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3)
- 2023(8283)
- 2022(7073)
- 2021(6302)
- 2020(5269)
- 2019(11928)
- 2018(11306)
- 2017(21594)
- 2016(11699)
- 2015(12879)
- 2014(12501)
- 2013(12258)
- 2012(11405)
- 2011(10354)
- 2010(10513)
- 2009(9475)
- 2008(9531)
- 2007(8208)
- 2006(7240)
- 2005(6291)
- 学科
- 济(45480)
- 经济(45427)
- 业(30765)
- 管理(30414)
- 企(22481)
- 企业(22481)
- 贸(22439)
- 贸易(22432)
- 易(21839)
- 方法(21836)
- 数学(18853)
- 数学方法(18662)
- 农(16081)
- 学(11770)
- 中国(10623)
- 财(10597)
- 业经(10010)
- 出(9485)
- 农业(9088)
- 关系(8262)
- 融(8147)
- 金融(8146)
- 地方(7803)
- 环境(7763)
- 口(7646)
- 出口(7640)
- 出口贸易(7640)
- 技术(7357)
- 银(7326)
- 制(7321)
- 机构
- 大学(175600)
- 学院(174655)
- 济(74469)
- 经济(73377)
- 研究(64556)
- 管理(62646)
- 理学(55402)
- 理学院(54675)
- 管理学(53627)
- 管理学院(53335)
- 中国(46151)
- 科学(42546)
- 农(41014)
- 京(36630)
- 所(34835)
- 农业(33270)
- 业大(32893)
- 研究所(32541)
- 财(29973)
- 中心(27493)
- 财经(25027)
- 江(24692)
- 经济学(23260)
- 院(23166)
- 经(22921)
- 北京(22247)
- 农业大学(22031)
- 范(22008)
- 师范(21623)
- 经济学院(21436)
- 基金
- 项目(124670)
- 科学(96808)
- 基金(92209)
- 家(85003)
- 国家(84365)
- 研究(82061)
- 科学基金(69648)
- 社会(53151)
- 社会科(50613)
- 社会科学(50598)
- 基金项目(49016)
- 自然(47863)
- 省(47574)
- 自然科(46821)
- 自然科学(46801)
- 自然科学基金(45981)
- 划(41719)
- 资助(37309)
- 教育(37118)
- 编号(30428)
- 重点(29174)
- 部(27432)
- 发(26941)
- 创(26166)
- 计划(25759)
- 科研(25044)
- 创新(24640)
- 业(23276)
- 成果(23200)
- 国家社会(22849)
共检索到247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向丽
进入新世纪以来,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地位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新贸易理论中被边缘化的初级产品,出现了重新向国际贸易舞台中心回归的趋势。可以预料,由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共同作用,初级产品贸易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显现,应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初级产品 地位 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晓红
一、香港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 香港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口条件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狭小的都市空间,使得香港在开埠之初就已确定了贸易都市的发展道路。贸易是香港现代经济的重要基础,不能想象一个贸易业萎缩的香港,会有繁荣稳定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宝华 黄坤
基于1993年1月~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Granger方法检验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机制;然后分析和定量研究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承前启后,是整个传导链的核心因素;(2)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都非常显著,并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中国经济的蔓延和渗透,这种负向影响的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曾寅初 吴金炎 夏薇
本文以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农产品争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国家农业有效政治力量的不同,对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屏 甘菊 崔雅郡
回顾我国的猪肉产品出口历程,不难发现以下规律或特点:80年代中期以前,国外进口肉类加工产品时,只要我国检验检疫机构检验产品卫生质量合格并签发检验证书后,产品就可以顺禾IJ通关,但80年代中期以后,进口国不但要求出口国出口食品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还要求出口国食品加工企业也符合其要求。90年代中期以后,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但要求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工厂卫生条件都符合其要求,而且开始关注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环境污染情况、动物饲养阶段的动物卫生状况以及动物防疫体系等。这种变迁的趋势体现了国外“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理念,同时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环境因素在猪肉产品国际贸...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如 胡冰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从小额顺差陡然变为巨额逆差,在此变化过程中,凸显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竞争中的颓势,这种颓势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必须从根源入手,找出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时
一提到初级产品贸易,很自然地就会与发展中国家和贫穷联系在一起。在二战后至今的半个世纪里,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特别是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引起了举世关注。但发展中国家经济无论以怎样快的速度增长,都未曾脱离初级产品贸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小碧
国际贸易中间商如何应对互联网+的跨国冲击是近年来学界有关国际贸易是否会"脱媒"的前沿课题。本文将国际贸易中间商引入传统企业异质性模型,构建国际贸易中间商范围经济效应模型,利用中国2000—2009年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范围经济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反脱媒机制,从而为学界有关"脱媒"对国际贸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域。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中间商将固定贸易成本分摊在多品类商品上的显著范围经济效应是国际贸易反脱媒的核心机制;与新新贸易理论有关"只有生产率大于λX的企业才出口"的结论不一致,生产率门槛值受到贸易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市场竞争程度越高,生产企业越有意愿和能力选择中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花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农产品国际贸易受到"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的影响,加之WTO规则体系受到区域贸易协定的挑战,表现出关税保护越来越严、农产品贸易标准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环境越来越紧的特点。我国应积极推进WTO改革以维护既有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以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积极加快农业产业和贸易结构调整以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积极防范农产品贸易风险以完善农产品进口检测机制,推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国际贸易变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喻美辞
与2000年相比,2021年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集中度和国别集中度双双下降,发展中经济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实证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21年,中国是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增量的贡献为9.45%,降低了可贸易农产品的产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重构了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另外,中国践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遏制了谷物进口的过快增长,从而对稳定谷物国际贸易格局、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佩玉
﹃内地因素﹄与香港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郑佩玉从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形成及演化的角度来看,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已经历了传统国际贸中心和现代国际贸中心两个发展阶段。传统国际贸中心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特点是以有形的商品贸...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张亚
高等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属性,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性反映着高等教育与生产交换的一种关系,是高等教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高等教育贸易性,是指高等教育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交易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即参与国际贸易的潜在能力和可贸易程度。其决定因素有产业性因素、比较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贸易性 决定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良 金凤君 王成金
本文回顾了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使用2002年103个国家的商品出口贸易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首位联系分析,对国际贸易空间格局,尤其是国际贸易流向与贸易组团进行了研究。着重指出了国际商品贸易体系中的等级结构和核心国家,分析了区域性贸易组团形成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美国和欧盟是第一级贸易中心,是世界性核心;中国和日本是第二级中心,是世界性贸易核心的候补者;俄罗斯联邦、韩国、印度、巴西、新加坡、沙特等则为第三级的区域性贸易核心。贸易组团的组成反映了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中华地区表现为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特区为核心的双星体系,香港特区在中国国际贸易中仍起重要的中转作用。
关键词:
贸易流 组团 模式 全球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宁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成果,显现出了日益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西方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林产品国际贸易形成较大壁垒,增加了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深入研究中国林产品贸易壁垒、探究其影响与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程宝栋、缪东玲和宋维明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产品国际贸易》一书,基于国际化视角,
关键词:
林产品 《林产品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壁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军领 范爱军
在不确定需求以及国际分散化生产的背景下,运输方式的选择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文章利用详细的日本海关数据对中日机电产品贸易中的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需求的不确定性越大、国际分散化生产越普遍,国际贸易中采用航空运输的可能性和比重越大;相比一般产品贸易,零部件贸易的航空运输比重更高。改善航空运输业的效率有助于增强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关键词:
运输方式选择 国际贸易 中日 机电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