外部融资边际溢价;在纺织产业链中处在不同层次的企业,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制定货币政策过程中,既要关注总量也应关注结构,应考虑对纺织产业等传统产业的市场纠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谭文  
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将会产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将会产生道德风险,这将影响到银行从存款人那里吸收存款,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因此,在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公开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当银行的资本越充足时,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产生的道德风险越少,银行就会越容易从存款人那里吸收到资金,进而会发放更多的贷款。反之,则相反。本文采用模型的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本文就我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国家对国有独资银行的信用担保的退出和我国新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运达  马草原  
本文通过向Bernanke-Blinder的CC-LM模型植入信贷风险与资本金约束,基于扩展的一般均衡框架探讨了信贷风险评估与资本金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信贷风险与资本充足率构成了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双重约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对此双重约束的因应。以扩展的CC-LM模型为基准,文章从信贷风险和资本金约束的角度,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尤其是两轮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恩慧  许月丽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有银行集中度、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规模,随着我国加深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促使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将简化的Kopecky-VanHoose(2004a)货币信贷模型与Bernanke-Blinder(1988)提出的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显性解的形式研究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及经济的影响,了解资本监管与准备金管理对信贷及经济影响效果和途径的差异性,并为协调二者的关系提供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6市联合调查课题组  张晓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虹  
文章以1996-2012年的相关季度统计数据,运用STR模型和LM统计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及地区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特性,即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庆  
信贷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德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探寻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