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2)
- 2023(13442)
- 2022(11673)
- 2021(10737)
- 2020(9161)
- 2019(20632)
- 2018(20254)
- 2017(39595)
- 2016(21455)
- 2015(23825)
- 2014(23520)
- 2013(23472)
- 2012(21362)
- 2011(19266)
- 2010(18728)
- 2009(17083)
- 2008(16389)
- 2007(14059)
- 2006(12052)
- 2005(10092)
- 学科
- 济(85995)
- 经济(85887)
- 管理(62020)
- 业(59831)
- 企(48787)
- 企业(48787)
- 方法(44926)
- 数学(39915)
- 数学方法(39580)
- 财(23266)
- 农(22850)
- 中国(20662)
- 学(18629)
- 业经(18485)
- 贸(16757)
- 贸易(16753)
- 易(16204)
- 地方(16170)
- 农业(15765)
- 务(14152)
- 财务(14093)
- 财务管理(14071)
- 技术(13760)
- 环境(13664)
- 制(13585)
- 企业财务(13394)
- 理论(12832)
- 和(12807)
- 银(11750)
- 融(11729)
- 机构
- 大学(308040)
- 学院(305712)
- 管理(124462)
- 济(121562)
- 经济(119161)
- 理学(110088)
- 理学院(108912)
- 管理学(107073)
- 管理学院(106554)
- 研究(99200)
- 中国(71044)
- 科学(64304)
- 京(63965)
- 农(54922)
- 财(53528)
- 业大(51289)
- 所(49587)
- 研究所(45963)
- 财经(44733)
- 中心(44659)
- 农业(43755)
- 江(41379)
- 经(40918)
- 北京(39680)
- 范(38231)
- 师范(37748)
- 经济学(36819)
- 院(35827)
- 州(33800)
- 财经大学(33662)
- 基金
- 项目(222447)
- 科学(174232)
- 基金(163156)
- 研究(155866)
- 家(144386)
- 国家(143217)
- 科学基金(122797)
- 社会(99424)
- 社会科(94374)
- 社会科学(94349)
- 基金项目(87774)
- 省(86344)
- 自然(82524)
- 自然科(80620)
- 自然科学(80597)
- 自然科学基金(79176)
- 划(73147)
- 教育(70861)
- 资助(66959)
- 编号(61722)
- 重点(49382)
- 部(48703)
- 成果(47695)
- 创(46422)
- 发(46262)
- 科研(43394)
- 创新(43276)
- 计划(41612)
- 课题(41593)
- 教育部(41541)
- 期刊
- 济(122461)
- 经济(122461)
- 研究(83763)
- 学报(55474)
- 中国(48547)
- 农(48075)
- 科学(47896)
- 管理(41919)
- 大学(40953)
- 学学(39105)
- 财(37923)
- 农业(33241)
- 教育(27187)
- 技术(23338)
- 融(22638)
- 金融(22638)
- 财经(21205)
- 业经(20875)
- 经济研究(20800)
- 经(17890)
- 业(16816)
- 问题(16085)
- 科技(16010)
- 版(14866)
- 商业(14828)
- 业大(14778)
- 理论(14776)
- 技术经济(14386)
- 图书(14268)
- 实践(13606)
共检索到415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储德银 闫伟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诠释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然后采用paneldata形式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初次分配影响下居民消费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结果发现:一是长期中工资收入的消费弹性和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均高于利润收入,国内需求属于工资领导型;二是工资收入和利润收入的短期消费弹性都非常小,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在短期刺激居民消费的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居民消费 劳动者报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琦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出现了严重失衡,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劳动报酬都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利润对消费需求仅产生微弱的影响。我国的消费需求属于工资领导型需求,要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必须依靠持续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才能实现。因此,应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入手,建立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调整和完善劳动者工资结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消费需求 劳动报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张继海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持久收入假说 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琦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虽向企业和政府严重倾斜,但政府的转移支付分配力度尚显不足,导致居民可获得的国民收入分配份额下降趋势明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居民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严重制约。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建立劳动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者收入结构;不断完善住房、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改革税收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垄断行业定期分红机制。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世进
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是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技术创新视角对流通产业效率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流通商参与流通过程的基础条件,随后将流通产业效率划分为从业人员效率、零售网点效率、资本效率、企业效率等四大指标体系,进行了DEA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明显,但是基于城市流通产业饱和、农村流通市场薄弱,导致部分年份流通产业效率对消费率的提升作用无效,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效率 居民消费 影响机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宋涛 吴超林
缩小收入差距能否提高居民总消费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而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离散模型,证明"当且仅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时,缩小收入差距才能提高总消费,进而基于对数效用函数假设推导出边际消费倾向函数。结果表明:边际消费倾向函数是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价格、利率、对外开放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但边际消费倾向是否递减则取决于参数条件的检验。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参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总消费,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基尼系数对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系数达-0.823。本文的方法和结论相对...
关键词: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收入分配 居民总消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本文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基于生命周期框架的理论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收入差距越大,居民消费需求越低。文章使用1978—2008年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提高10000元,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25.6%,边际消费倾向下降7%;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单位,居民消费率下降6.5个百分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消费率在2000—2008年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解释了这一期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30.8%。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 生命周期理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世进 周敏 司增绰
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发展环境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选取1995—2011年我国及各省份流通产业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确定了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而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流通产业规模、经营效益、产业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与三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壮大流通产业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完善产业环境都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从固定变截距效应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促进作用差异较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从广义消费的概念入手,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及其研究假说,并利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数据就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
关键词:
消费性质 农村居民 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政
文章以我国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各省市部分城乡家庭2005-2017年的消费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就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信贷余额均值为127064.61元,标准差为357541.04元,家庭消费信贷余额水平较高,且家庭之间消费借贷数额差异显著;居民家庭消费水平随着家庭总收入、金融资产总额的增加而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信贷余额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进而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消费行为 金融资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从广义消费的概念入手,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及其研究假说,并利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数据就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
关键词:
消费性质 农村居民 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贺霞 韦轲
文章使用2005年、2006年及2008年三年的CGSS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尝试从收入分配及再分配等宏观角度破解我国的幸福收入悖论之谜。结果表明,一方面,收入差距侵蚀了经济增长对幸福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能显著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落后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分析结果启示我们,经济发展和相关的政府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幸福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以降低居民幸福水平为代价显然违背了发展的基本初衷。就发展的终极目的而言,经济增长绝不是发展的唯一路径,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基础服务,同样能增强人们的福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项蕾 黄景章
近二十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在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文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省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贤传
以安徽省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出发点,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概况,接着分析了造成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等级收入户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各组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城镇各收入组居民消费内容和质量不断升级、城镇居民的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盛行与"根消费"经久不衰等几种消费行为特点,最后,提出了关注社会分层下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把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增强企业品牌营销能力、关注礼俗消费等几条企业应对居民消费特点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消费行为 营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贺京同 杨元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失衡,中国作为顺差的重要一方,近年来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内外不平衡。从根本上看,我国经济出现内外不平衡的原因在于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消费低迷及消费-投资失调。从支出法GDP构成看,最终消费率在进入新世纪后不断下降,2000年为62.3%,2006年下降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