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6)
2023(10933)
2022(9780)
2021(9330)
2020(7874)
2019(18463)
2018(18560)
2017(35451)
2016(19714)
2015(22334)
2014(22396)
2013(22002)
2012(20483)
2011(18314)
2010(18083)
2009(16289)
2008(15463)
2007(13216)
2006(11450)
2005(9830)
作者
(55316)
(45731)
(45212)
(43442)
(29455)
(22113)
(20639)
(18031)
(17824)
(16431)
(16157)
(15208)
(14600)
(14328)
(14083)
(13843)
(13750)
(13399)
(13131)
(13052)
(11315)
(11176)
(10919)
(10518)
(10209)
(10202)
(10162)
(10143)
(9146)
(9120)
学科
(75393)
经济(75315)
管理(52531)
(49014)
(39448)
企业(39448)
方法(34037)
数学(29405)
数学方法(29047)
(22241)
地方(20735)
中国(19015)
(17758)
(16744)
业经(16551)
农业(15244)
理论(13006)
(12610)
环境(12358)
(11963)
(11950)
贸易(11942)
技术(11613)
(11485)
教育(11392)
(10426)
(10386)
财务(10368)
财务管理(10351)
地方经济(9752)
机构
大学(267419)
学院(265432)
管理(107420)
(98158)
经济(95687)
理学(93595)
理学院(92440)
管理学(90786)
管理学院(90314)
研究(88704)
中国(63638)
科学(58263)
(57900)
(43932)
(43541)
(43051)
(42231)
业大(41644)
中心(41322)
研究所(40482)
(40402)
师范(40084)
北京(36086)
财经(34815)
农业(33828)
师范大学(32654)
(32557)
(32479)
(31569)
技术(28675)
基金
项目(190178)
科学(149153)
研究(141768)
基金(135313)
(116888)
国家(115840)
科学基金(99681)
社会(86102)
社会科(81210)
社会科学(81186)
(76816)
基金项目(73744)
教育(65924)
自然(65806)
自然科(64161)
自然科学(64147)
(63717)
自然科学基金(62943)
编号(60141)
资助(55020)
成果(48789)
重点(42314)
(41624)
课题(41389)
(40905)
(39089)
创新(36345)
项目编号(36182)
科研(36114)
教育部(35464)
期刊
(107646)
经济(107646)
研究(78484)
中国(51862)
学报(42165)
科学(39555)
(38955)
教育(38533)
管理(36951)
大学(31611)
(31196)
学学(29185)
农业(27245)
技术(23533)
(20295)
金融(20295)
业经(18415)
图书(17351)
财经(15616)
经济研究(15599)
资源(14640)
问题(14138)
科技(13779)
(13649)
理论(13546)
(13115)
实践(12681)
(12681)
(12213)
技术经济(12176)
共检索到384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银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科学教师对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方面的认识偏向于传统的科学本质观。缘此,在初中科学教师教育课程中要增设HPS教育,帮助他们从"科学元勘"诸学科的多维视野下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科学本质观。具体策略包括:通过对科学哲学的探讨,认识科学的逻辑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凸显科学的人文意蕴;通过对科学社会学的审视,理解科学的社会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联心  
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在 2 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年开设 ,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听障学生学科学课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 ?从课程角度 ,亦即聋校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应该怎样 ?目前在国内专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几近空白。本研究试通过对聋校科学教育价值的透视、科学教育的实践等来探索这些问题 ,以期能对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姜旭英  赵青文  王丽华  
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浙江省6个地区10个县市197名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比较落后。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重视。我们认为,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教育,加强STS 教育和对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热点的关注,可有效地推动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永平  
帮助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教师具有理想的科学本质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对象是51位初中理科教师,调查工具是含有9个开放式项目的问卷。调查表明,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基本处于较为朴素的水平。论文对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现状从文化根源的角度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发展的一些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京泽  
韩国现行初中科学课程反映了各种教育思想的综合,强调了科学概念与探究过程、科学兴趣与关心、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及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该课程设置国民共同基础课程“科学”保证了国民共同核心的科学教育,又设置深化、补充课程,满足了个别化学习要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泽华  
形成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评价过程,相关研究已从泛学科的策略探讨转向植根于学科课堂会话的非正式形成性评价研究。然而,我国教师如何开展非正式形成性评价仍缺少证据。为了探索我国初中科学课堂非正式形成性评价的话语特征,本研究以一名初中科学教师的课堂作为研究案例,对非正式形成性评价话语进行频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师出现较高比例的非正式形成性评价完整循环,教师不同的引出信息类型能产生学生不同的回答,并对教师的回应产生不同影响。这为我国课堂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教师开展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季薛庆  季庆燕  
为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本质,可以运用转基因作物这一社会性科学议题,并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本质教学的目标、建议、意义,将科学本质教学和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教学等融合在一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杰妹  
科学探究是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还更多地表现为课堂内外的探究活动。要使探究活动有质量有意义,必须构建不同年级学生探究学习的目标。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探究时间、内容、资源、模式,关注学生反应,突出探究方式,重视探究思想渗透等策略达成探究目标,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永贵   徐王熠   董泽华  
创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估,是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突破口。本研究更新科学探究评价与教学观念,聚焦“如何研发与应用科学探究能力评估工具”这一核心问题,按照“理论研究—工具研发—实践探索”三线螺旋发展的思路,凝练了科学探究评价与教学关系的三个基本主张,制定了初中科学探究的七个关键能力优质标准,研制了科学探究能力评估工具研发的可视化技术路径和工具,建构了评估工具嵌入科学探究的四种方式,并打磨了四课型53个探究案例,初步建成科学探究能力智能测评平台与系统,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估和发展提供一种新样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沙琦波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转变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回应时代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历经二十余年,经历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系列课题为引领、研训项目为支撑,推动深度融合的研究、实践和推广,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深度融合的新理念、新路径、新策略、新样态和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融学”实现了初中科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系统变革,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科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科学课堂在浙江已成为常态,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方式信息化转变的“浙江经验”,并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培阳  崔允漷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 ,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 ,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科学课程。那么 ,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 ,还是选择分科课程 ,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 ,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 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 ,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飞绒  
在对浙江省多个地区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创业行为的变化进行了总结,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企业和个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主体、创业动机、创业领域、创业模式、创业阶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可归结到创业经济环境的变化、创业文化的变化和创业政策的变化。这些结论的得出希望能对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创业政策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贤泽  
通过对全省16所师范生培养院校实践课程培养方案和实地的考察,以实践课程要促进师范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意,促进教育教学技能转化,教师教育课程本身需要的研究和体系化为分析基础,全面分析了浙江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提出了推进全省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科学本质被认为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本质的掌握被列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本文通过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等方法,采用混合研究并行策略,实证调查了中美两国各45位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他们的差异性认识主要表现在科学本质的具体议题、认识阶段以及类型等方面,基于此对我国理科教师教育提出了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华  许斌  
通过浙江省5所大学的调查显示,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整体水平一般,既呈现出一些积极特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份认同危机。制度的变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西方"表现主义"的渗透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教师的身份认同。本研究认为以下途径可以完善身份认同:超越工具理性支配下的课程范式,把人文主义思想带入课堂;建立制度信任,给教师赋权增能;变学校机构为学习共同体,营造合作型组织文化;减少互联网、语言损耗等带来的威胁,开展行动研究和探索性实践,重构教师和谐的身份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