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7)
2023(10113)
2022(8583)
2021(7642)
2020(6168)
2019(13977)
2018(13831)
2017(26211)
2016(14084)
2015(15934)
2014(15963)
2013(16034)
2012(15693)
2011(14571)
2010(14938)
2009(14010)
2008(13791)
2007(12675)
2006(11818)
2005(11230)
作者
(42678)
(35989)
(35557)
(33907)
(22844)
(17175)
(16110)
(13770)
(13556)
(12986)
(12450)
(11826)
(11596)
(11516)
(11339)
(10969)
(10631)
(10320)
(10295)
(10077)
(9228)
(8823)
(8644)
(8284)
(8201)
(8039)
(7860)
(7814)
(7393)
(6994)
学科
(86596)
经济(86511)
管理(40500)
(38146)
(28871)
企业(28871)
方法(27273)
地方(24690)
中国(24219)
数学(23620)
数学方法(23387)
(20083)
业经(17353)
地方经济(15589)
(15150)
(14597)
农业(14106)
(13197)
(12781)
金融(12781)
(12285)
银行(12266)
(12088)
(11997)
(11934)
贸易(11922)
(11395)
环境(11270)
(9900)
理论(9691)
机构
学院(215130)
大学(214221)
(101321)
经济(99383)
研究(80547)
管理(77650)
理学(64970)
理学院(64207)
管理学(63174)
管理学院(62782)
中国(62710)
(46473)
科学(46243)
(45086)
(41521)
研究所(36913)
中心(35687)
财经(34869)
(34198)
(33994)
经济学(32379)
(31486)
北京(30438)
(29640)
师范(29356)
经济学院(28625)
(28274)
业大(27893)
(27266)
农业(26329)
基金
项目(129449)
科学(102266)
研究(96029)
基金(93425)
(80286)
国家(79585)
科学基金(68014)
社会(63843)
社会科(60624)
社会科学(60610)
(50744)
基金项目(48322)
教育(43267)
(41781)
自然(40966)
自然科(40048)
自然科学(40040)
自然科学基金(39327)
资助(39234)
编号(37831)
(33845)
成果(31466)
重点(29121)
(28599)
发展(27961)
(27512)
课题(27429)
国家社会(26604)
(25980)
教育部(24873)
期刊
(128894)
经济(128894)
研究(73341)
中国(51847)
(33801)
(32961)
管理(32959)
学报(30558)
科学(29473)
(24446)
金融(24446)
教育(23931)
大学(23926)
学学(22486)
农业(22446)
经济研究(21605)
技术(19921)
业经(19821)
财经(18924)
(16558)
问题(15961)
技术经济(12805)
(12279)
世界(12090)
(11764)
统计(11511)
商业(11269)
国际(11216)
经济管理(10389)
经济问题(10316)
共检索到356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昕彤  
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占比近20年来一直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要素禀赋、国际分工格局和发展阶段中的劳动力结构,经济社会体制结构和行业垄断这几个方面。目前的初次分配中的特点对劳动者就业、获得资本,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公平,社会的经济效率形成了制约和影响。针对于此,结合我国经济要素禀赋的转变,建议从开发内陆劳动市场,治理垄断行业、调整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以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斌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是否合理,以及谁是挤占劳动者报酬的主因等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作者运用1978-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的数据,计算了历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占比,以及四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比较了各国劳动者报酬占比数据。研究得出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企业是挤占的主因、政府因税收刚性而间接挤占了劳动者报酬等认识;进而提出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中低收入组群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以"宽税基、低税率"思路推进税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政府以"转移支付"手段承担中低收入组群的教育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吉粉华  
劳动者报酬偏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导致经济陷入"需求结构失衡陷阱"、"产业结构固化陷阱"和"创新动力不足陷阱"。文章探析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改革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婷  
我国初次分配问题日益凸显,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同时国际间贸易加深了我国初次分配领域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是采用要素比较优势战略还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都未能改善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局面,原因在于中间品的进口会通过影响增加值分工率体系间接影响各行业的劳动报酬占比,我国现有生产体系过度依赖对重化工业中间产品的进口,导致本应留在国内各行业的劳动者报酬流向国外。本文通过模拟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若能通过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对中间品的进口依赖,则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将提高9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达66.63%,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荀关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城镇化迅速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促进了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和优化,进一步影响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比重呈U型变。文章深入探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与劳动者报酬比重的关系,探讨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这对丰富和发展收入分配理论,指导我国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速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比重测算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优缺点,并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新思路,从而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远蔚  
我国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后进民族地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约20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分布地域约占民族地区的一半,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尽快使这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近年最终消费率持续降低,最终消费率走低是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经济体制改革、就业压力、民生滞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淑清  
初次分配的公平环境尚未建立,劳动报酬低,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较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拉动内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处理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关系,逐步降低税负,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快速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变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常凯  
职业安全事关劳动者生命健康,是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近年来,我国工业事故频发,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受到很大损害,特别是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存在诸多问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十分消极的负面影响。我国工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整套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法律规范,从而导致发生工业事故的成本较低。因此,必须从完善和健全法律的角度入手,建立工业事故预防和处理的法律规范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常进雄  杨坤  
本文从CES生产函数出发,推导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基本条件。采用何种途径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取决于要素弹性的大小。实证分析发现,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禀赋条件有关,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来改善初次分配,而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则可通过扩大就业的方式来改善初次分配。此外,在实证分析中我们还发现提高劳动报酬占比不会损害资本的合理利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叶正茂  
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劳动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劳动所得比重取决于其边际产出和投入数量,这不仅是生产达到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评价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看,我国实际的劳动报酬占比低于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由于较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的使用规模,这使得资本深化对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此外,劳资力量对比、经济波动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实际劳动报酬占比偏离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惠敏  
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是影响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重要因素。无论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考察,我国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能力和意愿都不强,因此,增强工会组织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的意愿和增强工会组织的谈判空间和谈判能力,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收入分配理论,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深化我国工会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佳菲  
劳动者报酬长期徘徊在偏低水平,将抬高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临界点,妨碍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序竞争,从而使微观主体难以走出"低技术陷阱"。这一消极效应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提高劳动者报酬为杠杆、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政策机遇期,为此需要适时上调工资指导线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尽快"激活"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增加基本保障方面的投入并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