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3)
2023(3575)
2022(3108)
2021(3013)
2020(2625)
2019(6092)
2018(5974)
2017(11382)
2016(6533)
2015(7510)
2014(7565)
2013(7521)
2012(7143)
2011(6343)
2010(6423)
2009(6098)
2008(6258)
2007(5777)
2006(5155)
2005(4655)
作者
(19549)
(16779)
(16139)
(15718)
(10301)
(8211)
(7577)
(6576)
(6136)
(6026)
(5656)
(5605)
(5243)
(5186)
(5117)
(5090)
(5050)
(4874)
(4780)
(4765)
(4201)
(4073)
(3986)
(3762)
(3739)
(3716)
(3623)
(3585)
(3452)
(3321)
学科
(27843)
经济(27803)
管理(20887)
(19577)
(16554)
企业(16554)
方法(14834)
数学(12898)
数学方法(12660)
(8096)
(7715)
中国(7436)
(5785)
(5324)
劳动(5305)
农业(5290)
业经(5269)
理论(4949)
(4858)
(4672)
财务(4655)
财务管理(4640)
企业财务(4431)
(4369)
贸易(4366)
(4283)
(4246)
地方(4244)
(4037)
(3993)
机构
大学(98080)
学院(96124)
管理(37788)
(37462)
经济(36598)
理学(32507)
理学院(32145)
管理学(31414)
研究(31281)
管理学院(31259)
中国(24381)
(21194)
科学(20434)
(17597)
(16365)
(15979)
中心(14810)
研究所(14794)
业大(14504)
(14282)
财经(14111)
(13400)
北京(13382)
师范(13258)
(12816)
农业(12649)
(11336)
(11083)
经济学(10961)
师范大学(10795)
基金
项目(62548)
科学(49141)
基金(45617)
研究(43204)
(39812)
国家(39465)
科学基金(33953)
社会(27434)
社会科(25977)
社会科学(25967)
(24108)
基金项目(23871)
自然(22921)
自然科(22476)
自然科学(22470)
自然科学基金(22017)
教育(20590)
(20400)
资助(19945)
编号(17182)
成果(14235)
(13990)
重点(13718)
课题(12038)
科研(11950)
教育部(11893)
(11827)
(11771)
大学(11576)
计划(11475)
期刊
(42291)
经济(42291)
研究(26624)
中国(22153)
学报(16128)
科学(14736)
(14441)
管理(14295)
(14063)
大学(12375)
学学(11587)
教育(10733)
农业(9669)
技术(8749)
财经(7320)
(7182)
金融(7182)
统计(6499)
(6332)
经济研究(6213)
业经(6062)
(5710)
(5668)
资源(5463)
决策(5383)
技术经济(5359)
问题(5071)
(4964)
图书(4781)
理论(4415)
共检索到14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斌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是否合理,以及谁是挤占劳动者报酬的主因等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作者运用1978-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的数据,计算了历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占比,以及四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比较了各国劳动者报酬占比数据。研究得出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企业是挤占的主因、政府因税收刚性而间接挤占了劳动者报酬等认识;进而提出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中低收入组群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以"宽税基、低税率"思路推进税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政府以"转移支付"手段承担中低收入组群的教育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昕彤  
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占比近20年来一直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要素禀赋、国际分工格局和发展阶段中的劳动力结构,经济社会体制结构和行业垄断这几个方面。目前的初次分配中的特点对劳动者就业、获得资本,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公平,社会的经济效率形成了制约和影响。针对于此,结合我国经济要素禀赋的转变,建议从开发内陆劳动市场,治理垄断行业、调整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以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叶正茂  
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劳动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劳动所得比重取决于其边际产出和投入数量,这不仅是生产达到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评价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看,我国实际的劳动报酬占比低于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由于较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的使用规模,这使得资本深化对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此外,劳资力量对比、经济波动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实际劳动报酬占比偏离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华  李忠华  白子芳  
本文在勾画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的基础上,指出近年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的下降主要缘于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制度创新时更多地向企业倾斜,而忽视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企业因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忽视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因自身素质差而降低了与企业谈判的能力。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力:政府要维护市场秩序,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向劳动者适当倾斜;企业要在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劳动者要借助于国家的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与企业谈判的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婷  
我国初次分配问题日益凸显,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同时国际间贸易加深了我国初次分配领域的结构性矛盾。无论是采用要素比较优势战略还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都未能改善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局面,原因在于中间品的进口会通过影响增加值分工率体系间接影响各行业的劳动报酬占比,我国现有生产体系过度依赖对重化工业中间产品的进口,导致本应留在国内各行业的劳动者报酬流向国外。本文通过模拟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若能通过技术自主创新降低对中间品的进口依赖,则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将提高9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达66.63%,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淑清  
初次分配的公平环境尚未建立,劳动报酬低,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较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拉动内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处理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关系,逐步降低税负,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快速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变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士斌  郭晓峰  
1978—2007年的有关数据表明:贵州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1998年开始明显趋于下降,且比西南邻省下降幅度大、速度快。这既与英美等国劳动报酬比重相对稳定的"卡尔多"特征事实不一致,也与日韩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报酬比重趋于上升相悖。贵州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扭曲,已成为贵州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瓶颈。贵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导致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与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深层次调整和改革,才能最终改变这种不利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张士斌  
文章收集并使用1978年以来有关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状况。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劳动报酬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与调整前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出现显著下降不同,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作者认为,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低是一种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比重测算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优缺点,并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新思路,从而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晓云  陈曦  
二战后的日本创造了连续29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奇迹。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公平也得到了改进。本文根据日本1968~2003年间共计36个样本的数据,研究了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影响要素,着重分析了投资率、城市化率、失业率、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人口增长率对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变动的解释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劳动者报酬占比与投资率和失业率负向相关,而与城市化率、教育投入以及人口增长正向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明国  
本文以标准的国际贸易特定要素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二元经济和FDI流入等因素,对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在"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前,经济增长的收益基本为资本所有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比重将会随着加工贸易的扩大而减少。本文的实证检验也表明,加工贸易和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是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根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加速。劳动者报酬份额作为衡量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率下降与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具有较高的耦合性。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是有效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在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实现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协调增长的良性循环。本文在分析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的经验事实,重点探讨影响居民消费率与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共同因素和未来一段时期居民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近年最终消费率持续降低,最终消费率走低是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经济体制改革、就业压力、民生滞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