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3)
2023(2976)
2022(2609)
2021(2448)
2020(1938)
2019(4419)
2018(4270)
2017(8011)
2016(4527)
2015(5246)
2014(5090)
2013(5242)
2012(5149)
2011(4721)
2010(4761)
2009(4361)
2008(4265)
2007(3854)
2006(3488)
2005(3237)
作者
(16685)
(14116)
(13862)
(13218)
(8830)
(7006)
(6228)
(5536)
(5479)
(4995)
(4917)
(4802)
(4766)
(4749)
(4563)
(4427)
(4311)
(4197)
(4122)
(4108)
(3687)
(3577)
(3492)
(3297)
(3252)
(3245)
(3103)
(3057)
(3005)
(2911)
学科
(17343)
经济(17315)
管理(11221)
(9147)
(7221)
企业(7221)
(7208)
方法(6633)
数学(5575)
(5525)
数学方法(5477)
中国(4737)
(4725)
(3840)
(3711)
业经(3571)
(3204)
金融(3204)
农业(3183)
地方(3147)
(3057)
贸易(3056)
收入(2995)
(2967)
理论(2755)
(2730)
环境(2712)
(2449)
银行(2416)
(2402)
机构
大学(71080)
学院(68850)
研究(32107)
(24823)
经济(24243)
中国(23772)
科学(23274)
管理(20357)
(19069)
(19038)
研究所(17486)
(17205)
理学(17059)
理学院(16679)
管理学(16210)
管理学院(16097)
农业(15536)
业大(13943)
中心(13226)
(12020)
(11804)
(11299)
(11175)
北京(11170)
科学院(10847)
(10814)
(9725)
农业大学(9723)
实验(9712)
师范(9499)
基金
项目(48433)
科学(36682)
基金(35238)
(34606)
国家(34359)
研究(29131)
科学基金(26920)
自然(20201)
自然科(19685)
自然科学(19675)
自然科学基金(19329)
基金项目(18192)
(17765)
社会(17103)
(17072)
社会科(16045)
社会科学(16037)
资助(15027)
教育(12691)
重点(12115)
计划(11736)
科技(10734)
(10462)
(10270)
编号(10234)
科研(9879)
(9250)
专项(8991)
创新(8812)
成果(8614)
期刊
(29718)
经济(29718)
研究(20899)
学报(19081)
(16972)
中国(16886)
科学(16012)
大学(13041)
学学(12464)
农业(11559)
(8821)
管理(8470)
(6494)
教育(6467)
(6122)
金融(6122)
业大(5515)
资源(5067)
经济研究(5032)
财经(4882)
农业大学(4492)
(4354)
林业(4265)
(4207)
技术(4166)
业经(3840)
问题(3634)
自然(3617)
中国农业(3549)
科技(3521)
共检索到10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东黎  
单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对初次分配格局的影响在时间序列视角上的规律是: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本报酬份额提高、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当经济发展到一较高水平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本报酬份额下降、劳动报酬份额提高。这一规律在不同国家的横截面视角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资本报酬份额较高、劳动报酬份额较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资本报酬份额较低、劳动报酬份额较高。同时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机制(健全或扭曲)也是影响初次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张东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国强  
一、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1978~2004年中国的初次分配格局进行细化研究,把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要素分配份额特征进行总结,可以得出我国国民经济要素分配份额的产业特征。在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特征表中(见表1),sl定义为劳动份额,是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俊文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太增  喻璐  
金砖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正处于进一步的演变中,稳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南非"利润侵蚀工资"的趋势十分明显,俄罗斯则表现为居民收入、政府收入对企业利润的侵蚀,印度居民份额之低、企业份额之高超乎想象。居民份额偏低、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居民份额没有出现明显的"U"型趋势是金砖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大国"U"型拐点迟迟没有出现,说明拐点是否出现不完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结果,可能与国家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国民收入分配导向等存在密切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向刚  刘昱  
本文应用创新理论和系统理论,分析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形成要素和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揭示企业持续创新过程形成的基本规律性特征,为揭示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惠雄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目的与动机,二是实现目的的约束条件。作者认为,不管人们行为的具体目标如何变幻,行为的最终目的永远是唯一确定的;也不管有多少种约束条件,归根结底,只有人类自身的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或者叫人力资源稀缺性约束这一条。因此,事实是,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抽象为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对立统一于人类自身的两条单一性规则——生命的有限性约束与有限生命对于快乐的无限追求,支配着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的全部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新伟  
本文作者经过长期的期货交易和对石油价格的统计和思考分析,发现石油价格有6条基本规律。根据这6条基本规律,就不难预测解释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家石油储备计划和石油价格政策的制定有明确的指引作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晓骏  
论文献发展的基本规律杨晓骏Abstract:Startingwiththerelationbetweeninteriorstructureandfunctionsofdocuments,thepaper5basiclawsofdocumentdeve...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世隆  
当代世界占主导地位与起主要作用的经济势力出现分化、组合、兴衰、消长,从而形成以综合经济实力为主要标志的多极格局,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四大基本规律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来。经济生活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与世界科技不断纵深发展所以称为世界经济领域的四大基本规律,因为它们都具备普遍、大量、长期、持续发生作用的四种属性,范围大、影响大。由于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着世界经济领域起作用的主要规律不应是如像单独在资本主义经济或社会主义经济领域中那样只有一个基本规律。必须把经济规律与世界经济趋势或趋向明确加以区别。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震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遵循产教融合的本质规律。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不同类型的知识相互融合、技术技能的跨界积累与创新,这是其发展的主线与核心。产教融合符合技术技能形成所需的五个重要特征,即“整合性”“情境性”“实践性”“动态性”“弱迁移性”。未来,应把握好产教融合中的教育相对性,实现产教融合的分类施策,以此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贺洋  
本文基于Bhaduri-Marglin模型,结合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和信贷约束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国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潜力释放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宏观数据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显示,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而且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信贷约束的存在显著影响了初次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合理配置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投资领域相关改革政策的推行时机和推行力度,有助于经济实现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平稳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利  徐充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严重的失衡状态,收入分配的不和谐源于初次分配中政府行为的不合理。文章从初次分配格局合理的内在规定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在初次分配中行为的现实偏差,提出了政府行为调整的方案和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基于双重结构视角,利用2000~2013年间资金流量表,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原有资金流量表低估了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高估了政府和住户初次分配占比;(2)2000~2013年期间,居民收入占比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政府而不是企业挤占了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3)在分析期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先下降再上升,整体上呈现出U型演化特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学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决定》提出的要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