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
2023(1731)
2022(1506)
2021(1521)
2020(1333)
2019(2963)
2018(2971)
2017(5876)
2016(3079)
2015(3557)
2014(3636)
2013(3593)
2012(3334)
2011(3063)
2010(3103)
2009(2820)
2008(2810)
2007(2582)
2006(2273)
2005(1923)
作者
(9753)
(8359)
(8300)
(7801)
(5201)
(3918)
(3784)
(3417)
(3061)
(2930)
(2757)
(2706)
(2664)
(2659)
(2595)
(2586)
(2450)
(2306)
(2303)
(2293)
(2130)
(2061)
(2046)
(1900)
(1884)
(1854)
(1787)
(1776)
(1713)
(1685)
学科
(14603)
经济(14588)
管理(12102)
(11353)
(10157)
企业(10157)
方法(7506)
数学(6483)
数学方法(6409)
(3931)
中国(3325)
(3208)
(2966)
业经(2914)
人事(2771)
人事管理(2770)
(2745)
贸易(2744)
技术(2672)
(2634)
(2620)
地方(2564)
(2430)
财务(2429)
财务管理(2423)
理论(2363)
企业财务(2335)
(2289)
关系(2186)
(2170)
机构
大学(49262)
学院(48234)
管理(19473)
(18929)
经济(18519)
理学(17687)
理学院(17369)
管理学(16888)
管理学院(16825)
研究(15151)
中国(11287)
科学(10074)
(9993)
(8718)
(8373)
(8058)
业大(7719)
研究所(7365)
财经(7110)
(6837)
(6737)
师范(6683)
农业(6659)
(6500)
中心(6482)
北京(6214)
商学(5964)
商学院(5908)
(5603)
师范大学(5436)
基金
项目(32703)
科学(26643)
基金(24977)
(22067)
研究(21957)
国家(21845)
科学基金(19090)
社会(14980)
社会科(14131)
社会科学(14127)
基金项目(13675)
自然(13314)
自然科(13079)
自然科学(13074)
自然科学基金(12870)
(12491)
教育(10958)
(10820)
资助(10071)
编号(7998)
(7515)
重点(7170)
(6970)
教育部(6559)
(6420)
人文(6400)
成果(6398)
创新(6388)
科研(6252)
大学(6164)
期刊
(20705)
经济(20705)
研究(13409)
中国(9987)
学报(8878)
科学(8531)
管理(8047)
(7372)
大学(6699)
(6634)
学学(6387)
教育(5736)
农业(4894)
财经(3805)
业经(3695)
经济研究(3565)
技术(3528)
(3428)
金融(3428)
(3249)
商业(3167)
问题(2615)
(2589)
科技(2545)
技术经济(2485)
(2475)
(2422)
业大(2401)
(2353)
现代(2061)
共检索到69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梅  谷传华  王慧  薛雨康  
逆反心理是一种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自由或自主权受到逆反对象威胁或被剥夺时所产生的不顺从的内在心理倾向。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大五人格量表、逆反心理量表对263名初中生进行施测,考察了青少年逆反心理与其父母养育方式、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男生的逆反心理显著高于女生,初一和初三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神经质在父亲和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初中生逆反心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开放性、外向性在父亲过度保护与初中生逆反心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会通过初中生的人格倾向对其逆反心理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效芳  杜秀芳  
以483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中生学校适应现状以及父母教养行为、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3.3%的初中生学校适应不良;女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比男生好,独生子女自我接受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在常规、自我接受水平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学生,初一学生在师生关系上得分最高;②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拒绝、过度保护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③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莉莉  张福娟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缺陷感量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则有极其显著的消极影响。在听障初中生一些群体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和预测效果存在差异。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来看,父母某些消极教养方式对听障初中生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更明显。本研究还提出有关建议,为听障初中生的父母教养子女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玲平  王洪礼  邹维兴  张翔  何壮  
为了探讨留守初中生自我效能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效应,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和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SAS-SSS)对641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初中女生在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上显著高于男生,而在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成绩水平的留守初中生在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2)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且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都能显著地正向预测社会适应;(3)留守初中生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在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范翠英  张冬静  杨森  宋娟娟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雨佳   颜廷睿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和父母倦怠理论模型为基础,考察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在养育完美主义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对江苏、湖北两省的304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完美担忧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完美努力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父母养育倦怠的中介作用显著,完美努力与完美担忧均通过提高养育倦怠而间接增加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出现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可能性;(3)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在完美努力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且养育倦怠和心理控制能遮掩完美努力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这些结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丹  边玉芳  陈欣银  王莉  
对北京市密云县896名初二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调查,分别考察父亲与母亲温暖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机制及其差异性,并探究子女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其母亲的温暖教养水平显著高于父亲;母亲温暖教养水平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子女的孤独感水平,而父亲温暖教养水平仅能独特影响女孩的孤独感;父亲在母亲温暖与女孩孤独感的关系中起补偿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千保  龚琳涵  
本研究考察流动儿童父母支持状况及其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作用。采用主观感知父母支持问卷、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62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感知的父母支持及情感支持、陪伴低于非流动儿童;男生感知的父亲支持大于女生感知的父亲支持,学生年级越低,感知的父母支持越强;流动儿童父母支持与社会文化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积极心理品质在父母支持影响社会文化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得出结论:流动男童更能有效地感知到父亲的支持,高年级流动儿童感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雄鹰  韩欣谕  孙瑾  
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构成部分,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人际适应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人际适应问卷、情绪管理问卷对82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心理控制、情绪管理与人际适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情绪管理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人际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东昀  陈翩  刘新生  刘晓杰  王美萍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妒忌量表对山东省4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妒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父亲情感温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妒忌显著负相关;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妒忌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拒绝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妒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杜秀莲  高静  
本研究以1148名初中生为被试,以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以及学校道德氛围问卷为工具,探讨初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学校道德氛围、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存在两两正相关。即在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中,初中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同与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初中生的道德认同水平越高,越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2)道德认同在学校道德氛围和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学校道德氛围通过影响初中生的道德认同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钟奇  刘国雄  王鸢清  
采用鲍姆林德教养方式调查表、班杜拉道德推脱问卷和Zoll共情问卷探讨了512名普通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学生报告的父母要求、关怀程度都出现显著下降,而道德推脱水平则显著上升,其认知共情有明显提高、情感共情并无变化。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怀程度以青少年的情感共情为部分中介,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推脱。这些结果充分显示出情感与关怀、而非认知与要求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勤  亢旭东  李旭  
以809名来自初高中的男性青少年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34.4%的男性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来自农村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男性青少年;有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无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2性别角色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对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万君  秦宇  赵宏霞  
视频播放页面中,关联广告的不恰当出现会干扰消费者正常观看视频,限制其自由,进而使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采取关闭广告的躲避行为。这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网络视频关联广告的接受意愿,造成商家大量广告费用的浪费。本研究针对超限逆反和评定逆反两种逆反心理构建消费者对网络视频关联广告躲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躲避行为主要来源于超限逆反与评定逆反。信息暴露程度、恼怒感对超限逆反产生正效应,认知评价对其产生负效应;恼怒感、感知风险对评定逆反产生正效应,网络广告激励、关联程度则对其产生负效应,信息暴露程度对评定逆反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新国  徐明津  陆佩岩  黄霞妮  黄雪雯  
目的:探讨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四所初级中学305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显著;(2)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良好的心理资本可以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对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