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
- 2023(970)
- 2022(826)
- 2021(903)
- 2020(712)
- 2019(1665)
- 2018(1580)
- 2017(2555)
- 2016(1515)
- 2015(2080)
- 2014(2138)
- 2013(1834)
- 2012(1665)
- 2011(1599)
- 2010(1735)
- 2009(1301)
- 2008(1212)
- 2007(1211)
- 2006(1058)
- 2005(920)
- 学科
- 教学(7794)
- 学法(4871)
- 教学法(4871)
- 管理(4451)
- 理论(4382)
- 企(3659)
- 企业(3659)
- 业(3254)
- 学理(3113)
- 学理论(3113)
- 济(2617)
- 经济(2616)
- 技术(2457)
- 教育(2209)
- 技术管理(2033)
- 学(1781)
- 科学(1760)
- 组织(1648)
- 计算(1614)
- 算机(1613)
- 计算机(1613)
- 机化(1593)
- 计算机化(1593)
- 和(1511)
- 方法(1397)
- 研究(1359)
- 策(1219)
- 语文(1215)
- 划(1179)
- 经营(1162)
- 机构
- 学院(22721)
- 大学(22008)
- 管理(7637)
- 理学(6561)
- 理学院(6475)
- 管理学(6209)
- 管理学院(6170)
- 范(5555)
- 师范(5467)
- 研究(4989)
- 教育(4866)
- 济(4693)
- 技术(4617)
- 职业(4571)
- 京(4483)
- 经济(4449)
- 师范大学(4275)
- 江(3912)
- 科学(3660)
- 州(3303)
- 技术学院(3277)
- 职业技术(3241)
- 北京(2762)
- 中心(2723)
- 信息(2712)
- 中国(2538)
- 所(2346)
- 业大(2284)
- 工程(2275)
- 科技(2241)
共检索到34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东坤
语法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法则、规则,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学生就难以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并进行高水平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语文素养就难以得到切实的提高。可以说,学习语法知识、掌握语法技能就是砍柴前磨刀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了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法知识应点拨的范围和难度。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彩霞 余昱
本文在考察中日两国20世纪末几乎同时修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背景的基础上,分析 了两国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中所体现的共同教育理念及其各自鲜明的特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吴玲凤 赵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倡导"整本书阅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或"文体")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解决以往单篇教学"少、慢、费、差"的问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钱艳
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是语文教师在面对特定教学主题时,通过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方式将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最终促使语文课堂高效运转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核心素养提升所运用的知识。它主要包括语文教师所具有的语文学科内容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语文教学策略知识、语文教学情境知识以及语文教学评价知识。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荣先
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有了多媒体,很多教师便忽略了板书,殊不知精心设计的板书是调动学生视觉器官有效参与学习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是教师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内容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准确度乃至备课熟练程度的最直接的体现,板书设计的水平也反映出一个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精神风貌。一份结构合理、设计优秀的板书对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确文章重难点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板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周瑾
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用有效的途径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抓好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使语文课堂高效务实。要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有用,需要使语文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首先要明白"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然后确定好具体的课堂目标,紧扣文本设计主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让语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蒋勇
传统阅读教学以生字词的解决、段落的划分、主题的提炼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技巧的掌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阅读教学,实施阅读期待教学是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打造阅读期待、快乐阅读的高效课堂呢?一、导入时煽情——阅读期待的前提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教学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引发深层次的阅读。而导入时煽情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蒋磊 冯铁山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部分指出,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达到“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目标。责任教育旨在提高个体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意志和信念,最终形成时刻尽责、主动担责的习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松和
<正>对于教师而言,如何从“形散”的文字中引导学生领悟散文潜在的“不散神韵”,可谓为一大挑战。研究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力、传承并理解文化等核心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如何通过散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的重要挑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灿辉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其实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学—思—疑—问"的过程。这足以证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精彩的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开启学生的思维,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致力于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 潜能生 待优生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崔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告诉我们求学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寓教于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去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学习。一、深度挖掘教材,直击学生心灵1.渗透德育,情感先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总是能打动人,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孩子的心灵总是单纯、干净的,因此真情能够直击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朱芳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时重要的辅助资料,是编者与师生之间的纽带,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包括单元导语、注释、留白、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和语文知识补白等。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说:"自读课文设计最引人注目的是旁批、阅读提示等自读课文助读系统。"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反映于教学,落实于《课程标准》,其对教学的辅助功能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
助读系统 初中语文教材 现状及对策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成巧云
初中语文教材(主要指语文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一般包括“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和“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或制作的用于教学或者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菁
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变化不仅表现于选文内容,选文作者变化也受到意识形态影响。从社会身份角度系统与定量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六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现当代选文作者的变化,可以发现不仅作家、科技工作者、人文学者、新闻工作者等作者群体的入选比例呈现历时性变化,而且不同政治身份的作家群体,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选入状况也呈现较大差异。基于课程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得到三个启示:选文作者遴选标准从重视作者外在身份走向关注作品文学价值;作家群体政治身份变化由相对单一走向多样并存;文本意义解释从封闭走向开放。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选文作者 选入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