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4)
- 2023(9290)
- 2022(8415)
- 2021(8057)
- 2020(6743)
- 2019(15902)
- 2018(15851)
- 2017(30726)
- 2016(16871)
- 2015(19079)
- 2014(19155)
- 2013(19003)
- 2012(17169)
- 2011(15357)
- 2010(15256)
- 2009(13858)
- 2008(13214)
- 2007(11252)
- 2006(9713)
- 2005(8277)
- 学科
- 济(64995)
- 经济(64926)
- 管理(48121)
- 业(45072)
- 企(38585)
- 企业(38585)
- 方法(32941)
- 数学(28529)
- 数学方法(28126)
- 农(16425)
- 中国(15921)
- 财(15371)
- 学(15057)
- 业经(14358)
- 地方(13813)
- 理论(11893)
- 和(11798)
- 农业(11099)
- 环境(10795)
- 技术(10672)
- 贸(10582)
- 贸易(10577)
- 易(10236)
- 务(10225)
- 财务(10165)
- 财务管理(10141)
- 制(9945)
- 教育(9695)
- 企业财务(9574)
- 划(9454)
- 机构
- 大学(236079)
- 学院(233382)
- 管理(98459)
- 济(86706)
- 理学(86283)
- 理学院(85339)
- 经济(84627)
- 管理学(83849)
- 管理学院(83457)
- 研究(75036)
- 中国(53565)
- 京(50655)
- 科学(49687)
- 财(38002)
- 所(37287)
- 业大(36611)
- 农(36118)
- 研究所(34427)
- 中心(33859)
- 江(32192)
- 范(32061)
- 北京(31949)
- 师范(31804)
- 财经(31344)
- 经(28483)
- 农业(28313)
- 院(27598)
- 州(26902)
- 师范大学(25892)
- 技术(24826)
- 基金
- 项目(167896)
- 科学(131526)
- 研究(123025)
- 基金(120377)
- 家(104459)
- 国家(103578)
- 科学基金(89266)
- 社会(74931)
- 社会科(70880)
- 社会科学(70859)
- 省(66391)
- 基金项目(65166)
- 自然(59451)
- 自然科(58032)
- 自然科学(58019)
- 自然科学基金(56929)
- 教育(56478)
- 划(55885)
- 编号(51169)
- 资助(49685)
- 成果(40986)
- 重点(37083)
- 部(36510)
- 发(35029)
- 课题(34794)
- 创(34743)
- 创新(32281)
- 科研(32092)
- 项目编号(31715)
- 大学(31192)
共检索到324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泽华
形成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评价过程,相关研究已从泛学科的策略探讨转向植根于学科课堂会话的非正式形成性评价研究。然而,我国教师如何开展非正式形成性评价仍缺少证据。为了探索我国初中科学课堂非正式形成性评价的话语特征,本研究以一名初中科学教师的课堂作为研究案例,对非正式形成性评价话语进行频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师出现较高比例的非正式形成性评价完整循环,教师不同的引出信息类型能产生学生不同的回答,并对教师的回应产生不同影响。这为我国课堂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Ellen Osmundson 何珊云 王小平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本文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为此,本文将首先介绍目前美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形成性评价。在简要的背景回顾和文献综述之后,文章将提出我们建构的形成性评价工作模型。接着,本文将从我们围绕形成性评价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及我们自身的探索出发,讨论形成性评价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最后便是根据这些新问题,分析如何进一步理解形成性评价。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课堂 工作模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京泽
韩国现行初中科学课程反映了各种教育思想的综合,强调了科学概念与探究过程、科学兴趣与关心、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及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该课程设置国民共同基础课程“科学”保证了国民共同核心的科学教育,又设置深化、补充课程,满足了个别化学习要求。
关键词:
韩国 初中 科学课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宏丽 王一镭
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收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英语课堂演讲活动中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的数据,分析对比教师和学生在综合评分和单项评分方面的特点。旨在探讨学生综合评分与教师综合评分是否具有一致性;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的侧重点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如何合理地确定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的权重比。研究表明,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演讲活动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是可行且有效的;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的权重应该根据课程进度做动态调整。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英语演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凯 马宏佳 李丹
为了了解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互动的特征,选择四节优质课视频,应用改进型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3C-FIAS,从互动分析矩阵法、比率分析法、课堂教学行为动态分析图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处理,从师生情感氛围、师生言语行为结构、师生实验操作和技术使用行为结构以及师生行为动态曲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师生情感氛围积极融洽,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比例较为合理;小学生不擅长在课堂上主动发问;科学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时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培阳 崔允漷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 ,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 ,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科学课程。那么 ,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 ,还是选择分科课程 ,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 ,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 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 ,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珂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追寻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构建开放型科学课堂成为了改善课堂教育的重要途径。开放型科学课堂强调情景化、活动化和趣味性,把学习的权利和时间都归还学生。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构建开放性科学课堂的尝试历程和暴露出的问题,从长期的教学经历中借鉴经验、总结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行性办法,加强交流以促进行业进步。
关键词:
开放型 科学课堂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联心
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在 2 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年开设 ,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听障学生学科学课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 ?从课程角度 ,亦即聋校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应该怎样 ?目前在国内专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几近空白。本研究试通过对聋校科学教育价值的透视、科学教育的实践等来探索这些问题 ,以期能对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聋校初中 科学教育 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娟 廖伯琴
苏格兰高中新科学课程将在2013年-2014年间开始实施。新科学课程调整了课程目标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精简和更新了课程内容,增设了资格课程。新课程的特征是凸显科学课程的连贯性和选择性,强调学生体验和应用能力培养,注重STEM和跨学科融合,体现课程计划和实施的灵活性。
关键词:
高中 国家科学课程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爱丽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便利,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微课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体验,而借助于互联网则让随时随地交流和研讨成为现实,也使课堂内的探究活动更为深入有效。在翻转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遵循如下思路进行:课前,教师做好学习指导,如提出思考的问题、明确学习的任务、呈现相关学习资料等,让学生先行学习和思考;课内,师生/生生之间深入讨论,动手实践,探究创造。翻转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需注意如下事项:心中有学生,从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过程;心中有生活,注意从生活走向科学;心中有学科,应重视各科知识的融合;心中有预设,需关注教学的生成。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探究式教学 创造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苏 李江旭 柳昌灏 周海涛 刘紫凤
本研究在心流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了一款基于轻量级脑机接口的增强现实科学探究工具,对两组参与基于脑机接口和无脑机接口的AR科学探究活动的41名小学生开展实验。结果显示,基于脑机接口的AR探究工具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成绩和参与自我效能,而对认知负荷无显著影响。访谈结果也表明,学生对脑机接口的AR探究工具持正面态度。本研究的发现可为未来虚实融合学习环境的学习监测系统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脑机接口 科学探究 心流理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晓丽
"翻转课堂"不仅仅意味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传统"教"与"练"两个环节的空间转换,更意味着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深刻转变。教师必须摆脱"管理主义"课程意识的束缚,确立"生成性"课程意识,使学生能够依照个体的生活经验"由内而外"地建构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课程资源的"生成"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
高校 翻转课堂 课程意识 生成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贡俊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勤奋敬业、以身作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前提下积极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强化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艳 丁邦平
在当今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中,建构主义已经成为指导科学教学的主要理论。本文阐 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科学教育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 科学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雪雯
科学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丰富学习评价手段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形成性评价的内涵进行分析,阐述形成性评价在学生综合能力养成中的主要作用,并就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提出一些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综合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