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2)
2023(5469)
2022(4626)
2021(4150)
2020(3398)
2019(7286)
2018(6875)
2017(12468)
2016(7026)
2015(7329)
2014(6811)
2013(6669)
2012(6028)
2011(5373)
2010(5115)
2009(4672)
2008(4476)
2007(3751)
2006(3081)
2005(2557)
作者
(24487)
(20401)
(20355)
(18931)
(13078)
(10233)
(8960)
(8217)
(7801)
(7047)
(7024)
(6844)
(6671)
(6658)
(6536)
(6180)
(6143)
(6109)
(6002)
(5835)
(5517)
(5167)
(4803)
(4701)
(4566)
(4557)
(4526)
(4467)
(4363)
(4204)
学科
(23881)
经济(23852)
(19341)
管理(19164)
(14806)
企业(14806)
方法(12027)
数学(10984)
数学方法(10918)
(7603)
(7491)
(7314)
(6525)
贸易(6525)
(6383)
中国(6018)
业经(5619)
农业(5332)
(4811)
财务(4810)
财务管理(4805)
技术(4698)
环境(4669)
企业财务(4611)
(4120)
产业(3848)
(3733)
银行(3686)
(3684)
地方(3591)
机构
大学(100956)
学院(100330)
(38014)
经济(37391)
研究(36990)
管理(35867)
(32992)
理学(32701)
理学院(32238)
管理学(31527)
管理学院(31386)
科学(28240)
农业(26930)
业大(25426)
中国(25108)
(21079)
(20377)
研究所(20050)
农业大学(18595)
中心(16035)
(15181)
(14325)
(13961)
(13783)
实验(13694)
(13641)
实验室(13182)
财经(13065)
(12989)
科学院(12874)
基金
项目(80086)
科学(61358)
基金(59673)
(56994)
国家(56546)
科学基金(46767)
研究(46166)
自然(34328)
自然科(33607)
自然科学(33583)
自然科学基金(33032)
基金项目(32550)
(32247)
社会(30602)
社会科(29124)
社会科学(29114)
(27524)
资助(23343)
教育(20504)
计划(19153)
重点(18449)
科技(17956)
(17287)
(16770)
科研(16628)
(16502)
(16455)
创新(16294)
(15364)
编号(15171)
期刊
(33401)
经济(33401)
学报(31302)
(29261)
科学(23486)
大学(21641)
学学(21360)
研究(21143)
农业(19861)
中国(16354)
(10906)
管理(10770)
业大(10620)
(10284)
农业大学(9480)
(7897)
科技(6664)
经济研究(6542)
(6380)
金融(6380)
业经(6254)
财经(6199)
中国农业(6152)
自然(5961)
林业(5856)
自然科(5251)
自然科学(5251)
(5238)
技术(5026)
商业(4921)
共检索到12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树奇  许鹏  鲁梅  王泽宇  王永宏  张兴  
【目的】研究初始培养pH对XenorHabdus neamatopHila Yl00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Yl001的抑菌活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琼脂扩散法、活体组织法,分别测定了初始pH 4.5,5.5,6.5,7.0,7.5和8.5培养条件下,X.neamatopHila Yl001发酵液及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HplC、lC-ms分析了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代谢物的差异。【结果】随着初始pH的升高,共生菌发酵液及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逐步提高。pH8.5时,Yl001发酵液对水稻瘟疫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辣椒疫霉病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倩  张淑静  郭蔷薇  王永宏  张兴  
【目的】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Yl001中cpXr基因,为进一步研究cpXr调节子调控抗菌物质产生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融合pcr技术,将cpXr基因的上、下游同源片段及质粒pJcV53上的卡那抗性基因Kmr 3个片段连接,克隆到自杀载体pdm4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s17-1λpir中,经接合转移导入嗜线虫致病杆菌内,通过同源重组敲除cpXr基因;采用琼脂扩散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突变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从X.nematophila Yl001基因组中成功敲除cpXr基因,得到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保军  杨怀文  杨秀芬  刘峥  邱德文  袁京京  
【目的】分离和纯化嗜线虫致病杆菌北京变种(Xenorhabdus nematophila var.pekingensis)CB6菌株胞内和胞外杀虫蛋白,鉴定其蛋白种类。为进一步利用此类杀虫蛋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FF离子交换柱层析、Butyl SepharoseFF疏水柱层析和SephacrylS-200HR凝胶过滤对该类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Native-PAGE和SDS-PAGE技术对所纯化蛋白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获得达电泳纯的胞内杀虫蛋白E1和胞外杀虫蛋白E2。以2.58μg·ml-1含量E1、以4.21μg·ml-1含量E2喂饲棉铃虫初孵幼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罗  杨秀芬  戴良英  邱德文  刘峥  袁京京  
CB43菌株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从采自中国东北地区的昆虫病原线虫新种拟双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ceratophorum)肠道内分离的菌株.用CB43菌株发酵液对灰葡萄孢进行了平板抑菌活性测定和防治番茄灰霉病盆栽试验,并对CB43菌株抗菌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B43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灰霉病菌菌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25mL/L发酵液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62.5mL/L的发酵液72h后菌丝抑制率仍达83.35%;盆栽防治灰霉病效果达67.3%.CB43代谢物的理化特性表明,抗菌物质为极性,两性化合物,在酸性和碱性及高、低温条件下均较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翠红  宋萍  王勤英  杨君  崔龙  孔繁芳  
毒素Ⅱ是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胃毒杀虫活性的复合蛋白毒素。本研究以该毒素口服饲喂棉铃虫4龄幼虫,检测了毒素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其对棉铃虫幼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拌有毒素Ⅱ人工饲料的棉铃虫4龄幼虫-化蛹历期为6.65 d,比对照明显推迟2d,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化蛹有明显的影响,毒素Ⅱ饲喂的幼虫化蛹率为62%,取食对照幼虫的化蛹率为98%,并且处理组蛹的平均体重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比对照蛹的平均体重降低106.47 mg,两者差异显著;在饲毒12 h后棉铃虫幼虫中肠弱碱性类胰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分别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大鹏  吴家强  于江  丛晓燕  杜以军  孙文博  张玉玉  时建立  李俊  周顺  王金宝  
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生长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液接种后6 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24 h后活菌数达到最高峰,20~30 h活菌数维持在同一个水平,进入稳定期,30 h后活菌数呈现下降趋势,进入衰退期。该曲线提供了副猪嗜血杆菌生长规律,为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珺  武爱莲  闫敏  李娓  池秀蓉  丁玉川  焦晓燕  
拮抗菌Pb-4是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为了明确拮抗菌Pb-4的分类地位和抑菌机理,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对Pb-4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Pb-4菌株的抑菌谱,显微观察其抑菌作用,采用硫酸铵沉淀和乙醚、苯提取得到抑菌活性物。通过加热处理,明确高温对Pb-4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b-4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Pb-4菌株对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青椒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性。该菌菌液能明显抑制枯萎病菌孢子的萌发,并对病菌菌丝有致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光  梁波  赵林果  徐梅  
该文报道了以黑松细胞为材料的一种改进的细胞荧光染色显微生测法.用该方法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GcM5--1A菌株或该菌株和无菌松材线虫混合物接种后的愈伤组织水提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无菌松材线虫或单独接种该菌株后的愈伤组织水提液未表现出毒性;而接种无菌松材线虫与该菌株的混合物后的愈伤组织水提液与接种野生松材线虫后的愈伤组织水提液的毒性以及该菌株的NB培养液的无细胞滤液的毒性均很强,并且它们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松材线虫在寄主组织中能促进细菌的产毒.向该菌株的NB培养液的无细胞滤液中添加松材线虫后测定其毒性,结果表明无菌松材线虫对其毒性并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纪年  李玉凤  王永宏  张兴  
为了准确克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菌毛蛋白亚基基因,根据已报道的菌毛蛋白亚基序列设计引物,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YL001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1条大约500 bp的特异性片断,将此片断克隆到T-easy载体上,获得了重组子pGEM-PSYL001,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PSYL001阅读框全长537bp,编码17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9 ku和6.94,GenBank登录号为DQ537944。与GenBank(AY140909)上公布的Xenorhabdus nematophilus菌毛蛋白亚基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曦茁  汪来发  孟繁丽  郭民伟  朴春根  王源  
[目的]为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通过淡紫拟青霉山东寿光菌株搭载神舟八号获得10个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方法]以这10个航天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进行寄生试实验,观察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的作用,并对与毒力相关的胞外酶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盆钵试验方法,检验菌株Sd-m-9、Sd-m-16和Sd-m-26对花椒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0个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与原始菌株存在分化,其中有3个诱变菌株的寄生率增强,即Sd-m-9、Sd-m-16和Sd-m-26;这10个诱变菌株的几丁质酶和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文  杨志荣  刘世贵  侯若彤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苏云金杆菌亚种B.t.7侵染蝗虫后,在宿主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细胞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株苏云金杆菌感染蝗虫18小时后,宿主中肠组织开始出现病变,48小时以后中肠上皮细胞开始溃烂。宿主中肠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细胞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以线粒体病变最为严重,中肠细胞表面的微绒毛也有的呈现空泡状突起、脱落等病症表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志刚  张立钦  赵仁友  
浙江省丽水地区是马尾松毛虫白僵病自然常发区。近几年来采集并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 个野生菌株。测定它们在PDA 平板上的营养生长和产孢量, 以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 B2 , B4 和B14 等3 个菌株致病力最强, 营养生长最快, 产孢量较高, 达3 亿个·cm - 2 , 在今后生产上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最具应用潜力; 次之是B7 , B10 , B11 和B12 等4 个菌株; 而B6 和B13 菌株的各个性状较差,几无潜力。同时也说明自然界中存在遗传多样性的自然菌株。表5 参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杰  段玉玺  王媛媛  孙华  李进荣  
细菌是大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成员,利用有益细菌菌株作为生防因子是解决土传微生物病害的重要途径。本试验对部分细菌菌株对大豆根腐病菌及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大豆根腐病原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抑制效果明显,但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抑制效果不明显;获得了7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具有抑制效果的菌株。在田间筛选过程中,从1069株细菌中筛选获得14株菌株,这些菌株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表现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有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庆华  熊清明  肖琳琳  杨灏  杨先乐  
从浙江象山网箱养殖的患体表溃烂症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身上分离到7株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菌株ZXS01、ZXS02、ZXS07为致病菌。常规生理生化测试表明,ZXS02菌株具有变形杆菌属(Proteus)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菌株ZXS02的分类学地位,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的1495个碱基,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菌株ZXS02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同源性可达99.0%。用Sensitire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相似性达99.96%。综合上述结果,可鉴定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云枝  强胜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马唐叶龄、温度、保湿期、保湿期光照时间、孢子接种浓度、喷液量及介质等因子对菌株QZ 2 0 0 0侵染马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叶一心期以下的马唐幼苗对菌株QZ 2 0 0 0极为敏感 ;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范围是15~ 30℃ ;达到理想的致病效果至少需要 2 4h的露水期 ;接种菌液的孢子浓度在 1 0× 10 6mL-1以上 ;在保湿 2 4h的条件下 ,保湿期光照时间越短 ,病害发生越严重 ;油乳剂明显降低菌剂对湿度的需求 ,提高致病力 ;喷液量也显著影响致病效果。结果提示菌株QZ 2 0 0 0可有效控制马唐的危害 ,具有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