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9)
- 2023(10053)
- 2022(8530)
- 2021(7992)
- 2020(6410)
- 2019(14783)
- 2018(14628)
- 2017(26785)
- 2016(14868)
- 2015(17193)
- 2014(17352)
- 2013(17204)
- 2012(16681)
- 2011(15499)
- 2010(15705)
- 2009(14248)
- 2008(14371)
- 2007(12984)
- 2006(11773)
- 2005(11240)
- 学科
- 济(68318)
- 经济(68246)
- 管理(35377)
- 业(33961)
- 中国(25701)
- 企(24376)
- 企业(24376)
- 方法(21718)
- 农(19728)
- 地方(19594)
- 数学(18588)
- 数学方法(18429)
- 贸(15670)
- 贸易(15654)
- 易(15205)
- 业经(15118)
- 财(13501)
- 制(13311)
- 农业(13235)
- 银(13185)
- 银行(13166)
- 行(12866)
- 融(12811)
- 金融(12809)
- 学(12803)
- 发(12280)
- 地方经济(10961)
- 环境(10924)
- 和(9939)
- 技术(9366)
- 机构
- 学院(215633)
- 大学(214772)
- 济(95423)
- 经济(93468)
- 研究(86425)
- 管理(72702)
- 中国(67351)
- 理学(59837)
- 理学院(58995)
- 管理学(58109)
- 管理学院(57676)
- 科学(49850)
- 京(48807)
- 所(45662)
- 财(43617)
- 研究所(40892)
- 中心(37877)
- 农(36457)
- 江(34617)
- 财经(33312)
- 北京(32752)
- 范(31930)
- 师范(31607)
- 院(30931)
- 经济学(30495)
- 经(30239)
- 农业(28255)
- 州(28077)
- 业大(27928)
- 经济学院(27342)
- 基金
- 项目(130841)
- 科学(101330)
- 研究(101250)
- 基金(91294)
- 家(79712)
- 国家(78957)
- 科学基金(65104)
- 社会(63326)
- 社会科(59889)
- 社会科学(59880)
- 省(50237)
- 教育(46547)
- 基金项目(46492)
- 划(42859)
- 编号(41462)
- 资助(38671)
- 自然(37923)
- 自然科(36996)
- 自然科学(36987)
- 自然科学基金(36336)
- 成果(35915)
- 发(34866)
- 课题(31179)
- 重点(30456)
- 部(29862)
- 发展(28775)
- 展(28285)
- 中国(27085)
- 创(26990)
- 国家社会(26582)
- 期刊
- 济(118489)
- 经济(118489)
- 研究(75098)
- 中国(54370)
- 农(35501)
- 教育(32638)
- 财(32369)
- 学报(31812)
- 科学(29953)
- 管理(29439)
- 融(25374)
- 金融(25374)
- 农业(24708)
- 大学(24070)
- 学学(21956)
- 经济研究(19396)
- 技术(19386)
- 业经(18780)
- 财经(16644)
- 问题(15434)
- 贸(14825)
- 经(14576)
- 世界(14296)
- 业(14097)
- 国际(14004)
- 图书(12352)
- 坛(11547)
- 论坛(11547)
- 现代(10495)
- 技术经济(10275)
共检索到361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宇和
初探中国职务发明现状——与日本职务发明的比较夏宇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工作,也有了一个空前的大发展。1994年全国国内专利申请量达67807件,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量也大幅增长。这说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颖露 刘华
日本自2005年新《特许法》开始实施主要针对雇员的职务发明激励制度,激励雇员的创新积极性和通过技术研发将智力成果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本文对包括权属界定上的精神激励和报酬分配中的物质激励在内的日本职务发明激励制度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分析了近年来日本在职务发明中实行雇员激励制度后取得的成效,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日本 职务发明 激励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颖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作为我国以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创新性国家建设时期的重要法律制度,不断展现其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而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法定比例,在实践中也往往被直接适用最低标准而忽略了立法本意是为保护发明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旨在通过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激励发明人创新创造。文章从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在法律修改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入手,结合发明人与单位有约定、约定低于法定比例以及无约定或约定不合理三种双方约定的不同情况,展开对于法定比例不同的适用范围的讨论,并提出应尽量扩张法定比例适用范围,以及尽快形成"下有兜底,上有封顶"的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以在中国1985~2003年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艳
实践中,职务发明人的署名权被侵犯、职务发明人无奖无酬、有奖无酬、企业职务发明制度不规范等情况屡见不鲜。职务发明纠纷多发于权属和奖酬,纠纷多与劳动用工有关,发明人权益难以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中有关于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的规定,行政执法的主动性让权利人比较快捷方便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公权力在阳光下行使也不会加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负担。建议修改条例中的个别条款,列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增加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规定,力求在保护职务发明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和单位的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关键词:
职务发明 经营自主权 行政救济 约定优先
[期刊] 求索
[作者]
易玲
职务发明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现行《专利法》第6条第1款与第3款之间存在某些冲突,司法实践中的理解和适用不完全一致。与美国职务发明权属规则不同,我国职务发明的立法宗旨天然倾向保护单位的经济利益,"厚雇员主义"一说只存在于单位与雇员未做约定的情况下。送审稿中《专利法》第6条的修改、完善应注重单位与雇员之间利益平衡,对"物质技术条件"予以类型化处理,适用"可替代性标准"作为"物质技术条件"的界定标准,将"执行本单位任务"下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也纳入意思自治优先的范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洪吉 毛昊
本文以在我国提出的所有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和相关技术领域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惠彬 吴运时
本文以职务发明权属的变革为探讨中心,借由奖励导向与权利导向的叙事勾勒新中国70年职务发明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前30年,职务发明人曾享有意思自治,可以决定职务发明专利的权属,并能获得相应奖励,而后的时事变更导致专利制度形同虚设,职务发明奖励也荡然无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务发明制度逐步恢复,发明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权,发明人的权利主体地位获得法律认可,科技体制的变革、专利制度的完善、专利政策的推动和对创新的激励是促进新中国职务发明权属变革的动力。当今,《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仍存在职务发明人权益缺乏有力保障、单位的责任过轻等弊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雇佣单位本想通过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存在不公平,而是雇佣方在执行分成合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因此,雇佣方在约定奖酬时,若无法准确评估发明人贡献时,应将更多问题留待将来的再次谈判来解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珍珍 顾新 王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加强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中国科研主体缺乏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导致转化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从科技成果所有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两方面探讨英美日德以五国的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优秀经验提出促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职务发明 所有权 收益分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雇佣单位本想通过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存在不公平,而是雇佣方在执行分成合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因此,雇佣方在约定奖酬时,若无法准确评估发明人贡献时,应将更多问题留待将来的再次谈判来解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珍珍 顾新 王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加强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中国科研主体缺乏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导致转化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从科技成果所有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两方面探讨英美日德以五国的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优秀经验提出促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职务发明 所有权 收益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昊 张现强 张洪吉
文章以在我国提出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量以及由专利申请量反映出的技术结构和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职务发明 专利申请 技术比较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志红 陈光 周贤永 刘凤
围绕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效率的提升,采用经济学范式,从效率理论、创造力资本、专门知识代理和虚拟所有权等角度进行综合剖析,提出了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的Y效率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由高校职务发明人主导职务发明成果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发明人从事应用型创新而言,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对单位而言,从短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应用研究创新效率,而从长期看则可能引发理论研究者发生研究偏好转移,从而弱化基础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正宇 齐茜
雇佣双方就雇佣期间完成发明的权属问题提起诉讼,反映了争讼专利具备一定经济价值,分析这部分涉诉专利的维持年限更会为评价职务发明权属模式提供有力依据。统计分析职务发明不同权属模式下涉诉专利的维持时间,雇主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在维持时间的布局上更为均匀合理,平均维持时间更长。雇员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随着雇员职位不同,而在维持时间上有所差异。因此,有关职务发明的政策、立法选择应该在尊重约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雇主权属模式,对于雇员的权属分配和奖励报酬也应区别雇员职位而差异对待。
关键词:
职务发明 权属模式 专利维持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