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4)
2023(3704)
2022(2966)
2021(2509)
2020(2097)
2019(4906)
2018(4699)
2017(10311)
2016(5508)
2015(6094)
2014(6070)
2013(6055)
2012(5221)
2011(4434)
2010(4369)
2009(3974)
2008(3615)
2007(3453)
2006(3025)
2005(2733)
作者
(13722)
(11801)
(11674)
(11309)
(7357)
(5605)
(5047)
(4528)
(4492)
(4183)
(4109)
(3816)
(3789)
(3784)
(3643)
(3572)
(3456)
(3376)
(3366)
(3165)
(2838)
(2816)
(2751)
(2749)
(2665)
(2615)
(2515)
(2391)
(2388)
(2334)
学科
(28957)
经济(28931)
(15367)
方法(13870)
数学(13236)
数学方法(13201)
管理(11512)
中国(11482)
(10150)
(9454)
收入(8775)
农业(8430)
(7808)
企业(7808)
地方(7064)
(6517)
劳动(6499)
(4712)
(4710)
国民(4654)
税收(4607)
业经(4549)
(4478)
国民收入(4327)
(4216)
贸易(4214)
(4172)
财富(4172)
(4092)
发展(4082)
机构
学院(75767)
大学(75147)
(41870)
经济(41367)
管理(28966)
理学(25775)
理学院(25548)
研究(25240)
管理学(25239)
管理学院(25096)
(18482)
中国(18050)
经济学(15773)
财经(15179)
经济学院(14586)
(14400)
(14065)
科学(13016)
(12041)
财经大学(11372)
(11164)
中心(11026)
研究所(10886)
(10821)
业大(9717)
(8980)
(8864)
师范(8801)
经济管理(8786)
北京(8693)
基金
项目(52987)
科学(43381)
基金(41521)
研究(38638)
(35788)
国家(35511)
科学基金(31198)
社会(29186)
社会科(27865)
社会科学(27863)
基金项目(21814)
(19515)
自然(18151)
自然科(17809)
自然科学(17805)
自然科学基金(17512)
教育(17472)
资助(16866)
(15968)
编号(13917)
国家社会(13584)
(12657)
(11773)
重点(11642)
教育部(11468)
人文(11360)
(10722)
社科(10550)
成果(10470)
(10372)
期刊
(41899)
经济(41899)
研究(24167)
中国(14690)
(13507)
(10601)
管理(10013)
科学(9906)
学报(9800)
经济研究(8284)
大学(8238)
财经(8048)
学学(8007)
(7128)
农业(7035)
问题(6248)
业经(6064)
(5701)
金融(5701)
技术(5591)
统计(5019)
技术经济(4374)
(4348)
教育(4233)
(4071)
决策(3939)
世界(3886)
经济问题(3848)
商业(3846)
(3271)
共检索到108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楚亮  李实  
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对随后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失业与收入)具有一定的影响。初次就业搜寻时间越来越长;本人的人力资本特征、是否高考以及父母身份对于初次就业搜寻时间都有显著的影响。尽管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延长将导致就业者接受不稳定的就业机会,对工资收入也在较长时期中具有负效应,但其再就业概率在上升,失业持续时间有所缩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王建平  
文章探讨了家庭决策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失业的影响,认为劳动力回流会降低流入者的现存失业率进而拉低城镇总体失业率。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作者对城镇失业与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就失业概率而言,农村流入人口远低于城镇居民;镇居民低于市居民;女性高于男性;年轻组远高于其他年龄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体最低,但高校新近毕业生却较高。另外,区域发展模式影响其失业模式。失业水平在东北、武汉、重庆老工业基地出现了本地居民、农民工和总体均高的"三高"模式,在京、津、沪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本地居民高、农民工低和总体居中的"高低中"模式,仅在国有、私营、和"三资"企业平衡发展的华东沿海地区出现了本地居民低、农民工低和总体低的"三低"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金东  唐诗涵  
劳动力市场冲击下初次就业市场不景气会给青年就业者带来持久的收入损失,同时造成不同就业队列间和同一就业队列内的收入差距,从而恶化收入分配。本文以SARS疫情暴发叠加高等教育扩招首批本科生毕业季的2003年为事件冲击时点,基于城镇住户调查(UHS)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市场负面冲击对青年就业群体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其一,劳动力市场冲击下的失业风险显著加剧了青年人力资本错配问题,造成了初次就业青年群体相对收入下降的疤痕效应;其二,2003年就业的青年群体收入相比非2003年就业的青年群体显著偏低,这一收入差距持续4年才逐渐消失;其三,疤痕效应的显著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于不同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低学历和体制内群体的收入影响更大,性别间和不同地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其四,青年群体收入水平的下降阻碍了消费升级,在短期内因为超前消费保持了消费升级态势,但对发展享受型消费的负面效应从第二年开始显现并持续到第五年。本文的研究显示出失业风险冲击对青年就业不仅仅是短期数量上的影响,更是长期质量上的影响,造成消费疲软的关键仍然在于就业质量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未来中国精准施策稳就业、促消费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揭示了促进青年更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的人口学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华昱  刘厚俊  
利用中国家庭与城市层面数据,考察不同技能劳动力集聚对改善劳动者收入与就业水平所起的作用、该作用的空间范围、以及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得到以下四点发现:首先,代表高技能的高端服务业劳动力集聚正成为推动收入与就业水平增长的核心动力,制造业次之;其次,劳动力市场多样化程度上升有助于提升收入与就业水平,低端劳动力的作用不可或缺;第三,劳动力集聚所产生的影响在由城市中心外延至18公里处达到峰值后下降,呈空间局部性;最后,在给定人口密度的情况下,交通网络与互联网扩大了高、中技能劳动力集聚的作用,但交通网络的边际效果高于互联网。因此,多元包容的劳动力市场更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福利,有限空间内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志刚  
本文运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了较为准确的乡——城劳动力流动数量和城镇失业数据,并结合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地区分析法”和probit模型——对“进城农村劳动力增加显著提高了城镇失业”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总的来看,这一假说并未得到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尽管有证据表明城镇中等受教育程度的中年人的失业风险比其他群体更易受到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幅度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当心。这意味着没有理由以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和迁移的方法来取得城镇失业状况的改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宁阳  汪晓银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否会增加城镇失业。农民工对城镇双重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同。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主要表现为替代关系,农民工进城会增加城镇失业。在高级劳动力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互补关系,农民工进城会增加城镇就业。本文利用2004—2007年全国31个省份反映城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指标作为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数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把城镇失业增加归咎于进城农民工增加是没有依据的,限制农民工进城的政策是不合理的,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是不公正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金成武  
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2006年城乡人口数据,运用多种方法考察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异。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后,城镇就业人口的人均收入一般高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在控制了外出务工或就业的选择偏误后,两类人口的收入方程中的许多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认为,两类人口的收入差异并不能完全由个人特征差异及行业间差异来解释,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在经济福利方面被区别对待的事实。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降低劳动者因户籍身份而被区别对待的程度,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璐  徐雷  
基中国于2004~2011年的实证分析面板数据,可以发现,整体来看,最低工资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就业成正相关,而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对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分部门来看,城镇国有单位的劳动力就业与最低工资水平的滞后一期显著正相关,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就业与当期最低工资水平成正相关。城镇化发展对提升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最显著,东部地区较高的投资水平对其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具有负效应。因此,政府需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冲击,进一步理清最低工资的劳动力就业效应,通过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桓  
本文所论的经济数学模型是指湖南省科委下达湖南财经学院与湖南省劳动厅的科研课题《湖南省城镇劳动力就业宏观管理研究》中提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就模型给城镇劳动力就业提供出的一些重要信息进行阐述,以便为有关领导部门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参考,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劳动力就业研究的一些数量依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学院地处辽宁省铁岭市新城区。设有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电子工程、财经管理等四个系,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化技术、会计电算化等15个专业。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学院实习实训设备先进齐全。建有现代化大型实训车间7个,实验、实训室34个,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铣床、焊接、汽修、物流、电子、计算机、楼宇智能化等实验实训设备190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00万元。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德国吉夫霍恩第二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建立了"中德职教合作基地",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提高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实  吴珊珊  邢春冰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本文使用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长期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8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考察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其中,采用明瑟(Mincer)工资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持续上升;运用Shorrocks分解方法发现,受教育程度在工资收入分配中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不断弱化;使用反事实方法在将工资收入差距分解为条件分布(价格效应)和特征分布(组成效应)后发现,价格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工资收入分配变化以及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纯槿  李实  
基于1989~2009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如何导致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了过去20年里中国城镇劳动收入不平等扩大一方面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上升引起社会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由户籍制度壁垒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揭示出,所有制、户籍、性别、经验和地区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率趋于下降,教育和职业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基本政策含义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在于降低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薛姣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锋  薛姣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U型关系,整体上营商环境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异质性方面研究看,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U型关系;从营商环境分类指标看,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国际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与整体一致,法治环境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并不显著。此外,就业结构与创业能够负向调节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延缓U型曲线拐点的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