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7)
2023(7421)
2022(5617)
2021(4982)
2020(4014)
2019(8752)
2018(8500)
2017(16776)
2016(8974)
2015(10468)
2014(10544)
2013(10254)
2012(8764)
2011(7716)
2010(7677)
2009(7169)
2008(7039)
2007(6243)
2006(5581)
2005(5136)
作者
(24574)
(20352)
(20102)
(19316)
(12942)
(9387)
(9342)
(7887)
(7680)
(7258)
(6808)
(6602)
(6552)
(6287)
(6283)
(6240)
(6136)
(5912)
(5890)
(5686)
(5192)
(5048)
(4855)
(4678)
(4651)
(4594)
(4547)
(4380)
(4070)
(4026)
学科
(42822)
经济(42793)
(31957)
管理(29887)
(26570)
企业(26570)
方法(14380)
中国(13039)
业经(12476)
(12150)
数学(11852)
数学方法(11786)
产业(11171)
地方(9564)
(8955)
农业(8373)
理论(8049)
技术(7106)
(6804)
(6774)
(6503)
财务(6482)
财务管理(6478)
(6434)
(6421)
金融(6421)
供销(6420)
(6420)
(6395)
企业财务(6222)
机构
学院(131092)
大学(126728)
(57123)
经济(56171)
管理(51116)
理学(44143)
理学院(43729)
管理学(43116)
管理学院(42869)
研究(41596)
中国(30574)
(26162)
(24152)
科学(23157)
财经(19624)
(19595)
(19582)
中心(18280)
经济学(18092)
研究所(17812)
(17748)
(17716)
(17361)
师范(17223)
业大(16609)
经济学院(16288)
北京(16232)
(15738)
(15081)
商学(14364)
基金
项目(86842)
科学(69652)
研究(67140)
基金(62313)
(52917)
国家(52469)
科学基金(46251)
社会(44482)
社会科(42193)
社会科学(42188)
(35633)
基金项目(32486)
教育(31488)
(28439)
编号(27669)
自然(27586)
自然科(26950)
自然科学(26946)
自然科学基金(26510)
资助(24530)
成果(21459)
(20678)
重点(19638)
课题(19498)
(18851)
(18777)
国家社会(18641)
发展(17436)
创新(17377)
(17185)
期刊
(64393)
经济(64393)
研究(38337)
中国(25566)
管理(20204)
(19099)
(17503)
教育(16688)
科学(16642)
学报(16088)
技术(13885)
大学(13218)
业经(12324)
学学(12323)
农业(11960)
(11326)
金融(11326)
经济研究(11101)
财经(10188)
(9015)
问题(8888)
商业(7503)
(6609)
技术经济(6602)
现代(6520)
职业(6100)
(6055)
世界(5766)
(5757)
论坛(5757)
共检索到190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但是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面临附加值低且价值单方面向外转移的困境。文章首先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把人力资本匹配引入到分析框架中,考察初始人力资本的选择与垂直专业化不同阶段的适配如何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过程中持续提升其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避免发展中国家产业垂直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之间倒"U"型曲线递减趋势的出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超  
垂直专业化生产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造业的主流。当前,在对外开放度不断加深,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实现转型升级的态势下,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为高端化,垂直专业化生产并嵌入全球价值链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融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视角,根据我国制造业态势,在相关理论与国内外文献综述基础上,构建假设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关系,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认为两者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进而提出了我国应积极扶持技术和资本型企业,以国内市场为着眼点,以促使在垂直专业化大生产中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邓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行业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总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并利用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衡量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实证研究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通过分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后发现,以一般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升级,而以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业价值链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马红旗  陈仲常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安菊  
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获得了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并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繁荣表象的背后,中国制造陷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俘获"。随着人力、土地及资源等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基于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已不复存在。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及新兴国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端先进技术及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价值链的重构与跃迁,已成为中国制造摆脱GVC低端锁定并向高端突破与跃迁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王庭东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盈莹  赵素萍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运用改进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指标,研究了垂直专业化和不同分工类型对中国1997年~2008年各行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降低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上升使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下降,而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和一国出口中外国附加值的重复计算部分比例的上升显著地提高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敬峰  王庭东  
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上的进口供给是影响一国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发展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发展可能表现出全球性或区域性特征。文章采用增加值贸易思想扩展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方法,从进口供给的角度,以最终消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区域特征,认为东亚区域在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特征。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国最终消费产品价值链由东亚区域向全球转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  
本文采用OECD最新版本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双边贸易数据库,借鉴Hummels等人建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对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价值增值与产业竞争力进行估算并建立关于三者的计量模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同。虽然参与垂直专业化可以提升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价值增值能力的提升可能主要是由进口中间投入驱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价值增值能力的下降则可能是由部分低端产业链中间进口替代、高国内中间投入、低附加值产出引起的,价值增值能力存在着困境,这不利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超  
本文利用我国1999~2010年的行业面板数据,从工业行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人力资本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促进了20个工业行业和13个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提高,并用垂直专业化的滞后变量验证了其结果的稳健性;从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看,垂直专业化也促进了劳动资源密集型、低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及其吸收能力显著提升了各行业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增耀  沈能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作为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估计值,并实证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虚高"现象,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我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面对西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治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企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促进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杨  黄艳希  谷玮  
研究目标:更精确地反映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和升级情况。研究方法:运用2016年WIOD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中间品投入与吸收产业一一匹配以构造更微观的分类,计算出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等指数,并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供需匹配的影响。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程度高速增长,但增速不断降低,中国需求层面的技术复杂度水平普遍高于供给层面,而美国则正好相反;全球价值链地位、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供需不匹配程度的影响效果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存在差异。研究创新:通过新产业分类从更微观的层面了解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情况。研究价值:为中国未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杨  黄艳希  谷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华  宋旭光  
在全球产业格局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服务贸易日渐成为各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领域,科学总结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的历史变迁,并在与强国比较中做出定位,能够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测算1995~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垂直专业化份额,并与十大服务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和发展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出口国外增加值的国别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分工参与程度较低,水上运输是提升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全球参与水平的关键产业;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垂直专业化发展速度堪忧,批发贸易、租赁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是导致两个领域国际分工参与程度增速缓慢的主要行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旭华  
在中国制造深陷于全球性生产网络"价值洼地"的今天,对价值链跃迁和升级的战略意义和方式探讨也许更加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台湾企业宏达电从代工向推出自有品牌的战略转型为例,从微观层面阐明价值链跃迁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