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0)
2023(3020)
2022(2748)
2021(2541)
2020(2296)
2019(5421)
2018(5271)
2017(10849)
2016(5847)
2015(6487)
2014(6261)
2013(5931)
2012(5501)
2011(4791)
2010(4539)
2009(3829)
2008(3449)
2007(2764)
2006(2140)
2005(1573)
作者
(13737)
(11587)
(11434)
(11087)
(7326)
(5375)
(5349)
(4598)
(4373)
(3933)
(3833)
(3773)
(3631)
(3618)
(3432)
(3432)
(3366)
(3326)
(3263)
(3222)
(2785)
(2701)
(2694)
(2629)
(2611)
(2569)
(2394)
(2379)
(2264)
(2255)
学科
(24040)
经济(24029)
方法(14624)
(13820)
数学(13749)
数学方法(13670)
管理(13392)
(9709)
企业(9709)
(7233)
中国(6056)
(5684)
农业(4906)
(4599)
贸易(4599)
(4483)
业经(4169)
地方(4126)
(3490)
技术(3357)
(3341)
(3257)
财务(3252)
财务管理(3242)
环境(3201)
教育(3192)
企业财务(3067)
(3038)
(2833)
产业(2752)
机构
大学(74696)
学院(72618)
(33433)
经济(32927)
管理(31225)
理学(27920)
理学院(27655)
管理学(27273)
管理学院(27114)
研究(22275)
中国(15657)
(14881)
(13564)
科学(12216)
财经(11698)
经济学(11303)
中心(11234)
(11234)
业大(11013)
(10827)
经济学院(10543)
(10157)
师范(10103)
(9681)
(9379)
经济管理(9332)
研究所(9028)
财经大学(8893)
北京(8858)
农业(8842)
基金
项目(55154)
科学(44616)
研究(42995)
基金(41153)
(34947)
国家(34619)
科学基金(30218)
社会(28494)
社会科(27077)
社会科学(27068)
基金项目(22454)
教育(20752)
(20498)
编号(18203)
自然(18107)
(17907)
自然科(17710)
自然科学(17706)
自然科学基金(17388)
资助(16108)
成果(14031)
(13718)
重点(12345)
教育部(12310)
国家社会(12267)
(12137)
(11999)
人文(11937)
课题(11342)
创新(11164)
期刊
(29230)
经济(29230)
研究(20001)
中国(11096)
(10090)
教育(9226)
学报(9056)
(8949)
科学(8911)
管理(8649)
大学(7651)
学学(7061)
技术(6451)
农业(6030)
财经(5615)
经济研究(5040)
业经(4950)
(4837)
金融(4837)
(4826)
问题(4572)
理论(4389)
实践(4080)
(4080)
技术经济(3824)
图书(3623)
商业(3364)
(3264)
情报(3206)
(3143)
共检索到9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芸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介入与参加补习班共同塑造了初中生的高等教育意愿。选取CEPS 2014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多数初中青少年具有高等教育意愿,但期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比例较小;回归分析发现学校课程帮助、学校教师表扬、朋友大学期望、父母工作期望和父母教育期望均显著促进青少年形成本科、研究生教育意愿,父母对学业严管较显著促进本科教育意愿,参加普通数学、英语补习班显著促进本科教育意愿,参加奥数、英语补习班显著促进研究生教育意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方超  黄斌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学前教育经历对青少年成就发展的现实影响,讨论"去小学"化的现实必要性。结果发现:接受学前教育和未接受学前教育的青少年在学业表现、家庭特征与个体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Logit模型发现了家庭人力资本存量、经济资本以及家庭规模均对学前教育参与率的提升起到积极影响,但农村青少年的学前教育参与率相对于城镇要低2.3个百分点,显示出学前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非均衡分布;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学前教育经历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具有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语文和数学成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但提前接触小学教育内容并不能帮助青少年赢在起跑线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碧荷  
根据《2014-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在经历了2003、200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在校生2231.79万人;研究生53.82万人,在学研究生153.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8.43万人,在校生536.04万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翌琳  
课外补习由于依附于主流教育,因此被称为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本文通过对全国112所初中进行抽样调查,对现阶段我国初中生课外补习的规模、强度、支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显示: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规模庞大。九年级比七年级课外补习的强度更大。课外补习支出与家庭经济水平呈正比例关系。女性比男性的补习参与几率、强度与支出都高。成绩排名越高,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参加补习的几率、强度与支出越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段颀  钱留杰  刘冲  方超  
本文基于CEPS2013-2014调查数据,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方法检验了幼儿园教育对学生初中阶段成绩的影响。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会促进初中阶段成绩提高1.14%,或大约0.1个标准差;上幼儿园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高于对英语成绩的影响。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因为地域、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差异,幼儿园教育对初中成绩的影响不同:越靠近城市中心,上幼儿园对孩子初中成绩的提升作用越强;上幼儿园对男生的参与者处理效应比对女生低28.6%,对独生子女的参与者处理效应比非独生子女高76.5%,对九年级学生的参与者处理效应弱于七年级学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映  范国锋  
通过对广东省东莞市5镇10所初中进行调查,探讨初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就读普通高中仍是初中后大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女生、本地户籍学生、预期学业成绩较高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的比例更高。实证分析表明,初中毕业生性别、兄弟姐妹数、户籍所在地、预期学业成绩、教师建议、相关教育政策等因素与学生教育需求显著相关,对学生教育选择意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尊重初中毕业生的教育需求,适当调整普职比例;做好初中后教育分流,改善高中阶段教育性别结构;深化中高考制度改革,完善外来人口子女报考政策;提高初中教师指导水平,加强初中生学业生涯规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良  张立冬  
本文从理论层面深入考察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效果及影响机制。基于2013—2014学年和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两期数据,采用OLS和Ologit回归方法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家庭结构对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家庭结构会影响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发展,与父母双方共同居住的青少年的不良社会行为发生率要低于单亲居住或双亲非同住的青少年,其作用效果在父母之间有差异,总体来看母亲在规范农村青少年不良行为发挥的作用要大于父亲。其次,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父母监管与理解两种途径作用于子女不良社会行为的发展,父母监管在家庭结构影响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作用要强于父母理解。再次,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与地区差异,女性负面影响大于男性,西部负面影响大于中东部。最后,选择工具变量法以及PSM进行稳健性检验,仍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由于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不仅影响自身的人生轨迹,而且关系着国家经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农村“双亲非同住或单亲同住家庭”对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政策研究者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伊雯  叶晓梅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同伴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用大五人格框架下的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与尽责性来衡量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良好同伴的比例更高(即好朋友多数都学习努力刻苦或想上大学)会对青少年的尽责性、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能显著降低青少年的神经质水平。相反,不良同伴的比例更高(即好朋友多数都逃课、经常上网吧、早恋)会对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还发现同伴表现的优化会对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发展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则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家长和学校应把握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交友管理的作用,引导青少年正确交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彦  洪成文  
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域特殊,拥有的优质高教资源最为集中,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且率先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研究不仅研究数量不足,而且研究方法仍然相对落后,学术引领作用不强。首都高等教育赶不上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既定的事实。要提升研究水平,须从四个方面去考虑:主题上要更加平衡;研究力量上要扩大和凝聚;重大研究课题上有追求持续性;有重大价值的研究应获得重视和奖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周蜜  杨晓彤  
在统计分析了17家期刊的发文院校倾向、作者倾向、省域倾向、研究范式倾向和研究领域倾向后,进一步以作者的专业背景和论文的研究范式为指标,对17家核心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将17家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归为四大类:非专业化-实践经验性期刊、多元化-实践理论性期刊、专业化-实践理论性期刊和专业化-学术理论性期刊。四类期刊的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确实存在整合与分化两种张力,但两种张力都不具备单方面的优势,绝大多数期刊表现出统合两种张力的倾向。两种张力的相互依托、相互交融汇成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奎臣  贾爱宾  郭西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4-2015学年追访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内在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显著低于城市本地儿童;教师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适应;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师支持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支持的三个维度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教师学业支持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影响学校适应,教师情绪支持通过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校适应,教师关系支持则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和心理健康状况共同影响学校适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荔  沈红  
本文运用2007年和2014年我国高校教师调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等指数分析我国高校教师收入差距状况后发现,我国高校教师总体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夏普里值回归分解结果显示,教师工作特征,特别高校教师职称等级是导致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其作用长期居于收入决定因素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工龄。人力资本特征,包括教师教育程度、海外教育经历和所属学科也是影响教师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院校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而家庭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则有所下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潜  李萍  彭婵娟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父母平均受教育年限、子女资质是否适合接受高等教育、子女性别、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接受高等教育、子女已接受教育年平均投入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子女数目、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收入是否处于当地低收入水平标准之下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意愿无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洪志超  张淼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分析了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与教育质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性检验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对女生认知能力的正向影响大于男生,但家庭资本对男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普遍大于女生;家庭经济资本对农村户口学生的影响要大于非农村户口的学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涛  钱晨  平燕  
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家庭子女就读公办高校的经济压力很小,收入水平处于中上游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子女在民办高校的各项开支,但低收入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需要引起关注。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非常旺盛,且呈现出非功利性色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