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5)
- 2023(10819)
- 2022(9245)
- 2021(8611)
- 2020(7411)
- 2019(16943)
- 2018(16480)
- 2017(30945)
- 2016(17300)
- 2015(19432)
- 2014(19155)
- 2013(18595)
- 2012(16995)
- 2011(15292)
- 2010(15556)
- 2009(14380)
- 2008(14034)
- 2007(12449)
- 2006(10989)
- 2005(9729)
- 学科
- 济(66977)
- 经济(66867)
- 管理(47821)
- 业(45178)
- 企(37267)
- 企业(37267)
- 方法(33888)
- 数学(30503)
- 数学方法(29893)
- 学(18132)
- 农(18077)
- 中国(16742)
- 财(16264)
- 业经(14461)
- 制(13310)
- 贸(12686)
- 贸易(12680)
- 易(12350)
- 农业(11954)
- 理论(11461)
- 地方(11250)
- 技术(10788)
- 环境(10296)
- 和(9885)
- 银(9688)
- 银行(9626)
- 务(9587)
- 财务(9533)
- 财务管理(9507)
- 划(9258)
- 机构
- 大学(249665)
- 学院(247837)
- 济(94435)
- 管理(92885)
- 经济(92473)
- 研究(88614)
- 理学(80957)
- 理学院(80005)
- 管理学(77974)
- 管理学院(77576)
- 中国(64714)
- 科学(61525)
- 农(55366)
- 京(54590)
- 业大(48087)
- 所(47928)
- 研究所(44361)
- 农业(43772)
- 财(41342)
- 中心(39478)
- 江(37412)
- 北京(34480)
- 院(33325)
- 财经(32954)
- 范(30806)
- 师范(30256)
- 经(29960)
- 省(29928)
- 农业大学(29154)
- 州(28920)
- 基金
- 项目(177932)
- 科学(137126)
- 基金(127735)
- 家(117725)
- 研究(117286)
- 国家(116809)
- 科学基金(97123)
- 社会(72052)
- 省(71289)
- 自然(68297)
- 社会科(68171)
- 社会科学(68149)
- 基金项目(66969)
- 自然科(66708)
- 自然科学(66683)
- 自然科学基金(65480)
- 划(61149)
- 教育(54706)
- 资助(53928)
- 编号(44784)
- 重点(41283)
- 计划(37604)
- 部(37494)
- 发(37054)
- 创(36826)
- 科研(35490)
- 创新(34516)
- 成果(34219)
- 科技(34106)
- 课题(32690)
- 期刊
- 济(98015)
- 经济(98015)
- 研究(65458)
- 学报(53878)
- 中国(49941)
- 农(48282)
- 科学(45892)
- 大学(39610)
- 学学(37891)
- 管理(33141)
- 农业(32414)
- 财(31301)
- 教育(25899)
- 技术(21928)
- 融(18566)
- 金融(18566)
- 业(18483)
- 业经(17142)
- 经济研究(16276)
- 财经(16017)
- 业大(15860)
- 林业(15663)
- 科技(14358)
- 版(14099)
- 统计(14010)
- 经(13686)
- 问题(13148)
- 策(13071)
- 技术经济(12442)
- 农业大学(12256)
共检索到357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杏娥 王小青 江泽慧 任海青 费本华
为研究不同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和材质的影响,该文以小黑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初植密度下林木生长特征和木材材质的差异,并建立了基于林木特征因子的材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初植密度的减小,胸径、尖削度、径高比明显增大,枝下高降低,而树高受初植密度影响不大;初植密度对木材材质影响也不同,随着初植密度的减小,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有降低趋势,而湿心材、边材面积,幼龄材、成熟材面积,以及幼龄材、湿心材比例均明显增大;基本密度不受初植密度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MOE、MOR、湿心材、幼龄材面积等材质指标可用树木特征因子及初植密度进行较好地预测,而木材密度...
关键词:
初植密度 林木特征因子 材质 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海青 刘杏娥 江泽慧 汪佑宏 虞华强
以山西朔州地区的小黑杨人工林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1 000、500、250株.hm-2)对小黑杨木材解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纤维宽度、双壁厚、导管比量、胞壁率、导管个数、导管弦向直径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壁腔比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纤维长度、长宽比、纤维比量、射线比量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栽植密度与纤维宽度、导管直径呈负相关关系,与导管个数和比量呈正的相关关系。栽植密度对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改变纤维形态变异的一般规律。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为从髓心至树皮向外逐渐增加,到第12轮达到最大值后略有下降,纤维宽度、长宽比、双壁厚、腔径的径向变异类似于纤维长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明辉
本文根据人工林红松木材生长轮密度变异特点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 ,建立了人工林红松木材生长轮密度的动态模型 ,对木材生长轮密度进行近期预测 ,预测结果良好。此研究结果实现了木材生长轮内的材质预测 ,为人工林红松的定向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杏娥 王小青 任海青 费本华
以山西朔州地区的人工林小黑杨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2 m×5 m、4 m×5 m、4 m×10 m)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边材年轮数差异不显著,而湿心材年轮数差异显著;栽植密度对边材宽度影响不大,而对湿心材宽度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边材面积和湿心材面积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小黑杨边材、湿心材宽度及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但湿心材增加得更快。湿心材比例为60%~68%,且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总体而言,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对湿心材生长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
小黑杨 栽植密度 边材 湿心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楚秀丽 王艺 金国庆 范辉华 周志春
木荷(Schima superba)为山茶科(Teaceae)木荷属(Schima)常绿阔叶大乔木,为我国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高效生态树种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栽树种,被列为我国南方重要珍贵优质阔叶用材造林树种之一(阮传成等,1995)。因其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秀花 马丽珍 马雪红 陈柳英 周志春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猛 梁坤南 黄桂华 林明平 周再知 马华明
对海南岛乐东尖峰岭27年生柚木6个种源的生长及与材质有关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树皮厚度、心材宽度、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树高、材积、枝下高、边材宽度差异显著,而胸径、边材年轮数及心材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种源水平上对柚木进行生长和与材质有关特性的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进行木材生长性状、基本密度和心材宽度的种源选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6个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树皮厚度、边材年轮数、边材宽度、心材宽度、心材率、基本密度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01 6、0.539 2、0.586 8、0.686 5、0.796 3、0.543 4、0.670 0、0.723 0、0.473 ...
关键词:
柚木 种源 材质 遗传变异 综合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郑会全 王润辉 晏姝 朱火生 朱光汉
采用5株优势木法进行杉木优树选择,并从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分析。97株候选优树生长和材质性状表现优良,其中94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于优势木5%、20%及50%以上,58株心材比大于50%,92株管胞长宽比大于50,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251 1~0.393 1 g/cm3。心材比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管胞长宽比均值在6个年龄间差异不明显。以优良锯材为培育目标时,有47株候选优树入选,与优势木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47.7%~83.9%,单株材积生长量提高144.3%~336.7%,木材基本密度较平均木提高0.91%~9.33%,心材比达到44.38%~56.65%。以优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琪 马东旭 蓝伟立 陈块明 郑鸣鸣 叶义全 江先桂 江祥庆 林开敏
【目的】探究间伐保留密度对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径阶分布和材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规律,为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间伐密度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高间伐保留密度(H:2 250株/hm~2)、中间伐保留密度(M:1 800株/hm~2)、低间伐保留密度(L:1 200株/hm~2)3个处理,进行连续观测5 a。【结果】1)林分胸径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林龄为11 a时,出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间伐对树高的影响不显著;2)单株材积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林分蓄积量表现为H>M>L;3)总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H>M>L;总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L>M>H;4)小径材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H>M>L,H处理显著大于L处理(P<0.05),出材率表现为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中径材出材量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与林龄呈正相关,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大径材出材量与出材率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且L处理显著大于H处理(P<0.05)。【结论】抚育间伐能促进杉木人工林的生长,优化林分结构,有利于大径阶林木培养,这些作用随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新辉 孙荣喜 李军 赵长海 杨敏生
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是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的杂交品种,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绮纹等科技人员经过10多年引育成功的欧美杨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易管理,耐旱,耐寒及抗病虫等特性,是造纸的优质原料,还可制作密度板、家具、火柴、筷子等,用途十分广泛(高俊华,2008)。107杨已在我国黄淮以北、辽河以南广泛种植,区域包括山东、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席忠诚等,2008),已成为营造工业原料林和防护林的首选杨树品种之一。
关键词:
107杨 人工林 林分密度 林分生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家荣
以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为前提 ,针对人工用材林生长系统的特点 ,用最优控制方法建模 ,以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导出最优密度控制模型。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疏伐间隔期可变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模型在贵州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结果符合人工用材林生长规律 ,并与实地试验吻合。表 2参 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素 吴发荣 龚榜初 马海泉 周仙根
为研究不同材质果袋对"富有"柿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8种果袋于6月28日对柿果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通过定期采摘,观测不同套袋处理柿果内外指标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月12日采收的果实硬度大、残次果率和褐斑率低,商品性好,提倡在该时期采收;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黄内黑双层袋和蓝色玻璃纸处理使果实单果质量、VC含量下降,残次果和褐斑发生率增加,黄色和红色玻璃纸处理使果实硬度明显下降、残次果率上升,无色玻璃纸处理使残次果和褐斑发生率均有较明显增加,外白内红和外黄内白双层纸处理虽然降低了残次果率,11月22日采收时分别比对照果低15.66%、14.14%,但其他品质下降较为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黄月瑞
该文从在我国分布较广的辽东栎和栓皮栎入手,研究了栎属木材干燥中两个方面的内容:栎属木材的基本干燥特性和不同干燥介质条件下材质的变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栎属木材的基本密度较大、干缩率较大,在干燥过程中初期开裂发生得较早、截面变形严重.辽东栎和栓皮栎成材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673g/cm3和0713g/cm3;差异干缩率分别为172和202.在温度为55℃、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条件下干燥,将导致栎属木材变形和解剖分子破坏.在相同的干燥介质条件下,栎属木材各解剖分子的变形程度不同.其中轴向薄壁组织变形最严重,其次是管胞、小导管和木纤维
关键词:
干燥介质,干缩率,解剖分子,材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晓燕
教材作为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体现方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提高都要求对现有教材做出合理的评价。由于现有教材评价体系内容过于单一,无法体现出教材的综合质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材的创新与发展。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林经济管理类教材的质量评估建立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四本相关教材进行了实例评价。通过对汇总结果的计算与分析,明确客观评价所选教材的质量。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教材质量 评价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江泽慧 刘盛全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4m、4m×5m、5m×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nacv.Ⅰ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deltoidescv.Ⅰ63/51)和69杨(P.deltoidescv.Ⅰ69/55)]为对象,首次分别建立了长江滩地速生杨树纤维长度(FL),微纤丝角(FA)和木材密度(WD)随生长因子中的生长轮年龄(CA)和年轮宽度(RW)变化的模型,即:FL=765.07+119.77CA-6.15CA2-1506.97(1/RW)+365.18(CA/RW...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