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1)
2023(5315)
2022(4351)
2021(4036)
2020(3203)
2019(7181)
2018(6860)
2017(12782)
2016(7537)
2015(8414)
2014(8293)
2013(8279)
2012(7823)
2011(7164)
2010(7486)
2009(6836)
2008(6658)
2007(6415)
2006(5786)
2005(5324)
作者
(21394)
(18645)
(17999)
(17342)
(11260)
(8923)
(8161)
(7277)
(6971)
(6450)
(6442)
(6033)
(5810)
(5775)
(5728)
(5573)
(5426)
(5384)
(5150)
(5110)
(4822)
(4672)
(4523)
(4409)
(4330)
(4211)
(4174)
(3935)
(3872)
(3853)
学科
(43763)
(30972)
经济(30950)
农业(29083)
(28088)
管理(14339)
业经(12159)
中国(11257)
农业经济(9683)
(8891)
农村(8887)
方法(8392)
(7904)
(7831)
数学(7733)
地方(7720)
数学方法(7673)
(7363)
企业(7363)
(7325)
劳动(7325)
土地(6979)
发展(6798)
(6792)
人口(6493)
农业劳动(6335)
收入(6289)
(5990)
及其(5930)
动力(5912)
机构
学院(105828)
大学(99509)
(45883)
经济(44943)
(43455)
管理(40224)
研究(37423)
理学(34813)
理学院(34487)
管理学(33927)
管理学院(33757)
农业(32929)
中国(30847)
业大(24774)
科学(22652)
(20992)
(19855)
农业大学(19846)
中心(19255)
(18062)
研究所(17856)
(17812)
(16063)
(15875)
经济管理(15059)
(14097)
师范(13991)
(13883)
(13807)
财经(13502)
基金
项目(69905)
研究(55005)
科学(54477)
基金(48614)
(42367)
国家(41825)
科学基金(35066)
社会(34685)
社会科(32288)
社会科学(32281)
(29794)
(26398)
基金项目(25881)
编号(25132)
教育(24195)
(23220)
自然(20703)
自然科(20182)
自然科学(20178)
自然科学基金(19827)
成果(19680)
资助(18833)
(17245)
课题(16563)
(15946)
(15481)
重点(15384)
(14582)
发展(14313)
(14303)
期刊
(59288)
经济(59288)
(50512)
农业(34416)
中国(30315)
研究(29434)
学报(18000)
业经(17161)
科学(16196)
(15653)
大学(14599)
教育(14021)
学学(13751)
农业经济(13234)
(13161)
金融(13161)
农村(12866)
(12866)
(11490)
管理(9706)
技术(9243)
问题(9142)
农村经济(8643)
世界(8260)
(7741)
经济问题(7440)
业大(6557)
社会(6352)
资源(6294)
经济研究(6126)
共检索到171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明娟  王明亮  
有研究认为,工作转换是农民工群体为了提高其就业质量(工资水平)进行的主动选择,而现实中工作转换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有待深入考察。利用RUMIC2008—2010面板数据,在区分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工作转换前的就业状态,考察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变动的影响,分析表明: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变动的影响与其转换前的就业状态有关,转换前就业质量越高,转换后就业质量提升空间越有限,工作转换对原本处于低质量就业状态的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更大的提升作用;参加养老了保险以及有固定或长期劳动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明娟  王明亮  
工作转换被认为是从业者提升就业质量最快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而农民工非农职业转换频繁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个普遍现象,工作转换能否有效提升其就业质量?本文利用RUMIC2008-2010面板数据,在区分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的情况下,探讨了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就业质量总指数来看,工作转换显著降低了受雇就业者的就业质量,而对自营就业者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将就业质量通过分指标表示时,发现工作转换降低了受雇就业者的收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增加了劳动时间。而对自营就业者而言,工作转换对工作时间和收入有显著负影响,但对养老保险参与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采用"三年内是否变换过工作"重新定义工作转换,估计结果仍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纪韶  
为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近一年后对中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笔者的课题组组织学生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流出地和流入地对农民工就业状态进行了调研。在对农民工就业状态的描述性统计、交互分类分析、对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与农民工就业不足将继续并存;农民工权益缺失,距离体面就业、生活和权益平等尚远;化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难点来自政策和社会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作为中长期完善发展政策、机制和推进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韶  
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民工权益缺失严重,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接纳有着强烈的诉求。为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协调变动,必须解决好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健全京津冀地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农民公共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构建协商互利的新型劳资关系,逐步建立适合农民工需要的终身学习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明娟  曾湘泉  
频繁转换工作已经成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和重要特征,但工作转换能否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工作转换影响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传导机制又是什么?本文利用RUMIC2008-2010面板数据,估计了工作转换对受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作转换对受雇农民工就业质量产生显著负影响,受雇农民工工作转换不仅没有带来收入的提升,反而会增加工作时间,也不利于受雇农民工养老保险缴纳和签订长期或固定劳动合同。进一步分析工作转换影响受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传导机制,发现:工作转换并没有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可能与就业质量信息传导、专用人力资本迁移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约束三个机制有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明娟  
采用等价收入法和客观指标指数法构建了关于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测量框架,并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等价收入法与客观指标指数法在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测量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具体来说,受雇就业和自营就业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其年龄均呈倒"U"型关系;男性的平均就业质量高于女性;与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呈正相关关系;在制造业的就业质量最高;就业的企业规模越大,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越高。同时,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表明,受雇就业农民工与自营就业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均显著提高,而自营就业者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明显下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香书  
基于CFPS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我国当前农民工的工作状态满意度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工作状态满意度对农民工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工作状态满意度的四个主要维度作用上看,工作收入满意度对农民工健康的影响最为明显。从工作环境满意度对于健康的边际影响来看,对于农民工的影响小于对于城市职工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工作环境满意度对第二产业农民工健康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对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来说,工作收入满意度仍然对健康影响作用最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尔肯拜·苏琴  伍山林  
文章基于教育与工作是否适配及其收入效应的视角,根据2013年的CGSS数据,在运用实际匹配法评估农民工教育与工作匹配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D-H模型和V?V模型估算了农民工教育的收入效应,并且据此讨论了教育获益与教育惩罚的问题。研究表明:(1)在教育适配状态下,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最高。(2)就农民工群体而言,教育不足发生率比较高,但并非不存在教育过度情形。(3)男性农民工具有教育过度工资溢价和教育不足工资折价并存的特征,女性农民工不具有这样的特征。(4)在短期内,企业主不仅愿意为教育过度农民工支付工资溢价,同时也会对教育不足农民工实施工资折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明娟  
基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考察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转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工作原因带来的自愿性工作转换对就业质量的冲击最小。对于行业内转换和行业间转换,两者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均产生显著负效应;行业内转换的负效应要小于行业间转换。城市间转换和城市内转换对农民工产生显著负效应,城市内转换者的就业质量指数比未转换者低4.76,而城市间转换者的就业质量指数比未转换者要低6.65,城市内转换对就业质量的负面影响要小于城市间转换。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炜  肖璐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识别出90后农民工。在对其城市工作生活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90后农民工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90后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较低,流动性依旧较大;其受教育程度、子女伴随、家庭同住人数、月收入、就业身份、单位性质、流动范围及流入地区等均对90后农民工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性别、配偶、家庭富裕程度以及父母陪伴情况则影响不显著。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就业能力,进而改善其在城市工作生活状态,才能提升其城市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卿涛  闫燕  
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部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基本层次需求已得到改善,但是较高层次方面仍需大幅提高,如劳动安全意识、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缺乏,工作得不到认可等。因此,要深入研究西部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海秋  
我国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是就业岗位不稳定。一是劳动合同普遍呈现短期化,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一年一签的做法成主流。二是职业稳定性差。三是劳务工和临时工比例扩大。不少企业在一些基础岗位广泛采用劳务工,部分企业的劳务工人数远远超过正式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传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民工)群体内部呈现出显著的分化,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也呈现出新特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面临着"双重户籍墙"、"三环节梗阻"和"四资本缺失"障碍,需要从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合三个环节协同推进,并基于农民工亚群体分化状况和市民化现状,实现城市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普惠共享,构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急需的"四大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机制,提供协调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市民化能力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永乐  张新岭  俞宪忠  
就业能力是西方的重要概念,用就业能力理论和框架来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可以为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一套新的思路、方法和对策框架。本文讨论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和框架构成,从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对农民工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从农民工个人、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礼连  程名望  张珩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利用201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公共就业服务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并且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公共就业服务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同维度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工作稳定性和福利保障等维度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工作强度维度的就业质量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第三,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就业信息渠道和职业技能对农民工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在老一代、低收入、女性和低就业质量等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显著,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底层保障型”特征。基于此,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构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服务平台,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