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2)
2023(5642)
2022(4689)
2021(4223)
2020(3482)
2019(7509)
2018(7200)
2017(13236)
2016(7464)
2015(7795)
2014(7502)
2013(7238)
2012(6585)
2011(5922)
2010(5863)
2009(5164)
2008(4938)
2007(4147)
2006(3440)
2005(2841)
作者
(25013)
(20924)
(20815)
(19480)
(13099)
(10341)
(9246)
(8375)
(7893)
(7220)
(7215)
(6821)
(6810)
(6700)
(6574)
(6435)
(6350)
(6341)
(5975)
(5918)
(5578)
(5077)
(4845)
(4735)
(4702)
(4589)
(4532)
(4522)
(4467)
(4274)
学科
(25897)
经济(25867)
(20206)
管理(20048)
(15396)
企业(15396)
方法(13023)
数学(11971)
数学方法(11874)
(8199)
(7614)
(7171)
贸易(7171)
(7000)
(6828)
中国(6499)
业经(5818)
农业(5671)
(4897)
财务(4886)
财务管理(4882)
技术(4873)
企业财务(4662)
(4615)
环境(4562)
(4171)
银行(4114)
地方(3982)
(3911)
金融(3911)
机构
大学(106393)
学院(105685)
(40881)
经济(40251)
研究(38643)
管理(38371)
理学(34710)
理学院(34250)
管理学(33384)
管理学院(33213)
(31334)
科学(28325)
中国(26796)
农业(25463)
业大(25310)
(22046)
(21581)
研究所(20389)
农业大学(17564)
中心(16891)
(16437)
(14784)
财经(14013)
(13760)
(13673)
(13411)
科学院(13102)
(13091)
北京(13055)
(12971)
基金
项目(81984)
科学(63007)
基金(61009)
(57842)
国家(57389)
研究(48939)
科学基金(47407)
自然(34433)
自然科(33684)
自然科学(33669)
自然科学基金(33101)
基金项目(33061)
(32452)
社会(32164)
社会科(30612)
社会科学(30603)
(28016)
资助(24064)
教育(22042)
计划(18975)
重点(18772)
科技(17438)
(17406)
(17061)
科研(16968)
(16919)
编号(16614)
创新(16357)
(16350)
(14825)
期刊
(37069)
经济(37069)
学报(29837)
(27497)
研究(23991)
科学(23261)
大学(20885)
学学(20486)
农业(18323)
中国(17349)
(11939)
管理(11877)
(10137)
业大(9767)
农业大学(8063)
(7519)
(7334)
金融(7334)
经济研究(7080)
林业(6961)
业经(6724)
科技(6705)
财经(6591)
技术(5808)
中国农业(5650)
(5591)
问题(5384)
自然(5312)
教育(5272)
商业(5101)
共检索到139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伟欣  尹宝重  张彦丽  张月辰  
为了明确初花后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 3个生育时期进行短日照诱导,研究其对小豆叶片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降低2个小豆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同时,净光合速率也呈现降低趋势,从而导致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2 h的EF-ES处理下受短日照诱导的影响较大,导致碳氮代谢速度减慢,此时,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可见,碳代谢的速度与蔗糖合成酶(SS)活性有关,但2个品种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短日照诱导下的变化却不同,冀红9218的SPS活性在3个时期较对照升高,而唐山红小豆却降低,这与品种的熟性有关;而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受短日照的影响不大。初花后短日照诱导效应较开花前减弱,但还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小豆叶片内的生理参数通过短日照诱导而被削弱,进而影响小豆的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伟欣  谢颍  刘明  张月辰  
为明确短日照对小豆生长发育、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不同生育时期短日照诱导处理来调查小豆的形态指标、开花时间及开花节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测定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平均茎粗和主茎节数变小、白红2号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节间长度升高,唐山红小豆降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并降低开花节位;短日照诱导使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在开花期明显升高,在结荚期降低,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在开花期无明显变化,在结荚期,白红2号明显降低,唐山红小豆升高;短日照诱导对开花期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结荚期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白红2号在开花期和结荚期的F...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宝重  张月辰  陶佩君  尹淑丽  邓小鹏  郭程瑾  
通过光周期诱导的方法,对中晚熟红小豆品种冀红4号红小豆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叶龄(LF)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基本高于自然光(CK)处理而低于连续短日照(SD)处理;随着叶龄增大,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光周期诱导可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叶龄表现有所差异,与SD处理交替上升;诱导可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连续诱导出现累积效应;2LF是光周期诱导可溶性蛋白变化最敏感的时期,从这个时期起单个叶龄诱导可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连续诱导却可提高;LF处理下类胡萝素总体含量高于另2个处理,而LF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仅在3叶龄前高于CK,随后出现下降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伟欣  张彦立  任帅  谢颍  刘明  魏岩  张月辰  路战远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时期短日照诱导对小豆籽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豆早熟品种白红2号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于出苗-分枝、分枝-开花和出苗-开花3个生育时期进行短日照(10h光/14h暗)诱导,研究其对小豆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2个小豆品种出苗至开花和鼓粒至成熟期的时间均较对照(自然光照)提前,白红2号的处理Ⅰ(出苗-分枝)、处理Ⅱ(分枝-开花)开花至结荚期分别提前3和1d,所需积温和累积日照时数减少,处理Ⅲ(出苗-开花)延迟1d;唐山红小豆3个处理的开花至结荚期及2个品种结荚至鼓粒期的时间都延迟,所需积温和累积日照时数增加。白红2号各处理的籽粒长、籽粒宽、单粒质量、单粒体积及千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伟欣  尹宝重  任帅  张月辰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10 h和12 h)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初花后短日照处理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同时开花时间也增加,与对照相比,‘冀红9218’在10 h和12 h光照下开花分别提前6、3、7 d和7、6、9 d,‘唐山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潘銮银  宋红改  蒋晶  乔桂荣  李海营  王扬  林永生  卓仁英  
以文心兰Oncidium flexuosum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1/2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对不同叶位、叶片大小(叶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诱导体胚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幼苗的叶尖、叶基部切口、叶面切口、叶面和叶缘均能诱导出体胚,绝大部分体胚能形成二次体胚并能分化成多个类原球茎(PLBs)。②诱导体胚的最佳外植体材料是取自带根幼苗15mm长叶片。③诱导体胚的适宜培养基组成如下:1/2MS培养基(其中微量元素和有机添加物为全量,铁盐减半),磷酸二氢钠170.00mg·L-1,谷胺酰胺1000.00mg·L-1,蛋白胨1000.00mg·L-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谢甫绨  
选用沈农8号为试材,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对空间诱变育种后代SP2和SP3代以及留地面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空间诱变对大豆叶片形态和生理性状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处理增加了沈农8号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3个层次的叶柄长度,上层叶柄长度总的平均值与对照相比增加了4.27%,中层增加了2.83%,下层增加了2.73%,有利于增强植株中下层叶片的调节能力。空间诱变处理减小了沈农8号的叶柄与主茎夹角,当叶柄与主茎夹角较小时,太阳光可入射到叶层深处,改善植株底部叶片的受光状况。与留地面对照相比,叶色值和光合速率都有一定的提高,而蒸腾速率则相对降低。比如,在SP2代中,开花期的光合速率变幅为1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俊卿  云兴福  马立国  刘杰才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一真叶期(第一真叶横宽 5 cm)进行2次诱导。然后对其第一真叶的POD,PPO,PA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POD,PPO,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诱导后10 d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筛选出导致POD,PPO,PAL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彦妮  董亚茹  卓丽环  张远东  
以复叶槭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多种激素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叶外植体在各种培养基上均形成愈伤组织,但没有出现芽的分化。茎段外植体在多种培养基上均产生愈伤组织,但仅在MS+0.000 5mg.L-1TDZ+0.01 mg.L-1NAA培养基上出现再生芽,芽的分化率为22.8%,在MS+0.1 mg.L-1NAA上生根率为83.3%,移植后成活率为86.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艳  黄卫东  陈贵林  岳鑫  
【目的】研究质膜ATP酶(H+-ATPase)在机械胁迫诱导植物防御反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酶活性生化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和电镜细胞化学观测方法,研究机械伤害对豌豆幼苗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同时结合药理学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质膜H+-ATPase与活性氧积累在伤害防御反应中的关系。【结果】机械胁迫能诱导质膜H+-ATPase活性提高,但并未改变该酶蛋白含量;抑制质膜H+-ATPase活性,伤诱导的H2O2累积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提高随之被抑制,活性氧清除剂处理对伤诱导质膜H+-ATPase活性提高没有影响。【结论】质膜H+-ATPase参与机械胁迫诱导防御反应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蜀秋  
研究了蚕豆离休叶片失水10%后,叶片与其气孔保卫细胞脱落酸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龄的关系。未受胁迫叶片脱落酸含量在成熟叶片中高于幼嫩叶片,保卫细胞中脱落酸含量均在很低的水平。在叶片自然失水10%的10min内,叶片的脱落酸含量几乎无变化,但保卫细胞的脱落酸含量增加5倍以上。4h后,叶片脱落酸含量也显著增加,从最幼嫩叶片到成熟叶片分别达到处理前的25,26,17,10和6倍。因是离休叶片,排除了脱落酸的其他来源,说明叶片在失去膨压时合成并积累脱落酸;所有保卫细胞脱落酸含量都增加30倍以上,以第2,3片完全展开叶片的保卫细胞最为敏感,其脱落酸含量增加40倍以上。失水处理后保持湿润恢复膨压的叶片和其保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青峰  李国怀  浦艳吉  姚延兴  
以Nubiana叶片为试材,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及褐变调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ubiana叶片愈伤的诱导及继代培养以WPM附加BA 0.5 mg/L和2.4-D 2.0 mg/L的培养基上效果最好;0.1%的柠檬酸(CA)具有明显地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抑制褐变的作用,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效果最差;3%的葡萄糖(Glu)最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获得较好的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是:WPM+BA 0.5 mg/L+2,4-D 2.0 mg/L+Glu 3%+CA 0.075%~0.1%,暗培养28~30 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楠  洪永聪  丁兆堂  王玉  
本文研究冷驯化过程中茶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分离冷驯化茶苗叶片的低温诱导蛋白。结果表明:①与离体叶片相比,冷驯化茶苗叶片更适宜用来分离茶树低温诱导蛋白,其表现为质膜相对透性变化不大,而且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②与丙酮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和直接提取法相比,改良Tris-HCl法最适于冷驯化茶苗叶片低温诱导蛋白的分离提取,其特点是蛋白样品得率高、蛋白条带多且清晰、杂质干扰程度少、操作步骤简易。另外,在冷驯化蛋白提取样品中还发现了大小分别为25、35和90 KDa的蛋白差异条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美霞  戴洪义  
以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因型、暗培养、AgNO3对苹果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福早红、鲁加3号和鲁加6号3个苹果品种的组培苗叶片分化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4mg/L+NAA0.20mg/L,MS+6-BA4mg/L+NAA0.10mg/L,MS+6-BA4mg/L+NAA0.05mg/L;基因型是决定苹果组培苗叶片分化的重要因素,3个苹果品种叶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福早红、鲁加6号、鲁加3号;暗培养可以明显促进苹果叶片进行脱分化,提高叶片的分化率,苹果叶片暗培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5d;AgNO3抑制苹果叶片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莫竹承  庞万伟  刘珏  李滨  
为了抢救性保护我国濒危植物膝柄木,以叶片外植体为培养材料,在叶片背面划痕,配制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4-D和6-BA,设置不同的暗培养时间,做3个重复的L3(43)正交设计试验,探讨各因子对膝柄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暗培养时间>2,4-D>划痕数,6-BA的影响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诱导膝柄木叶片愈伤组织各因素最佳浓度组合是:2,4-D=1.0 mg/L,6-BA=0.5 mg/L,划痕=4~5条,暗培养=30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